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 国 崛 起 ——从英国崛起看中国的伟大复兴
大 国 崛 起 ——从英国崛起看中国的伟大复兴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中国占世界科技的比例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 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卫星国家。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 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2003年,“神舟5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 家。
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的原因
①历史教训: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教训 德日发动二战的教训 ②国情需要: 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③世界潮流: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和平崛起符 合世界人民的利益 ④外交政策: 和平外交的延续 ⑤文化传统的影响:和为贵
中国民族复兴之路的特色:
现代化因素
社会主义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一轮“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探索精神之中国篇 (1978以后)
探索精神之中国篇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什么
融入经济全球化
探索精神之中国篇
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
探索精神之中国篇
深层次、多样化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
思想解放精神之中国篇
思想解放精神之中国篇
创新精神之中国篇
科技创新:
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 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
创新精神之中国篇
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开 始 一 五 计 划
中共八大
1956年 1953年
(顺 亚应 太区 经域 合集 )团 化
1978年
1992年 2001年
1971
1991年
创新精神之中国篇
中国经济30年来近10%的高增长
创新精神之英国篇
市场化
“ 牛顿给了工业革命一把
科学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 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 亚当· 斯密则是挥着一只看不 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缔造了一 个新的经济秩序。”——《大 国崛起· 工业先声》
亚当· 斯密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英国崛起的启示
探索的精神
思想解放的精神 创新的精神
吹响号角
十一届三中全会
推动改革
力挽狂澜
南方谈话
继续引领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一个国家兴盛的根源:不断的创新
创新精神之中国篇
创新精神之中国篇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制度创新
1956年 1949年 1954年 1971 1978年
全面修改宪法
1982年
创新精神之中国篇 材料一
科技创新
401—1000年 70% 1001—1500年 58% 1501—1840年 29%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 英国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 极发展海外贸易。 ——必修二专题五
大国的崛起首先是文明的崛起
思想解放精神之英国篇
思想解放精神之英国篇
思想:人性化、理性化
洛霍 克布 斯
莎 士 比 亚
16世纪中期
17世纪中期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20世纪中期
创新精神之英国篇
经济创新:市场化、工业化
1500s
1600s
1700s
1800s
1900s
创新精神之英国篇 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 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 ——恩格斯 材料二: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专利法,当时称为“垄断 法”。法案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 ——摘自汤宗舜等《专利法》
中国
印度
英国的崛起道路
材料一: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 19 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 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 ,或欧洲的55%~60% 。英 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 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引自《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 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1837年, “活跃号”货船首次处女航,装载了价值1307英镑的货物,运来了殖民地 的产品和总额为3080英镑的汇总支票,其中还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庶糖 计算在内。 一一引自《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创新精神之英国篇
创新精神之英国篇
政治创新:民主化、法制化
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
1500s
1600s
1700s
1800s
1900s
创新精神之英国篇
科技创新:科学化
瓦 特 达 尔 文
牛 顿
16世纪中期
17世纪中期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20世纪中期
创新精神之英国篇
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
工业革命的两大创新推动力是什么?
1、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2、新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专利机制
创新精神之英国篇 材料一:英国的经济指标
工业化
1750-1800 1801-1900 增长20倍
项目 煤产量
增长1倍
生铁产量 前40年增长4倍,后20年又增长1倍 又增长30倍 原棉进口 增长5倍 又增长30倍 GDP 增长4倍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英国煤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 二,铁产量等于其他国家的总和,棉布也占到世界产量的一半以 上。—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问题:材料一中的英国当时处于什么时期?材料二说明了 英国的何种地位?
世界工厂
创新精神之英国篇
维多利亚女王 (1819-1901)
1851年伦敦· 首届世界博览会
1980-2006全球及BRIC四国GDP增长率
15% 10% 5% 0%
-10% -15%
2017/4/24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20 04 20 06
-5%
全球
俄罗斯
30
巴西
什么是大国?
具有全球影响力,能 引领时代进步的国家。
英国崛起的启示
探索的精神
思想解放的精神 创新的精神
探索精神之英国篇
探索精神之英国篇
开放化
材料一:历史的机遇一纵即失。公元1500年前后 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 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 了全球坐标——“陆地从这里结束,海洋从这 里开始。” ——《大国崛起》
殖民争霸崛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中外交 方针
1956年
1949年 1954年 1971 1978年
中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 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世界和中国 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作出的理性选 择。”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