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基础
当硬度在200~600HB, HRC≈1/10HB
硬度一般不标单位,如 200HB, 55HRC
3.维氏硬度(HV) (以压痕面积表示)
HV=F/Av=1.8544F/d2 当硬度小于450HB, HB≈HV
✓各种硬度应用特点:
布氏硬度:压痕大,测量结果准确; 但不宜测成品及薄壁件。
洛氏硬度:压痕小,操作简单,可测 成品及薄壁件;但对组织不均匀材料, 需测多点,取平均值。
塑性:工程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 能力。对应拉伸变形:
1.伸长率d
δ=△L/L0=(L1-L0)/L0 × 100%
2.断面收缩率y y =△A/A0=(A0-A1)/A0 × 100%
d,y 越大,塑性愈好;δ<5%, 脆性材料。
高分子材料:延伸程度可由自由拉伸比描述。
三、冲击韧性(impact toughness)
应力:σ=F/A0 (MPa) 应变:ε=△L/L0
屈服强度σs: 材料开始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 ,即产生屈服现象
时的应力。
σs=Fs/A0 抗拉强度σb:
金属材料被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σb=Fb/A0 弹性极限σe: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σe=Fe/A0
中、高碳钢和其他 脆性金属材料无明显屈 服现象,国家标准以产 σ0.2 生0.2%残余应变时的应 力来表示屈服强度,称 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名义 屈服极限,即:
§2-1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mechanical performance)
力学性能:定义
常见力学性能指标:
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弯曲强 度等)、硬度、塑性、断裂韧度、冲 击韧度、疲劳强度等。
一、强度(strength) 1. 抗拉强度
(
1
)
金
Fk
属
材
料
抗
拉
强
度
强度:定义
K
拉伸过程经历四个阶段:
γ-Fe、Cu、Al、Ni
(3)密排六方晶格
c
a
h.c.p
c/a≈1.633,r=1/2a,n=6,K=0.74
常见金属有: Be、Mg、Zn、Cd
多晶结构
单晶体:结晶方位完全一致的晶体 。各向异性
多晶体:实际金属是由许多结晶位向不一致的 小晶体组成的,每个小晶体呈不规则粒状,叫 做晶粒,晶粒之间的界面叫晶界。各向同性
冲击韧性: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工程材料表现出来
的力学性能。指标:冲击韧度(αK)
用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来测定
αK =AK/A0
脆性材料:αK值低,断裂时无明显变形,断口呈结晶状, 有金属光泽; 韧性材料:αK值高,断裂时有明显塑变,断口呈灰色纤维 状,无光泽。
韧性与温度有关:脆性转变温度TK
四、疲劳强度(fatigue strength)
维氏硬度:较为精确,多用来测量表 面硬度及小件和薄片等硬度。
4.邵(肖)氏硬度(HS) 用来测量弹性体和热塑性软塑料的穿透硬
度,分为邵氏压痕硬度和邵氏反弹硬度。 邵氏反弹硬度 HS=KH/H0
六、断裂韧性(fracture toughness)
裂纹→应力集中→低应力脆断
断裂韧度KIC主要用于脆性材料,测量方法 与抗折强度相似。
1. 应力强度因子KI 2. 断裂韧度KIC(常数)KIC=Yσca1/2
KI<=KIC是判断机件是否发生低应力脆断的判据(对 于脆性材料)。
七、材料的高温性能(工程陶瓷、高温合金)
1. 高温强度
TA、TB、TC:脆性、半脆性、粘滞状态温度
2. 抗热振性(thermal shock) 材料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按热弹性理论,热应力:σ=ψEα(T1-T0)/(1-ν); 热振参数:R=σ(1-ν)/Eα 热振破坏判据:ΔT>R
1. 弹性变形(OS) OE段:直线阶段,完全弹性变形 ES段:极微量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去除外力后能完全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
塑性变形:外力消除后仍存在的 永久变形。
2.屈服(S点) 3.均匀塑性变形阶段:(SB) 4.颈缩(BK)---局部集中塑性变形
铸铁、陶瓷:只有第1阶段 中、高碳钢:没有第2阶段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工程陶瓷:维氏硬度和A种洛氏硬度; 高分子材料:邵氏硬度。
1.布氏硬度(HB)
(以压痕表面积表示)
适用于未经淬火的钢、铸铁、有色 金属或质地轻软的轴承合金。
2.洛氏硬度(HR)
(以压痕深度表示)
根 据 压 头 形 式 和 载 荷 不 同 有 三 种 标 度 ( HRA, HRB,HRC),能够测试从软到硬各种硬度的材料,HRC 应用最广,可用于测硬度很高的材料。
各种金属晶体结构的差别就在于其晶格类型 和晶格常数的不同。
金属的单晶体结构,最常见的有3种:
0°
r=
3 4
a
n=2, K=0.68; α-Fe、Cr、Mo、W、V
(2)面心立方晶格(fcc)
a=b=c, α=β=γ=90°
r=
24 a
n=4, K=0.74;
疲劳断裂:在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交变应力作用下, 往往在远小于强度极限时发生的断裂。 疲劳强度:材料经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断裂的最 高应力。
非铁金属、高 强度钢等
五、硬度(hardness)
硬度:材料抵抗外物压入的能力,是综合性能指标,表示 材料在一个小的体积范围内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断 裂的能力。硬度越高,耐磨性越高,但切削加工困难。
八、高弹性和粘流性(聚合物)
高弹性:可逆 粘流性:不可逆
第二章 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基础
第二节 材料学基础
一、金属学基础 1.金属的晶体结构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又分单晶和多晶。
晶体(crystal):质点(原子、分子、离子)在空 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如大多数金属和合金、食 盐、宝石、冰块等。 晶格(晶体点阵),晶胞,晶格(点阵)常数
晶体缺陷
实际晶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原子偏 离规则排列的不完整区域,即晶体缺陷。它对金 属的性能有重大影响。
σ0.2=F0.2/A0
(2)高分子材料抗(张)拉强度
T<Tg :玻璃态 Tg<T<Tf :高弹态 T>Tf :粘流态 σy :屈服应力 σb :抗拉强度 εb::断裂伸长率
应变软化 应力硬化 自然拉伸比
2. 抗折(弯)强度
脆性材料(如陶瓷)
σf=3FL/(2bh2)
二、塑性(plast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