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牛育肥技术三篇

肉牛育肥技术三篇

肉牛育肥技术三篇篇一:肉牛高能日粮肥育技术所谓高能日粮,是指每千克肉牛日粮中含有代谢能10.9MJ以上,或日粮中精料的比例70%以上。

全粗料日粮型的架子牛从牧区运送到农区肥育场后,应在较短时间内向精料型的日粮过渡,120―150天内即可育成出栏。

1、恢复期10―15天,架子牛经过了较长距离、较长时间的运输,由于运输应激反应造成的疲劳等,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架子牛到农区肥育场,对农区的饲料、饲养方法、饮水条件及环境也须有个适应过程。

在恢复期,日粮是干粗粮或50%干粗粮加50%青贮饲料为主。

2、过渡期15-20天,经过10―15天的恢复期饲养。

架子牛已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便可进入日粮由粗粮型向精料型的过渡。

在牧区的架子牛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吃过玉米一类的精饲料,因此,要适当调教。

具体做法是:将精料和粗料充分拌匀,并加适量水,使精料能附着于粗料;或将精料和青贮饲料充分拌匀后饲喂,这样连续喂几次以后,架子牛就能习惯。

之后逐渐增加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

过渡期终了时,肉牛日粮中精饲料的比例应占40%-45%。

3、催肥期110-120天。

在催肥期内,日粮中精料的比例越来越高,1-20天,为55%―60%;21-50天,为70%;51-90天,为75%;91-120天,为80%―85%。

由粗粮型日粮向精料型日粮过渡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3.1 一日多餐可以防止架子牛采食过多或个别牛过量采食造成胀肚、停食或拉稀。

因此,在最初几天,1天要饲喂5―6次。

经过3-4天后,1日多餐便可改为自由采食,食槽内昼夜有饲料,任其采食。

3.2 充分饮水采用自动饮水设备效果最好,如果不能自由饮水,则每日应饮水3―4次。

3.3 勤观察在日粮变动的最初几天,饲养管理人员要勤观察每头牛的反刍活动、精神状态、粪便等,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置。

3.4 精粗比例日粮中精料和粗料的比例不要各占50%。

因为,肥育牛在这样的日粮条件下,会降低精饲料的消化率。

由于精饲料消化率的下降,造成了精料的浪费,并延长了饲养期,增加饲养成本。

3.5 饲喂添加剂给肉牛服用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很多,功能是促进生长或改善机能,提高饲料利用效果,提高肉牛的健康水平。

杂交黄牛育肥技术要点一、正确选购架子牛选择国外肉用良种公牛作父本杂交的改良牛,应挑选四肢高,体形长,皮肤松驰有弹性,肌肉较薄,骨架清晰,宽而不丰满,毛密柔软和体况健康的牛。

因这种牛生长潜力大,肥育效果好。

要选择2~4岁,体重318~363公斤架子大较瘦的牛,这样的牛采食量大,日增重高,肥育效果好,饲养期短,资金周转快。

二、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1、选择合适的精粗比和营养水平,开始30天内,精粗饲料比3∶7~1∶1,粗蛋白质含量为12%;中间70天,精粗饲料比为6∶4,粗蛋白质含量为11%;最后10~20天,精粗饲料比为7∶3~8∶2,精料粗蛋白质含量为10%。

一般在最后10天,精料日采食量应达到4~5公斤/头,粗饲料让牛自由采食。

2、饲料加工要科学。

(1)精饲料:如玉米粉碎粒度应在1毫米以上,高粱粉碎粒度达1毫米。

(2)粗饲料切割粉碎长度以5~10毫米为宜。

3、合理利用啤酒糟、淀粉渣等工业副产品结合添加剂使用,就能代替日粮内90%的精饲料,日增重仍可达1.5公斤。

其用法:啤酒糟每天每头牛喂15~20公斤,加150克小苏打、100克尿素、100克肉牛添加剂预混料。

淀粉渣、豆腐渣、糖、酱油渣,每天每头牛喂10~15公斤,加150克小苏打、100克尿素、100克肉牛添加剂预混料。

4、充分运用饲料青贮技术、秸秆氨化和发酵技术。

青贮玉米是育肥牛的优质饲料,饲喂青贮料时,在较低的精料水平下,就能达到较高的日增重,按玉米青贮干物质的2%添加尿素,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三、改进饲养技术,提高饲养水平1、一般肉牛育肥可采用限制精料自由采食的肥育方法(即育肥初期限制饲养,育肥2、公、母要分栏饲养。

