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非题1.主轴组件的抗振性是指抵抗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能力。
〔√〕2.主轴部件的精度是指长期地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
〔√〕3.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4.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不但可以承受径向载荷,而且可以承受轴向载荷。
〔×〕5.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6.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不但可以承受径向载荷,而且可以承受轴向载荷。
〔√〕7.对于空心主轴,内孔直径d的大小与其用途有关。
〔√〕8.对于空心主轴,内孔直径d越大越好。
〔×〕9.滚珠导轨为点接触,承载能力差,刚度低,多用于小载荷。
〔√〕10.滚柱导轨为线接触,承载能力较高,刚性好,用于较大载荷。
〔√〕11.支承件设计时,当开孔面积小于所在壁面积的20%时,对刚度影响较小。
当开孔面积超过所在壁面积的20%时,抗扭刚度会降低许多。
〔√〕12.支承件设计时,开口截面的刚度远远大于封闭截面的刚度,特别是抗扭刚度〔×〕13.主轴一般为实心阶梯轴,前端径向尺寸大,中心径向尺寸逐渐减小,尾部径向尺寸最小。
〔×〕14.无论是正方形、圆形还是矩形,空心截面的刚度都比实心的小。
〔×〕15.圆〔环〕形截面的抗扭刚度比正方形好,而抗弯刚度比正方形低。
〔√〕二、单项选择题1.高速轴承发热大,为控制其温升,希望润滑油同时兼起冷却作用,一般采用的润滑方式为〔D〕。
A、油浴润滑 B、滴油润滑 C、油脂润滑 D、油气润滑2.设计机床支承件时,不可采用的材料是〔B〕。
A.铸铁B.微晶玻璃C.天然花岗岩D.树脂混凝土3.以下机床支撑件的截面形状中,哪种形状截面抗扭刚度大些〔B〕。
A.方形实心B.圆形空心C.圆形实心D.方形空心4.以下机床支撑件的截面形状中,哪种形状截面抗弯刚度大些〔D〕。
A.方形实心B.圆形空心C.圆形实心D.方形空心5.以下导轨中必须与主轴联合使用的导轨是〔A〕。
A.平面环行导轨B.锥面环行导轨C.双锥面导轨D.圆柱形导轨6.在制作导轨时以下哪种材料应用最广泛〔A〕。
A.铸铁B.钢C.有色金属D.塑料7.以下哪种导轨耐磨性好〔D〕。
A.滑动导轨B.塑料导轨C.镶钢导轨D.静压导轨8.机床定位部件运动到达规定位置的精度,称为〔D〕。
A. 几何精度B. 运动精度C. 传动精度D. 定位精度9.要求导轨可以承受较大的颠覆力矩,高度较小,结构紧凑,间隙调整方便,应选〔 C〕。
A. 矩形导轨B. 三角形导轨C. 燕尾形导轨D. 圆柱形导轨10.以下几种材料中最适合一般机床主轴的材料是〔A〕A.45钢B.40CrC.65MnD.20Cr11.以下几种材料中最适合中等载荷、转速很高、冲击较大的主轴的材料是〔D〕A.45钢B.40CrC.65MnD.20Cr12.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载荷较大或外表要求较硬的主轴材料是〔B〕A.45钢B.40CrC.65MnD.20Cr13.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高精度机床的主轴材料是〔C〕A.45钢B.40CrC.65MnD.20Cr14.以下导轨适用于载荷较大,而导向性要求略低的设备的是〔B〕。
A.三角形导轨B.矩形导轨C.燕尾形导轨D.圆柱形导轨15.以下导轨适用于受力小、层次多、要求间隙调整方便的部件的是〔C〕。
A.三角形导轨B.矩形导轨C.燕尾形导轨D.圆柱形导轨17.主要用于受轴向负荷的导轨是〔D〕A.三角形导轨B.矩形导轨C.燕尾形导轨D.圆柱形导轨18.兼有导向性好、制造方便和刚度高的优点,应用最广的导轨组合是〔C〕A.双三角形导轨B.双矩形导轨C.三角形和矩形导轨的组合D.矩形和燕尾形导轨的组合19. 具有调整方便和承受较大力矩的优点,多用于横梁、立柱等的导轨组合是〔D〕A.双三角形导轨B.双矩形导轨C.三角形和矩形导轨的组合D.矩形和燕尾形导轨的组合20.导向性和精度保持性好,但加工、检验和维修都不方便、多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床的导轨组合是〔A〕A.双三角形导轨B.双矩形导轨C.三角形和矩形导轨的组合D.矩形和燕尾形导轨的组合三、填空题1.推力轴承在主轴上的位置影响主轴的轴向精度和主轴热变形方向和大小,设计时,一般普通机床采用〔后端定位〕,数控机床采用〔前端定位〕,组合机床采用〔两端定位〕。
2.主轴部件的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带传动、〔电动机〕直接驱动方式。
3.机床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温升与热变形、精度保持性。
4.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动条件下,在安装工件或刀具的主轴部位的径向和端面圆跳动。
5.在自动换刀装置中,蜗杆、蜗轮传动采用〔单头双导程〕蜗杆消除啮合间隙。
6.导轨的卸荷方式有〔机械卸荷〕、液压卸荷和气压卸荷。
7.滚动轴承的预紧力分为三级,轻预紧适用于高速主轴,中预紧适用于中、低速主轴,〔重〕预紧适用于分度主轴。
8.角接触球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有泵油效应,润滑油必须由〔小口〕进入。
