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为了遇见
————电影《向左走,向右走》观后感他和她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幢公寓楼里。
每次出门,习惯的她向左走,他向右走,永不碰头。
他们走过同一条街道,喂过同一只流浪猫,抱过同一个孩子,在同一场大雨奔回家,听同样的广播,同样的寂寞。
她始终向左走,他始终向右走。
他们始终也没有相逢,就像这城市里的很多人一样。
但是有一天他们竟然相遇了,在公园的喷水池前,有如多年失散的恋人,他们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一片灰色的冬天变得像春天的油菜花一样灿烂。
然而,突来的大雨将他们分开,雨中记着电话的纸条一片模糊,他们又失散在那么大的城市里,互相寻找。
纵然他会乐观地相信就像电影的情节一样,在下一个街的转角,或者在路边的咖啡店,就会在遇见她。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谁也没有再遇见谁。
在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里,寻找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
这样的日子让人感到无奈和孤单。
于是随着季节的变迁,心灵的雨季翩然而至,都市浑浊的空气,破碎的人行街道,红灯太久的红绿灯以及永远脱班的汽车让人的心情好像城市上空铅灰色的云朵。
他被欧洲的管弦乐团录取,她进了美国一间的杂志社,当决定离开的时候横隔在他们中间的一堵墙轰然倒塌,就这么再一次相遇了。
他一直向右走,她一直向左走,明明相爱,老天却不肯多给一点缘分。
她和他的距离,永远停留在0.01公分之外,即使在人群中已经靠的很近,却终究擦肩而过。
相遇的时候,两个人都笑得像得到糖果的小孩子,却傻得连姓名住址都没有相互留下,只是留给对方一串被雨淋得模糊的密码。
身边并不是没有追求的人,伸手就可以触及那世俗而温暖的幸福,只是他们太忠于自己的感情,不肯放弃,宁肯固执的抓紧手中那串无法破解的密码,一遍遍的去猜,冥冥中缘分的安排。
可是望断天涯,衣带渐宽,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常常走到一半又往回走;常常一天都枯守在书店;常常坐联运等待重逢等到被人赶;常常对着散步的小狗,晒太阳的婴儿询问着对方的消息。
那么的努力,都是枉费心机。
住同一个城市,走同一条街,却依然生活
在两个世界。
“人生总有许多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他们无数次的擦肩而过,到最后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部电影让我对缘分的理解有更近了一层,不是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的。
就像都市里大多数人一样,一辈子也不会认识,却一直生活在一起,你永远不知道,你会错过什么。
或许某个人天天在你的生命中出现,你天天和他乘同一班公交车,进同一家商店,天天和他擦肩而过,但是你始终不认识他,一种巧合的错过,编织着城市丛林里的忧郁和柔弱。
但错过也是一种美丽,在无数次错过后的相逢才更显得难得可贵。
听说,说上苍造人的时候,都把原本完整的一个灵魂一分为二,成为红尘中的男女。
于是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都会觉得孤单,都要终身寻寻觅觅,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与他合而为一,生命才能够完整。
而终身无法相遇的两个人,即使身边有人陪伴,也会像左手失去了右手,永远会感到怅然若失,莫名遗憾。
有的时候走在人群里,孤单的行走。
无数的影子从身旁掠过,重合又疏离。
偶尔擦肩的时候,会有一刹那眼神的交流,目光碰触之后,没有人再回头。
我们都有各自的路要走,谁会张望,谁肯停留?向往里面当中一见钟情的浪漫,近在咫尺却远若天涯的遗憾美,以及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种满足感。
他们彼此为了十三年前的一见钟情等待,记得里面有句话说就算现在见不到面,那再等十三年又有什么关系呢?似乎就注定了他们的相遇。
就算是有无数次的错过,就算有那么多的意外情况发生,最后一分的的等待终是值得的。
或许人们也应该学会等待吧,静等着缘分或者爱情的到来,因为那值得等待,等待就是为了遇见。
想起来现在的的青年们,处在霓虹灯闪烁的物欲横流的大都市,还会有这样纯真的爱情存在吗?为了小时候的一见钟情,还有连姓名都不知道的相遇,十三年后一如既往的守候着等待着。
我觉得现在的人少了那样的纯情,更多的是物质了,忘了当初的梦想,忘了当初的誓言。
他们不知道为了什么穿梭在形形色色的人身旁,习惯了伪装,习惯了被动。
不会这样的等待,他们更像是无头苍蝇似的乱撞,觉得遇上了谁的都是自己的另一半,于是相爱了,于是受伤了,于是不爱了。
就像里面孙燕姿唱的那首遇见,阴天傍晚车窗外,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向
左向右向前看,爱要转几个弯才回来。
几米说,这是献给那些在城市中注定会遇见的人的,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等待的,我相信,所以遇见便不在错过。
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确是美丽的,但变化无常更为美丽,他们素未谋面,所以他们确定彼此并无任何瓜葛,但是从街道、楼梯、大堂传来的话语……他们也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我想问他是否记得,在旋转门面对面那一刹那,或是在人群中喃喃道出的“对不起”,或是在电话的另一端道出的“打错了”,但是,我早知道答案,是的。
他们并不记得,他们会很诧异,原来缘分已经戏弄他们很多年,时机尚未成熟,变成他们的命运,缘分,将他们推近,分离,阻挡他们的去路,忍住笑声,然后闪到一旁,有一些迹象和信号存在,即使他们尚无法解读,也许在三年前,或者就在上个星期二,有某片叶子飘舞于肩与肩之间?有东西掉了又捡了起来?天晓得,也许是那个消失于童年灌木丛中的球?还有事前已被触摸层层覆盖的门把和门铃,检查完毕后并排放置的手提箱,有一晚也许同样的梦,到了早晨变得模糊,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而充满情的书本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
——————辛波丝卡《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