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主观题集锦

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主观题集锦

选修3主观题集锦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1.作为英联邦成员之一的澳大利亚,于1999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就“是否脱离英联邦,取消国家元首女王制,实行新的国家政体”进行了全民公决,投票结果是多数人赞成保持现行国家政体,至今澳大利亚国家政体未作任何变更。

请运用国体与政体的有关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答:(1)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采用什么形式的政体是由国体,即国家性质决定的。

(2)国体决定政体,但不是唯一因素。

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以及国际环境等,都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从材料看,澳大利亚的历史条件、传统习惯和现实状况等,直接影响着其政体形式。

(3)政体体现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则危害国体。

任何国家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来实现其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4)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也是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

澳大利亚公民选择保留女王制,正体现了这一点。

2.近几年来,中国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06年由中国参与创建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6月15日在上海举行,此外,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10+3”和“10+1”领导人对话机制;中国还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如与东盟建立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与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友好关系;同时,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分析说明中国同相关国际组织加强合作的原因和意义。

答:(1)中国与相关国际组织加强交流与合作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2)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中国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有利于本地区的繁荣稳定;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2008年12月15日,在历经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

这标志着两岸交流更加紧密、关系更趋缓和,并为台海地区的合作、和平、和谐铺设了光明之路。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了重大步伐。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1)为什么“台独”分裂活动不得人心,两岸关系不断呈现和平发展新前景?(2)为维护祖国统一,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3)有人说:“既然主权在民,台湾同胞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台湾是否行使民族自决权和是否独立的问题。

”为什么说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为什么不能采用联邦制,更要反对邦联制?答:(1)①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③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主权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

(2)①要维护民族的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②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③要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3)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是国内和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不存在公民表决基本前提。

②“主权在民”,是指国家主权属于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而不是只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③历史上台湾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1945年以后也没有成为殖民地或被外国侵占,不存在民族自决权的问题。

④上述观点以公民投票为借口,其实质是推行台湾独立。

(4)①在我国历史上就是长期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联邦制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现行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地区协调民展。

②邦联制是复合制的一种形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组成的一种联合,不是一个统一国家。

如果实行邦联制,就要承认台湾是个独立的主体国家,然后通过协议与中国主体部分形成一个松散的国家联合。

这不是统一,而是分裂。

4.材料一:在当今世界,联合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7月,应联合国请求,中国决定进一步参与联合国、非盟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混合行动”。

材料二:在联合国解决伊朗核问题等国际热点问题过程中,中国倡导并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对联合国改革提出了多项自己的主张。

(1)请按成员性质、地理范围和职能范围,说明联合国所属国际组织类型。

(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了哪些作用?答:(1)按成员性质分,联合国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按地理范围分,联合国属于全球性国际组织;按职能范围分,联合国属于一般性国际组织。

(2)①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安全;②中国积极倡导和支持联合国改革;③中国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在促进世界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1.英国女王会见温家宝总理时,温家宝转达了胡锦涛主席对女王的问候。

他说,女王陛下曾于1986年作为首位英国国家元首访华,对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增进了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赞赏女王陛下和英国王室为促进双边关系所作的努力。

回答:英国政体运行有哪些特点?答:①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事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

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既有分权也有制约,体现了英国政体运行的特点②国王、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虽有基本分工,但分权界限不是很清晰,权力交叉情况突出。

③英国宪法赋予议会至尊无上的地位,但20世纪中期以来,权力重心逐步向内阁和首相倾斜,首相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

(④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

)2.2007年5月16日法国举行了总统权力交接仪式,萨科齐正式成为法国新任总统。

而萨科齐就职后将立刻采取措施强化总统权力,并且希望以此削弱总理和政府的职权。

萨科齐曾经表示计划每年向国民大会(法国议会)发表讲话,就像美国总统每年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那样。

但这只是一厢意愿,按照规定,法国总统是不能向议会下院发表讲话的。

(1)法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为什么说法国政体是“半总统制半议会制”?(2)从政体角度看,法国总理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向公众大倒苦水?(3)请简要概括英法两国政体的共同特点.答:(1)①在法国政体中许总统处于很高的地位,权力很大,但法国总统权力要受到来自议会和总理等结构性因素的限制,使总统的实际权力受到很大制约。

所以法国总统权力并不像美国那样大,只能算半总统制。

②议会对总统和总理的产生没有权力,但可以通过“政府对议会负责”的规定制约政府行动。

可以通过提案,投不信任票直至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

议会与政府的这种关系被人称为半议会制。

③法国政体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的特征,成为不同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半总统半议会制”。

(2)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总统是其国家元首,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

总统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

总理虽然由总统直接任命,但宪法又规定政府应对议会负责。

总理处理内政事务的权力受到总统,议会等诸多制约,往往左右为难,因此,其抱怨和大倒苦水就在所难免。

(3)①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来看,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

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②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英法两国权力相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1.观点一:美国联邦制下设“50个小政府”,做不到“全国一盘棋”,更谈不上“全国人民一条心”,因而是一种低效的国家结构形式,不可取。

观点二:不受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高效率的政府也就是危险的政府,美国联邦制好比是系在野马头上的缰绳。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联邦制的认识。

答:(1)联邦制是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

(2)美国联邦制有以下特征:①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②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③联邦地位高于州;(3)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①美国联邦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②美国联邦制的最大问题是效率不高,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

2.2008年3月,美国总统大选的预选形势逐渐明朗,麦凯恩已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为获得党内提名均投入了庞大的竞选经费.仅3月份奥巴马就筹集竞选资金4280万美元,希拉里筹集了2090万美元。

为争取选民,两党在竞选纲领方面既向中间立场靠拢,又存在差异并相互牵掣。

如在伊拉克问题上,共和党的麦凯恩支持伊拉克战争及增兵计划;民主党的奥巴马反对伊拉克战争,希拉里主张制定从伊拉克撖军计划。

(1)为什么美国的总统选举是两个党的竞争?(2)对美国两党在竞选中的分歧,你是如何认识的?(3)有人说,美国总统选举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

请进行简要评析。

(4)与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相比,美国民众更加关注总统大选预选。

你是怎样认识这种现象的?答:(1)美国是实行总统制、两党制的典型国家,其选举制度与两党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民主党和共和党是美国两个主要的政党,其主要职能,就是组织选举。

在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提名本党的总统候选人,由最终获胜的政党上台执政。

(2)出于竞选的需要,两党在民众关注的某些议题上展示不同政见,既可以互相牵掣,防止任何一方走向极端,也在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民意。

但美国两党在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实质上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