9.机床主参数是代表机床规格大小及反映机床最大〔工作能力〕的一种参数。
10.主轴组件的精度保持性是指长期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
11.主轴部件中最重要的组件是轴承,轴承的(类型)、(精度)、(结构)、(配置方式)、(安装调整)、(润滑)和(冷却)等状况,都直接影响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
12.主轴轴承的配置形式应根据〔刚度〕、〔转速〕、〔承载能力〕、〔抗振性〕和〔噪声〕等要求来选择。
常见的配置型式有〔速度型〕、〔刚度型〕、〔刚度速度型〕。
13.机床支承件的形状基本上可分为〔箱体类〕、〔板块类〕和〔梁类〕这三类。
14.提高支承件结构性能的措施有:提高支承件的〔静刚度〕和〔固有频率〕;提高〔动态特性〕;提高〔热稳定性〕。
15.直线运动导轨的截面形状有〔矩形〕、〔三角形〕、〔燕尾形〕和〔圆柱形〕导轨;回转运动导轨的截面形状有〔平面环形〕、〔锥面环形〕、和〔双锥面〕导轨。
16.导轨的组合形式主要有〔双三角形〕导轨、〔双矩形〕导轨、〔矩形〕和〔 三角形〕导轨的组合、〔矩形〕和〔燕尾形〕导轨的组合。
17.常用的调整导轨间隙的元件有〔压板〕、〔镶条〕和〔导向调整板〕。
四、问答题1.机床的支承部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为什么大多数机床的支承部件采用铸铁制造?答:基本要求:〔1〕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较高的刚度-质量比;〔2〕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包括较大的位移阻抗〔动刚度〕和阻尼;整机的低阶频率较高,各阶频率不致引起结构共振;不会因薄壁振动而产生噪声。
〔3〕假设稳定性好,热变形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小。
〔4〕排屑畅通、吊运安全,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大多数机床的支承部件采用铸铁制造是因为铸铁铸造性能好,容易获得复杂结构的支承件,同时铸铁的内摩擦力大,阻尼系数大,使振动衰减的性能好,成本低。
2.画简图说明为什么主轴前支撑的精度比后支撑的精度高一级?答:主轴轴承中,前、后轴承的精度对主轴旋转精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图a 所示前轴承轴心有偏移a δ,后轴承偏移量为零。
由偏移量a δ引起的主轴端轴心偏移为:a a L a L δδ+=1,图b 表示后轴承有偏移b δ,前轴承偏移为零时,引起主轴端部的偏移为b b La δδ=1,显然,前支撑的精度比后支撑对主轴部件的旋转精度影响较大。
因此轴承精度选取时,前轴承的精度要选得高一点,一般比后轴承精度高一级。
另外,在安装主轴轴承时,如将前、后轴承的偏移方向放在同一侧,如图c 所示,可以有效地减少主轴端部的偏移。
如后轴承的偏移量适当地比前轴承的大,可使主轴端部的偏移量为零。
3.滚动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和刚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怎样的?答: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推力球轴承;推力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
4.机床导轨主要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答:导轨应满足如下要求:〔1〕导向精度较好;〔2〕承载能力大,刚度好;〔3〕精度保持性好 ;〔4〕低速运动平稳;〔5〕结构简单、工艺性好。
5.试画出主轴推力轴承前端配置、后端配置的示意图,简述其特点及应用。
答: 〔1〕前端配置〔如图a 〕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都布置在前支承处。
这类配置方案在前支承处轴承较多,发热大,温升高;但主轴受热后向后伸长,不影响轴向精度,精度高,对提高主轴部件刚度有利。
用于轴向精度和刚度要求较高的高精度机床或数控机床。
〔2〕后端配置〔如图b〕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都布置在后支承处。
这类配置方案前支承处轴承较少,发热小,温升低;但主轴受热后向前伸长,影响轴向精度。
用于轴向精度要求不高的普通精度机床,如立铣、多刀车床等。
6.推力轴承在主轴前后支承配置形式中的中间配置、后端配置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画图说明。
答:两端配置〔如图c、d〕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分别布置在前后两个支承处。
这类配置方案当主轴受热伸长后,影响主轴轴承的轴向间隙。
为防止松动,可用弹簧消除间隙和补偿热膨胀。
常用于短主轴,如组合机床主轴。
中间配置〔如图e〕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在前支承的后侧。
这类配置方案可减少主轴的悬伸量,并使主轴的热膨胀向后;但前支承结构较复杂,温升也可能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