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版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
2016版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
2021/1/5
16
延迟脐带结扎2015
+ 新建议:对足月儿或出生无需要复苏的早产儿,都把脐带 结扎延迟30秒以上。
+ 理由:对于无需复苏的婴儿,延迟结扎可以减少脑室内出 血,提高血压和血容量,出生后较少需要输血,也较少出 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不良后果:胆红素水平略有上升,较多需要光疗。 + 对于需复苏的新生儿及29周以下早产儿不适用。
4
2015中国版新生儿复苏流程
2021/1/5
5
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
+ 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 + 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 +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 + 药物和扩容
2021/1/5
6
哪些新生儿需要复苏?
新生儿 都需要
有时需要
很少需要
2021/1/5
7
窒息及复苏表现
2016版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
器械准备
+ 吸引设备:洗耳球、12Fr或14Fr吸痰管、负 压吸引器100mmHg、胃管
+ 正压通气设备:自动充气式气囊、T-组合复 苏器、空压混合仪、各型号面罩、氧源5-
10L/min
+ 气管插管设备:喉镜、叶片00/0/1号、气管 导管2.5/3.0/3.5/4.0,、胶布、剪刀
肌张力减低
2021/1/5
13
2015中国版新生儿复苏流程
2021/1/5
14
+ 保暖 + 体位 + 吸引 + 擦干 + 刺激
初步复苏
注意顺序!
2021/1/5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金一分钟
+ 在一分钟内要完成初始步骤、再评估、 (如有需要)开始通气。
+ 强调开始通气时避免不必要的延误的重要 性。
+ 因为当新生儿未能对初始步骤产生反应时, 通气是心肺复苏能成功的最重要步骤。
+ 窒息消失顺序
+ 肤色 率
呼吸
+ 恢复顺序
+ 心率 反射 张力
肌张力 反射 心
肤色
呼吸 肌
2021/1/5
8
+ 贯穿于全过程
评估
评估:心率、 呼吸、氧饱和 度
2021/1/5
9
心率评估(2015版)
+ 触摸脐动脉搏动或听心率,计数6S,乘10,快速评估。 + 也可在监护仪上读数,但数字显示会延迟 + 美国建议可以用3导联心电图,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用。 + 但仍需要脉氧监测氧饱和度。
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
2021/1/5
3
主复苏者: 1.站在患儿 头部。 2.负责体位、 快速气管 插管和正 压通气
2021/1/5
站位和分工
助手1: 1.站在患儿 右边或者 左边
2.负责监护、 监测、胸 外按压
助手2: 1.站在脚侧 2.负责脐带 处理、脐静 脉置管或穿 刺、给药 (包括气管 内和脐静脉) 循回
19
吸引
+ 顺序:先口后鼻 + 12Fr或14Fr吸管、吸球 + 压力<100mmHg,时间控制在10s以内 + 注意心率 + 羊水粪染情况
2021/1/5
20
羊水粪染情况2015
+ 羊水粪染伴新生儿无活力:呼吸不好、心 率< 100次/分、肌张力低。其中一项,需 气管插管接胎粪吸引管吸引胎粪1-2次,要 求15S完成。
+ 其他:辐射台32-34 ℃,2块毛巾、肩垫、 脉氧监护仪
+ 药物: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2021/1/5
2
抢救小组人员准备
+ 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 (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新生儿复苏领导 小组。
+ 加强产儿科合作,儿科医师参加高危产妇分
娩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
23
2015中国版新生儿复苏流程
2021/1/5
24
有关用氧的推荐2015
+ 足月儿:空气复苏
40%氧气复苏
配合心外按压100%氧气复苏
+ 早产儿:空氧混合仪21-40%氧气复苏,可 逐渐调高氧浓度。
+ 氧饱和度监测:右上肢(动脉导管开口前)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氧饱和度 60%65%
2021/1/5
10
病例:
+ 一名产妇因为“前置胎盘出血”急诊剖宫 产,母出血量2000ml,娩出一男活婴。
2021/1/5
11
2015中国版新生儿复苏流程
2021/1/5
12
初步复苏---快速评估2015
+ 是否足月 + 羊水清吗? + 是否有哭声或呼吸?
不规则
+ 肌张力是否正常?
38+6周 血性羊水 自主呼吸弱且
正压人工呼吸装置的类型
+ 自动充气式气囊 + 气流充气式气囊 + T-组合复苏器
2021/1/5
28
正压通气
+ 通气压力:20-25cmH2O/30-40cmH2O×2次 20cmH2O + 频率:40-60次/分(胸外按压:30次/分) + 通气效果评价:心率、胸廓起伏、呼吸音、氧饱和度 + 停止指征:充分通气30s后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次/分 + 持续正压通气(>2分钟):安置胃管、考虑气管插管
2021/1/5
29
常用呼吸装置
1.自动充气式气囊:可获得21%---40%---100% 氧.
(不能通过面罩常压給氧)
常规配备,以防没有压缩气源或T组合复苏器 出现故障
2.T-组合复苏器
优点:可持续保持压力
可靠控制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
65%70%
70%75%
75%80%
80%85%
85%90%
2021/1/5
25
常压給氧
+ 氧气面罩 + 氧气管 + 加温加湿 + 流量5L/min
2021/1/5
26
正压通气(宽泛2015)
+ 建立充分正压通气—复苏成功的关键 + 指征: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心率<100
次/分。 + 方式:气囊面罩正压通气、T组合复苏器 + 如果新生儿有呼吸,心率>100次/分,但有 2021/1/5 呼吸困难或持续紫绀,应清理呼吸道,监 27
2021/1/5
17
保暖2015
+ 应该记录温度,作为结果预测标准和质量 标准。
+ 无窒息新生儿生后维持36.5 ℃ + 采用各种不同的策略(热辐射器、帽子) + 32周以下的用保鲜膜包裹,不要超过颈部,
减少死亡。
+ 避免温度过高,防止引发呼吸抑制
2021/1/5
18
体位:鼻吸气位
2021/1/5
+ 如果不具备气管插管条件,而新生儿无活 力时,应快速清理口鼻后立即开始正压通 气。
2021/1/5
21
擦干和刺激
+ 用手拍打或手指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摩擦背 部2次,诱发自主呼吸
+ 无效考虑继发性呼吸暂停需正压通气
2021/1/5
22
摆正体位再次评估
+ 患儿呼吸不规则,心率80次/分。
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