一般公牛比阉牛增重速度高10%,阉牛比母牛高10%,但是公牛阉割去势后1~2月内影响生长发育。

采用药物或激素去势,用药时间长,效果差,同时有药残、激素残留,肉品不符合卫生要求,所以在选购架子牛时要考虑性别对增重速度的影响,公牛育肥不宜去势。

3、育肥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脲酶抑制剂预混料,可提高肉牛日增重18%以上。

4、经常搞好环境卫生和进行防疫灭病工作,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控制和杜绝传染病与内外科病的发生。

5、肉牛肥育达500公斤左右时应尽快出栏,因体重超过500公斤后,日增重下降,每公斤增重的耗料量增加,育肥成本提高,利润下降。

四、选择科学的配方1、以青贮玉米为主的料配方(湿重):青贮玉米80.8%、玉米17.1%、棉籽饼2.1%。

2、以酒糟为主(湿重)的饲料配方(以300公斤体重的生长肉牛为例):玉米1.5公斤、鲜酒糟15公斤、谷草2.5公斤、尿素70克、食盐30克、添加剂预混料100克。

由于酒糟的粗蛋白降解度低,易导致瘤胃内可降解氮不足,使粗纤维消化率下降,若在酒糟日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尿素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规模牛场体重300公斤以下肉牛的配方:玉米61公斤、麸皮15公斤、棉(杂)饼20公斤、食盐1公斤、骨粉1公斤。

每头牛每天100克预混料,2公斤精料,粗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4、规模牛场体重300公斤以上肉牛育肥配方:玉米70公斤、麸皮13公斤、棉(杂)饼15公斤、食盐1公斤、骨粉1公斤。

每头牛每天100克预混料,3~3.5公斤精料,粗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期育肥高档肉牛技术育肥牛的选择选择杂交后代牛育肥利用杂交优势,如用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优秀肉公牛与本地黄母牛配种,产出的一代或二代杂交肉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效益明显。

这种杂交肉牛比本地黄牛犊生长快40%。

选l岁~2岁的架子牛要求个体高大,骨架明显,体格健壮,毛密皮松,嘴方大,舌尖,苔刺较硬,后裆深,这样的犊牛食欲好,消化率高,上膘快。

育肥管理牛舍宜建在向阳、高燥、通风,地下水质较好,距主要交通要道尽量远一些的地方,同时保证牛舍冬暖夏凉、清洁卫生。

篇二:肉牛育肥技术一、犊牛育肥技术(一)犊牛的选择1、品种:生产犊牛肉应尽量选择早期生长发育速度快的牛品种,因此,肉用牛的公犊和淘汰母犊是生产小牛肉的最好选择。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还没有专门化肉牛品种,应以选择黑白花奶牛公犊为主。

2、性别:生产犊牛时,以选择公犊为佳,因公犊生长快,可以提高牛肉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淘汰的母犊亦可。

3、体重:初生重不低于35千克,一般为40—42千克。

4、健康状况:供犊牛的牛场无传染病,犊牛亦健康无病,无任何遗传病与生理缺陷。

5、体形外貌:头方大,前管围粗壮,蹄大。

(二)饲料由于犊牛吃了草料后肉色会变暗,不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犊牛育肥不能直接喂精粗饲料,应以全乳或代乳品为饲料。

(三)饲喂饲喂前先将代乳粉加少量凉开水,以1份代乳粉加1份水的比例,充分搅拌直至无团块时为止,然后加热开水调到60度使其充分溶解,最好在喂前用凉开水调整浓度和温度到38—39度。

