W11XNC-120×3200微控水平下调式三辊卷板机技术协议书一、设备名称CDW11XNC-120×3200微控水平下调式三辊卷板机一台二、主要技术参数设备规格CDW11XNC-120×3200技术参数注:主要技术参数几点说明:➢卷板机的最大工作能力是由最大卷板厚度(预弯厚度),最大卷板宽度、卷制板材材质和最大规格时最小卷筒直径四个主要参数确定,在工作中四个参数变量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即该机的工作能力换算关系,在随机说明书中提供给用户,以便于用户更合理的使用设备。
➢该机可以卷制锥形工件。
卷制锥形工件时,由于单端受力较大,因此要求卷制锥形工件的能力为设备能力的60%。
此时卷制锥形工件的锥度一般不超过30°。
但随着板厚板宽减小,设备负载减少,锥度可相应增大。
三、整体描述➢CDW11XNC—微机控制型水平下调式液压三辊卷板机。
➢本机引进日本富士车辆技术,采用微机控制、全液压、三辊全驱动、水平下调式三辊卷板机技术,一次上料即可完成板材端部预弯、卷圆、校圆工序。
➢工作辊采用42CrMo锻造而成,调质处理,HB240-280,综合机械性能好,强度高,耐磨性强。
➢系统润滑采用集中润滑加手动润滑,可以实现开机启动强迫润滑,保证润滑点充分润滑。
➢丰富的弯曲形状,可卷制“O”“U”型及多段R组合及一定的锥度锥形工件。
➢上辊作升降运动、下辊水平运动、三个工作辊正反转、对料、导头的开启与闭合均由液压系统完成。
➢三辊全驱动,广泛的弯曲范围,克服卷制薄板、窄板、小筒径工件时的打滑现象。
➢控制界面人机对话,自主开发软件、性能稳定,上辊NC控制,适合多品种、小批量。
➢微机控制,自动调平,同步精度±0.2mm,位移采用液晶显示,醒目直观。
➢本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光电编码器、彩色触摸屏、操作功能键及软件,通过RS232通讯连接组成,系统具有调试、手动及程控三种操作模式。
➢系统具有人机对话、绝对调平、相对调平、自动对中、故障自诊断及信息报警、断电记忆、触摸开关、数据显示、数据编辑、文件存储、辊位记忆功能等功能➢设有钢板进料对正装置,防止钢板喂入不正造成卷筒端部的错边现象。
➢工作辊两端轴承采用滚动轴承,为节能型产品。
同时便于上辊的倾斜调整,易于卷制锥形工件。
➢内外机架设计,整体刚性好,能抵抗卷制锥形工件时较大的轴向力。
➢卷锥装置设置于上辊导头侧,在卷制锥形工件时,其摩擦块始终与锥体的母线重合,可以适合不同锥度大小及筒径大小的锥体的卷制,结构新颖、精巧。
➢上辊升降油缸置底座之中,整机重心低、刚性好,有利于将上辊受力通过底座传递到基础之中,克服卷制厚板时的颤动现象。
倾倒轴承体结构小,倾倒灵活。
➢该机操作安全,系统设有过流、过压、过热安全保护。
➢集机、电、液于一体,各动作之间有相互联锁保护。
➢精度高、功能全、能耗小、属当今国际水平的弯曲成形设备。
三、结构概述➢CDW11XNC--系列三辊卷板机为微机控制型、三辊全液压、全驱动水平下调式三辊卷板机,是我公司引进日本富士车辆技术生产的。
该机具有板头予弯(压头)功能,可卷制锥形、圆形、弧形工件。
➢其基本结构形式为:上辊作升降运动,两下辊整体作水平运动;三个辊均为驱动辊;上辊升降和下辊的水平移动液压驱动,并由微机控制,自动调平,同步精度±0.2mm,位移采用液晶显示,醒目直观。
该机三个工作辊均为主动辊,上辊由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传递给上工作辊,下辊由液压马达通过齿轮传动传递两下工作辊;翻转轴承体的开启与复位由液压缸实现。
卷制工艺示意图➢该机集机、电、液于一体,各动作之间有相互联锁保护;系统设有过流、过载安全保护;设有绝对调平、相对调平、自动对中、断电记忆、故障自诊断等功能;工作辊两端轴承采用滚动轴承,为节能型产品。
该机精度高、功能全、能耗小、属当今国际水平的弯曲成形设备。
