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及利润预测

成本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及利润预测


因此,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当 业务量(销售量) 发生较小幅度的变化时,会导致 利润发生较大幅度的变 化(利润变动率>业务量变动率),我们就把这种杠杆 效应现象,称为经营杠杆。
二、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
经营杠杆,能衡量企业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的大 小,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经营杠杆系 数:是指利润的变动率相对于,产销量的变动率的倍 数,其计算公式是:
余额,也可称为边际贡献、贡献边际、边际利润或创利 额。
2、贡献毛益的表现形式: 贡献毛益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单位贡献毛益和
贡献毛益总额
单位贡献毛益(cm):是指某种产品的销售单价, 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
贡献毛益总额(Tcm):简称“贡献毛益”,是指销 售收入总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的差额。
3、贡献毛益的计算 单位贡献毛益=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p-b 它反映每1元的销售收入所提供的贡献毛益。该
公式变形: 销售单价(P)=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变动成本
=cm+b 销售收入(px)=贡献毛益总额+变动成本
=Tcm+bx 单位贡献毛益(cm)=贡献毛益/销售量
=tcm / x 销售量(x)=贡献毛益/单价贡献毛益
=Tcm / cm
营业利润(P)=贡献毛益-固定成本总额 =Tcm-a = 单位贡献毛益*销售量-固定成本 =cm﹡x-a
第九章 本量利分析
主讲:杨普江
第九章 本量利分析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本量利分析基本假设及用途; 2、掌握本量利分析的数学模型及运用; 3、掌握贡献毛益、经营杠杆、保本点的含义及计
算;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 称,又称CVP分析,它是以成本性态分类为基础,用数学 化的模型与图式,来研究和揭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 成 本、业务量、利润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预测、决 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主 要包括保本分析和保利分析两部分内容。
P--利润 X--销售量
p--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a--固定成本
公式中的利润P: 管理会计---特指“营业利润” 西方会计---特指“息税前利润”
则:
P=px-(a+bx) =(p-b)x-a
2、变形公式
预计销售单价
固定成本总额 ?
?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
? 销售量 ? 预计利润
预计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单价 ? 销售量 ? 固定成本总额 ? 预计利润
?
销售量
固定成本总额 ? 销售单价 ? 销售量 ? 单位变动成本 ? 销售量 ? 预计利润
预计销售量
?
固定成本总额 ? 预计利润 销售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例:P142 —P143
3、本量利图
利 润 P
O
a 目录
P=(P-b)x-a
X(销售量)
四、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1、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注意啦! 根据上述公式,该法实质:揭示利润与销售量、销
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之间的内在关系
若假设:
贡献毛益(Tcm)=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p +a
固定成本(a)=贡献毛益-营业利润 =Tcm -p
例:P144
二、贡献毛益率和变动成本率的计算
贡献毛益率(cmR)是指:贡献毛益总额占销售收 入总额的百分比。
贡献毛益率
贡献毛益总额 (cmR ) ? 销售收入总额
Tcm ?
px
单位贡献毛益 ? 销售单价
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贡献毛益总额(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px-bx = (p-b)x =单位贡献毛益×销售量 =cm×x
贡献毛益可以理解为: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自身 的变动成本后,给企业营业利润所做的贡献。该指标 值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它首先用于弥补企业的固定成本,如有剩余,则 企业盈利,反之则亏损。
? cm p
贡献毛益率,反映每一百元销售额中,提供的 贡献毛益金额。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能力 越强。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总额 (bR ) ? 销售收入总额
? bx px
单位变动成本
b
? 销售单价
? p
变动成本率,反映每一百元销售额中,变动成本 所占的金额。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弱。
贡献毛益率 (cmR ) ? 变动成本率 (bR ) ? 1
本质:就是研究销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相 互依存关系。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成本性态假设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假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业务量范围内,这样,
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成本可用线性方程 表示(y=a+bx)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销售单价保持不变
经营杠杆系数(DOL)
?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业务量( 销量) 变动率
?
?
EBIT ?Q
/ EBIT /Q
式中: DOL——经营杠杆系数 ΔEBIT——息税前利润变动额 EBIT——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基期) ΔQ——销售变动量 Q——变动前销售量(基期)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为了便于应用,经营杠杆系数,可通过销售额 来表示,其公式为:
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毛益率越低,企业盈利 能力越弱。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毛益率越 高,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例:P145
第三节 经营杠杆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相关范围内 ,固定成本总 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保持相对固定;但单位固定 成本将随业务量的增加而降低。
由此可见,企业增加业务量---会增加单位产品利 润,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且利润增长率大于业务量增长 率;企业减少业务量---会减少单位产品利润,提高单 位固定成本,且利润下降率大于业务量下降率。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1)保本点预测; (2)确保目标利润实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预测; (3)利润预测及利润敏感性分析; (4)生产决策、定价决策; (5)全面预算; (6)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
后续章节介绍
第二节 贡献毛益
一、贡献毛益的含义及计算
1、含义 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