饲喂代乳品时,1—2周代乳品温度为38度左右,以后为30—35度。

代乳品应以日喂2—3次为宜,饲喂应用奶粉,日喂量最初为3—4千克,逐渐增加到8—10千克,4周龄后喂到能吃多少吃多少。

(四)管理1、控制牛与泥土、草料接触,以防采食后引起犊牛消化道疾病。

2、保证充足的饮水。

3、饲喂要定时定量。

4、舍温应保持在14—20度,牛舍通风良好。

5、保持圈舍卫生,犊牛舍每日清扫粪尿1次,并用清水冲洗地面,每周于室内消毒1次。

6、最初几天还要在每千克代乳品中添加40微克抗生素。

二、青年或育成牛育肥技术在犊牛断奶后直接进入育肥阶段,给以高水平营养,进行强度育肥,13—24月龄前出栏,出栏体重达到360—550千克以上。

这类牛肉鲜嫩多汁,脂肪少,适口性好。

目前,我国的肉牛肥育70%—80%都是育成牛育肥。

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舍饲强度育肥和放牧补饲强度育肥两种方式。

(一)舍饲强度育肥又称持续育肥,指在育肥的全过程中保持始终一致的较高营养水平,一直到肉牛出栏。

采用该种方法,肉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好,饲养期短。

适应期:刚进舍的断乳犊牛要在1个月左右的适应期。

增肉期:这一时期要持续7—8个月。

催肥期:此期主要促进牛体膘肉丰满,沉积脂肪,一般为2个月。

2、舍饲强度育肥的模式化管理(1)饮水:刚购回或经长时间运输的架子牛,第一次饮水量应限制在10—20升,切忌暴饮,如果每头牛同时供给人工盐100克,则效果更好,第二次给水在第一次饮水3—4小时后,此时可自由饮水,水中若能掺些麸皮则更好。

(2)给食:当牛饮水充足后,便可饲喂优质干草。

第一次应限量饲喂,按每头牛4—5千克;第2—3天逐渐增加喂量;5—6天后才能让其自由充分采食。

青贮料从第2—3天起饲喂。

精料从第4天开始供给,也应逐渐增加。

开始时按牛体重的0.5%供给,5天后按1—1.2%,10天后按1.6%,过渡到每日将育肥喂量全部添加,适应期一般15—20天。

(3)分群:每头牛应占有面积4—5㎡,一般10—15头牛分为一栏,舍内地面宜保持干燥。

(4)驱虫:可从牛入场的第5—6天进行,驱虫3日后,每头牛口服“健胃散”350—400克健胃。

驱虫可每隔2—3个月进行一次。

(5)去势:公牛在2岁前不去势育肥比去势后育肥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胴体品质好,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

2岁以上公牛以去势后育肥较好,去势后便于管理,且肉脂膻味减轻,胴体品质变好。

3、育肥期饲养管理(1)适量的运动。

(2)科学饲喂。

一般采用自由采食法,每日喂2次或3次,饲料的饲喂顺序是先喂草料,再喂精料,最后饮水。

(3)卫生。

牛舍每天应清扫2次,上、下午各1次。

每隔15日或1个月应对用具、地面消毒1次。

正常情况下,在育肥牛入舍前,应对牛舍地面与墙壁用2%火碱溶液喷洒消毒,器具用新洁尔灭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4)刷拭:每日在喂牛后对牛刷拭2次,刷拭应先从头到尾,再从尾到头,反复刷拭。

(二)放牧补饲强度育肥在牧草条件较好的地区,犊牛断奶后,以放牧为主,根据草场情况,适当补充精料或干草,使其在18月龄体重达到400千克,在枯草季节,对杂交牛每天每头补喂精料1—2千克。

其优点是精料用量少,饲养成本低,缺点是日增重较低。

1、合理分群,以草定群:草场资源丰富,而且实行轮牧的地区,一般50头左右一群为好。

120—150千克活重的牛,每头牛应占有15亩天然草场;300—400千克活重的牛,每头牛应占有20亩天然草场。

2、合理放牧:每年的5—10月份为放牧育肥期,此时牛的放牧时间不能少于12小时,最好设有饮水设备,并备有食盐砖块,任期舔食。

当天气火热时,应早出晚归,中午多休息。

3、驱虫:放牧育肥牛要定期药浴,驱除体外寄生虫,定期防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