五、机器组成➢倾倒部分(倾倒侧轴承体、倾倒油缸)➢上辊部分(上工作辊及主传动,传动侧轴承体)➢架体部分(底座,上辊左、右机架,上辊升降油缸)➢下辊部分(两下辊,左、右水平移动机架,传动装置,水平移动油缸)➢钢板对正装置➢平衡机构➢润滑部分➢传感器部分➢电气部分➢压部分➢基础部分六、机械部分1、架体部分架体部分主要是指底座和机架, 其构成设备的主体。
机器的机架包括上辊左右机架和下辊左右机架,下辊左右机架位于上辊左右机架的内侧并做水平移动。
上、下辊左右机架分别固定于底座上,通过上、下工作辊与底座构成一体。
上工作辊通过固定于底座内的升降油缸做升降运动,下工作辊通过固定于底座上的水平油缸做水平运动。
底座和机架均采用焊接结构,严格要求焊缝质量,按工艺退火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
主要受力部位,均采用键和销的可靠连接,便于安装维护。
以保证机器在满负荷工作负荷下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工作精度。
2、工作辊部分工作辊为设备的主要零件,采用优质碳素合金钢42CrMo材料,并严格按照工作辊制造的各项标准工艺要求制造,保证其综合机械性能。
上辊装在两轴承体内,分别镶在两侧的机架内侧,由两端油缸驱动上辊升降运动。
上辊同步升降由微机控制,同步精度为±0.2mm。
上辊的倾倒侧装有倾倒装置,上辊尾部装有平衡机构,在倾倒装置侧倾倒后,平衡上辊处于水平位置,方便取料。
两下辊装在上辊机架内侧,两下辊进行水平移动、自动对中均由微机控制,同步精度为±0.2mm。
上、下辊两端轴承均采用低速、重载荷的调心滚子轴承。
该轴承为新型重负荷低速度滚动轴承,可连续满负荷使用2万小时无故障,摩擦损耗小、效率高。
上辊升降和下辊水平移动的相应滑动导向面有防摩擦及耐摩措施,并配有相应的润滑系统,保证良好的润滑状态。
为方便卷制锥形工件,上辊可在倾斜状态下同步升降,同步精度为±0.2mm。
工作辊刚度标准为1/800,保证工作精度。
3、主驱动系统机器的三个工作辊均为主动辊,上辊和两下辊分别有一套传动系统驱动,上辊及两下辊均为主动辊,上工作辊由马达通过行星减速机直接驱动上工作辊的旋转转,下辊的旋转也由液压马达通过行星减速机驱动,再经一级齿轮传动来实现。
上下工作辊速度匹配由液压系统在卷制过程中自动实现。
系统运转平稳、工作可靠,避免了卷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打滑、划伤、碾薄等现象。
三辊的回转运动,均有制动装置,以保证工件卷制时准确定位。
该装置运转平稳,定位准确可靠。
三辊的回转运动均装有制动装置,以确保工件卷制和予弯时的准确定位。
机器整体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主要受力部位均采用键和销的可靠联接,便于安装维修。
4、辅助驱动部分辅助驱动-上辊作升降运动,两下辊整体作水平运动;上辊升降和下辊的水平移动液压驱动,并由微机控制,自动调平,同步精度±0.2mm,位移采用液晶显示,醒目直观。
5、平衡机构和倾倒部分上辊的倾倒侧装有倾倒油缸,上辊的尾部装有平衡机构,可以方便卸出卷制后的工件及筒体。
6、钢板进料对正装置该卷板机设有钢板进料对正装置,以便钢板进料时找正,其目的是防止钢板喂入不正,造成卷筒端部错边,影响卷筒质量,同时也方便了操作人员。
为了方便卷制锥形工件,该机在上辊的端部装有卷制锥形工件的装置。
上辊转动时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有摩擦机构、定位机构等组成,克服卷制锥筒时的轴向力。
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该装置不影响直筒形工件的卷制和出料,它的优点是:该装置更适合卷制小端直径较小的锥形工件。
7、.卷制锥形工件的装置➢卷锥装置安装在上辊倒头侧(即筒体出料侧),由卷锥筒体、摩檫块、平面轴承、定位键等组成。
