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理念 美丽中国

绿色理念 美丽中国

绿色理念美丽中国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主要是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作一个解读。

我们讲美丽中国,要靠新经济、新产业来充实它的底气。

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这一次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的新丝路。

所以我们就必须把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加以理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确保绿色安全。

也就是说,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大家知道,基本国策就是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文明发展三位一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这就是我们要理解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绿色发展的精神要点。

所以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个要点讲两个个方面的观点。

一是要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意义。

二是了解“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意义
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是对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普遍问题的清醒认识。

当前,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两位数,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倍。

但是,实现总体小康以后,过去那种以拼资源要素为主要特征的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更是以“时空压缩”的方式集中呈现出来。

新常态背景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作为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双赢,是实践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正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中所遭遇的这些突出问题的深刻认识,特别是为了全面回应人民的诉求和期盼,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我们今后在发展中必须坚持的方向。

二、中国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首先,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这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思想保障。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发展理念,其第一要义是发展,强
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一面旗帜,具体体现在:制定了一系列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正逐渐形成,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实用技术,环保产业得到大力支持。

科学发展观的持续推行,将会使我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传统以煤炭、石油为能源的“黑色”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渐步入“绿色发展”的轨道。

2、其次,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是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

绿色发展需要绿色技术作为支撑,人们通常把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统称为绿色技术,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以及清洁生产技术等。

我国现在掌握的部分绿色发展技术基本上与世界同步。

如,绿色能源最重要的风电、核电、智能电网,以及低碳技术、高速铁路等,我们都具备与世界一流国家竞争的优势(当然在关键技术领域仍有较大差距)。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要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参与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的行动中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努力提升中国的绿色竞争力。

3、再次,健全的信息网络为绿色发展提供了信息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网络信息资源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信息网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改善城市环境、各行业实现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网络的健全,有助于建立有效的环境检测体系和应急系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使得环境管理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保障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地开展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等。

环境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建立起了科学的环境检测系统、环境污染源及环境保护系统,通过信息化把整个国家的环境保护系统和社会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社会发展。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