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汛、防火、防雷、防暑安全知识最终版

防汛、防火、防雷、防暑安全知识最终版


眼花
耳鸣
恶 心
胸 闷
口 渴
无 力
心 悸 四肢麻木
( 2) · 轻度中暑
•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 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 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 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 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 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暴雨洪水发生后: (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 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 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 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 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 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 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4)及 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防火知识
夏季气候炎热、雷雨较多、空气湿度 大,是各类火灾事故的高发期。所以,我 们要根据夏季火灾特点,在日常生活和工 作中狠抓防高温、防自燃、防爆炸、防电 火、防雷电等工作,杜绝各类火灾事故的 发生,有效保障生产装置和广大员工及家 属的生命财产安全,现介绍一些夏季防火 安全知识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夏季火灾的特点
1、高温炎热,易引发火灾。 2、温度高,蔓延快,易形成立体或大面积 燃烧。 3、易发生雷击火灾。 4、是扑救困难,易造人员伤亡。
二、工作内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1、检修或做卫生用的抹布及易燃物品要及时进行回收、处理,如果随意搁 放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发生火灾。 2、危险性高的物品要根据安全规范予以保存和储藏,并且要定期进行检查 和清理,以断绝火源,并按照要求及时进行通风。 3、对老化的电线、电缆及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机械要按时进行安全检 查,要更换设备的要坚决更换,不能因小失大,易燃品要远离电线电缆处。 4、加强对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完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巡回检查制度, 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5、及时对办公区域、装置区域、物品储存区等开展夏季专项防火安全检查。 6、严格落实动火安全管理程序。 7、夏季雷电活动频繁,定期做好防雷专项活动检查,确保重大危险源、设 备和建筑物导地接零设施的完备,有效防止雷电的影响。
防汛、防火、防雷、防暑 知识培训
防汛知识
• 一、如何应对暴雨山洪 • 暴雨洪水发生前: • (1)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 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 变化,看是否有危险迹象。 • (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 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 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特别是人群密集 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 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 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 所致
• 三·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 • • • • • (1)· 转移病人 (2)· 补充液体 (3)· 人工降热 (4)· 浮冰 四·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 紧急处理要点
一· 常见的中暑原因
•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左右,是通过下 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 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 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 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 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 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 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 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 即产生高热中暑。
•针对上述四种雷电袭击人的方式,在各种不同的情况
下,我们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闪 电 直 接 击 中 人
接 触 电 压
接 触 电 压
旁 侧 闪 击
跨步电压当雷电流流入大地的时候,由于 土壤散流电阻的存在,使地表面电位分布不 均匀,专业术语叫喇叭形电位分布曲线(如 喇叭状),在这喇叭形曲线上任意两点间都 存在电位差,(电流强度、土壤电阻率分 布),电流强度越大,步子迈得越大,跨步 电压就高,也就越危险。
雷击的救护方法
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 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 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 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 即可。
雷击的救护方法
许多人以为,当人被雷击中后,遭雷击的 人身上还有电,所以不敢抢救,以致延误了救援 时间。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这时被击者 身上已无电。 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在雷击致人死亡这 一现象中,有一部分呈死亡状态的人其实还未真正 死亡。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 短暂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 辨别的方法是,看受害者的身体是否出现紫 蓝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没真正死亡。
6、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 窗,堵 住缝隙,有条件的向门窗浇水。 7、不要盲目跳楼,可用梯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 紧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顺势滑下。 8、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出火场,已经逃出火场千万不 要再返回。 9、楼上如被火围困,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软物, 和其他小物品,夜间则可打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 10、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滚,压灭身 上火苗。 11、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 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12、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 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 伤人。 13、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二、暴雨来临时如何采取防范措施
•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 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 使人跌倒。 •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 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 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雷击的救护方法
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带等。
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
病人苏醒为止。
3.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 穴。 4.送医院急救。
雷击受伤的救护
2010年4月东方明珠遭雷击起火如火柴
2010年4月12日23点,上海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4月13日,凌晨的黄浦江畔电闪雷鸣。2点20分左右,有目击者见到东方明珠顶部燃烧得像 一支火柴。据防雷专家关象石分析,此次雷击事故并非全是天灾,更是人祸,因为东方明 珠的保温层石棉是非阻燃材料。他说这个事件给我们的一个大教训是,高层建筑物内的保 温层墙内一定要用阻燃材料,“如果东方明珠的保温层是阻燃性物质,不会着火”。
防雷电知识
雷电伤人的四种方式
• 雷电对人的伤害方式,归纳起来有四种形式即: 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 • 直接雷击:在雷电现象发生时,闪电直接袭击 到人体,因为人是一个很好的导体,高达几万 到十几万安培的雷电电流,由人的头顶部一直 通过人体到两脚,流入到大地。人因此而遭到 雷击,受到雷电的击伤,严重的甚至死亡。
雷电灾害——火灾
雷电灾害——财产受损雷电灾害——人员伤亡来自 防暑知识夏季中暑小常识
中暑急救
• 一· 常见的中暑原因 • 二· 中暑的分类
• • • •
• • •
(1)· 先兆中暑 (2)· 轻度中暑 (3)· 重度中暑
( a )· 中暑高热 (b)· 中暑衰竭 (c)· 中暑痉挛 (d)· 日射病
二· 中暑的分类
• ( 1) · 先兆中暑 • ( 2) · 轻度中暑 • ( 3) · 重度中暑
(1)· 先兆中暑
•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 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 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 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 不超过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 现,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 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接触电压:当雷电电流通过高大的物体,
如高的建筑物、树木、金属构筑物等泄
放下来时,强大的雷电电流,会在高大
导体上产生高达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压。
人不小心触摸到这些物体时,受到这种
触摸电压的袭击,发生触电事故。
• 旁侧闪击:当雷电击中一个物体时,强大的雷
电电流,通过物体泄放到大地。一般情况下,
电流是最容易通过电阻小的通道穿流的。人体
的电阻很小,如果人就在这雷击中的物体附近, 雷电电流就会在人头顶高度附近,将空气击穿, 再经过人体泄放下来。使人遭受袭击。
•跨步电压:当雷电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就会产生一
个电位场。电位的分布是越靠近地面雷击点的地方电
位越高;远离雷击点的电位就低。如果在雷击时,人 的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这种电位差在人的两脚间 就产生电压,也就有电流通过人的下肢。两腿之间的 距离越大,跨步电压也就越大。
2007年5月重庆开县雷击致7学生死亡
2007年5月23日下午,一场大范围的雷暴天气袭击了重庆开县。16时30分左右,开县义和 镇兴业村小学突遭雷击,正在上课的两个班级的51名学生被雷电击中,其中7人当场身亡, 44人不同程度受伤。兴业村小学是远离城镇的一个山区小学,校舍是由三座平房构成的 “四合院”,房子属于砖瓦结构。雷击发生时,正在上课的很多师生,看见了一个大火 球闪进教室,瞬间很多学生就失去了知觉。
四、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措施
1、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 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若火 势较大应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 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平时要想好几条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线。 3、在浓烟中逃生,要尽量放底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4、躲避烟火不要往阁楼、床底、木橱内钻。 5、充分利用屋内的天窗,阳台,落水管和竹竿等逃生自救。
四、山区发生泥石流,怎样确保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