卷锥筒体套在上辊倒头侧,内部装有平面轴承,可以承载卷锥时产生的强大的轴向力;通过定位键与倒头定位,这样保证上工作辊转动时,摩檫块始终位于上工作辊的下部,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以便在卷锥时始终保证锥体与摩檫块接触。
➢方法-小头减速法。
由于上工作辊两端采用的是调芯辊子轴承,上工作辊两端可以倾斜一定的角度,并可以在倾斜状态下同升同降。
卷锥筒时,工件的小端顶紧卷锥摩檫块,使小端减速,配合上辊倾斜一定角度以实现锥形工件的卷制。
锥形工件在下料时钢板为扇形形状,卷锥时扇形面内端时刻紧紧接触摩檫块,才能保证在同一位置上锥体时曲率一致。
➢我公司采用的卷锥装置,与上辊同时升降,确保卷制工件的紧密接触,而且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好。
➢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
➢该装置不影响直筒形工件的卷制和出料。
➢上辊转动时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设计采用国外先进结构,卷制锥形工件时,倒头体积小巧,这样就不会与扇形工件的弧面干涉,➢更便于卷制小端直径较小的锥形工件。
➢卷锥过程无盲点,无干涉➢与机架内侧增加滚轮式卷锥装置相比:锥体小端范围广,无盲点;与机架内侧增加滚轮式卷锥装置相比:其母线长度与工作辊长度一致,而机架内侧增加滚轮式卷锥装置减小卷制宽度为代价。
(卷锥·摩擦块结构)(卷锥·滚轮结构)(卷锥工件示意)8、润滑系统设备配有集中润滑系统,可实现开机强迫润滑,以保证各润滑点得到充分润滑七、液压系统概述该机配有独立液压系统,其主要作用为:⑴.驱动下辊马达作旋转运动;⑵.驱动油缸使上辊作升降运动;⑶.驱动下辊水平往复移动;⑷.驱动倾倒轴承体开启与闭合;⑸.控制对料装置进行自动对料。
通过电液换向阀,可控制上辊的升降运动和下辊的水平移动;通过液控单向阀,使工作辊可停留在任意位置。
倾倒油缸及对料油缸的回路均装有单向节流阀,可对各执行机构的速度进行适当调节。
整个液压系统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并配备高精度的吸油和回油过滤器,保证系统的清洁,有空气滤清器,保证油箱正常呼吸和水份蒸发,系统中有双道的安全保护装置,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
液压系统中的主要阀组均采用台湾北部精机的优质产品。
泵、滤油器、马达、密封件均采用国内名牌厂家或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其性能先进、质量可靠。
所有液压件进厂前均经过严格试验、筛选,做到提前消除故障隐患。
系统管路布置整齐、方便操作、动作灵活,并有过载保护装置。
八、电气控制系统1、系统组成和性能特点本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光电编码器、彩色触摸屏、操作功能键及软件,通过RS232通讯连接组成,系统具有调试、手动及程控三种操作模式。
系统具有人机对话、绝对调平、相对调平、自动对中、故障自诊断及信息报警、断电记忆、触摸开关、数据显示、数据编辑、文件存储、辊位记忆功能等功能;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抗震、运行稳定维修方便等优点。
系统具有编辑功能、实时在线帮助报警功能、状态显示功能及录返功能。
可存储50个文件,每个文件20道次,通过触摸键来控制屏幕之间的转换,可完成调试模式、手动模式及程控模式下的各功能部件的操作。
可将手动状态下操作过程编辑并储存,在程控状态下调出并使用,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手动操作和程控操作可以相互切换,互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