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一章.
他 我 你 他们 张老师
在 在 在 在 在
看 烧 干 讨论 批改
小说 开水 什么 明天 去 哪里 学生 的 作文
八、语言研究
1、研究语言的三种角度:一种着眼于语言的本体, 重点研究语音、语法、语汇、语义等语言系统内部 的结构规律;一种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重点研 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和相互影响;一种着眼于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重点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案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2、普通语言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 象的一般理论。 理论语言学:侧重理论探讨。 应用语言学: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3、语言有内在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很难找到内 在一致的规律。
4、语言象键盘,言语则是用键盘敲出来的字。 5、正确区分语言和言语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 实践意义,纯化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促使其 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把语言研究的本 体弄清楚了,同时可以指导研究者正确区分和 对待各种“异质”成分和“同质”成分。
七、语言系统
1、语言是一个系统,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 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语言系统有 相对封闭性和自主性。
2、语言系统具有层次性,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 词是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句子是最小 的交际单位,语篇是最大的交际单位。从语音学的 角度,音子组合成音素,音素组合成音位。
六、语言符号
1、“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 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 体和意义的结合体。如:红绿灯。
2、能指: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所指的意义内容。 语言符号也是符号,符号的根本特性就是约定 俗成,语言符号也具有“任意性”,即语言符号的 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是任意的。但极少数拟声 词是有一定理据的,如“喵喵、汪汪”;符合符号 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人为地根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 成的,也是有理据的。如:凳——长凳、矮凳。
四、语言与种族
1、全世界能从生理学的角度确定的种族寥 寥几种,而语言即使只算语系就有一、二 十个,语言就有几百种。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生理现象, 是后天获得的,不是先天遗传的,语言和 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五、语言和言语(speech language)
1、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1916年)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他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言语活动- 言语 2、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时用 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是 抽象的。而言语是人所说的话,即言语现象,具 有个人特色,是具体的。
三、语言与民族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同一种语 言,但同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 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
2、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来确定几种“话” 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 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 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 化了,而却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
3、语言系统的组合关系即语言符号同符号组合起 来的关系。 语言系统的聚合关系是指在同一位置上可以 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 起来的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 说是在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体 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 有机地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
3、中国直至清末一直把音韵、文字、训诂、虚词 等研究称为“小学”,是“经学的婢女”。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叶,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起来。 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的一般理论的 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 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18761880),强调语言和人类精神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问题。 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 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 学、认知语言学等。
知识要点 历年考题分析
知识要点:
一、语 言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2、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中人与 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即口语,其次是书面语。 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是 一模一样的。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 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语言学概论
考试题分布及题型
第一、九章20分,第二、三、四、五、六章50分, 第七、八章30分。平均每章10分。 单选题(20*1=20分) 多选题(5*2=10分) 名词解释(4*3=12分) 简答题(3*6=18分) 分析题(3*6=18分) 论述题(2*11=22分)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3、荀子《正名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 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 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4、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和可变性。
5、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语言符号 是离散的,可以分解的,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 成线性排列的,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 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 成连续的语流,这一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 具有重大意义。
二、口语和书面语
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 2、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 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 相应的书面语。 3、书面语在口语基础上产生,并随口语的演变而 演变。 4、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 语机械的复制,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 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5、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 所谓基本一致,指的是基本的语言成分(基本的 语汇和语法结构)是基本一致的。
4、语言学的应用价值:研读古典文献、语言教 学、普及基础教育、民族语言规范化以及制定 语言政策、历史学和考古学、信息科学和人工 智能、实验语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