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洪新华:入行三十年,擅长雕琢人物作品,同时,创作的题材乂十分宽泛,花卉、动物、山水、器皿等等,中国玉雕的传统题材无所不通,其作品形象传神、线条流畅,取材精纯、雕工精润。
产品多次在全国获奖,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工艺美术大师。
崔磊:上海玉雕名家,籍贯天津,1993年师从洪新华大师,从艺5年,2007年,成立青藤玉舍工作室,现任上海盛世玉文化协会副会长。
作品《达摩》获第二届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银奖,2006年,作品《妙笔生花》获“天工奖”银奖,作品《弥勒》获“天工奖”铜奖,作品《成功》获“天工奖” 优秀作品奖。
吴德升:上海玉雕大师吴德升是玉雕界公认的顶尖大家,一直以来以人物和立体件见长,近年来,他的作品更是注重创新与探索。
一块块美玉在他的雕琢下,有了时代的脉搏。
2004年,被评为全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有《十八罗汉》、《济公》、《妙趣横生》等。
易少勇:易少勇是上海近儿年来涌现出的玉雕名家,他是一位以刀代笔,把书法刻在玉上的玉雕书法家,堪称中国玉雕书法第一刀!他的作品无论从玉牌的形状构思,到画面的构图,再到雕工的细腻,都可以说是玉牌雕刻的上乘之品。
2004年,荣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在历年的“天工奖” 评比中,他的作品多次获奖。
翟依卫:海派玉雕新生代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构图新颖,精致素雅, 很好地将中国古老的玉雕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独具匠心,意境高远,颇受人们的喜爱。
翟倚卫擅长玉牌的雕刻,虽形制简约却刻画凌厉,薄浮雕、浅浮雕以及阳刻、阴刻等不同组合透射立体感与空间感,刚柔相济,深浅互倚,层次丰富,展现出白玉独有的令人折服的气韵与生命力。
瞿惠中:瞿惠中是我国著名器皿件雕刻专家,毕业于上海玉石雕刻专科学校。
他为人谦虚热忱,将南方人的精细与北方人的粗旷融于一身,其所雕刻器皿件“雍容华贵中显淡雅,玲珑秀丽中藏老辣”,实属“金屋藏娇”之藏品。
作品《中华九龙翡翠玉笔》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性收藏,白玉作品《玉宝壶》、《青玉祝福壶》相继在2006年、2007年获得了“天工奖”金、银奖,2008 年,《虎耳双环瓶》又获得了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彭止和:海派玉雕师彭正和在玉雕业已经奋斗了36年,36年的积累,让他在玉雕创作中长袖善舞,自由驰骋。
无论是花鸟还是动物,都得心应手,妙笔生花。
业内人士认为,他的作品雕工细腻,清新淡雅,充满了情趣,海派风格浓郁。
他所擅长的鳩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人称绝。
于雪涛:上海玉雕名家,其在创作上一直追求讨喜、自然的风格,作品并不抽象,观赏性很强。
他的作品集形、神、巧于一体,融合了古典美与现代美,令人耳目一新。
《寿公寿婆》摆件获2005年天工奖“银奖”,《和合二仙》、《钟埴》获2007年天工奖“优秀作品奖”,《财神》获2008年上海首届神工奖“金奖” o颜桂明:在上海玉雕界中,颜桂明被尊誉为“四大天王”之一。
他的玉雕作品以传统人物创作为主脉,兼有花鸟、山水作品。
他的人物创作风格源于传统.乂有创新,而他的仿古玉雕则忠实地继承了清代玉雕山石、人物、松柏的表现手法,古韵悠长。
2006年《菩提佛祖》获“天工奖”金奖,2007 年《祥云如意自在观音》获得“天工奖”金奖,2008年《事事如意》获得“百花奖”金奖。
王金忠:海派玉雕大师王金忠擅长花鸟、人物的雕刻,他的作品大多选择带皮色的和田子玉,通过对皮色的巧妙处理和运用,既体现出了材质本身的特质,也让作品焕发出了夺H的光彩。
业内人士评价说,王金忠的作品素雅、灵巧,把艺术的美感和精致的雕琢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吴灶发:1海玉雕大师吴灶发今年只有32岁,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上海玉雕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的每件作品都犹如小品风景画,于简洁、明快中蕴含诗情画意,让观者仿佛闻到到大自然的气息,生动的花鸟经过他的再创作,流露出独具匠心的韵味,让人爱不释手。
2004年,吴灶发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一一博艺堂。
郭万龙:郭万龙作为“上海九小龙”之一,师从国家级玉雕大师刘忠荣,在玉雕工艺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且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特有的悟性,开创出了自己的工艺特色,现在已经成为海派玉雕的栋梁。
郭万龙擅长花鸟、动物题材的雕刻,他的作品简单、洗练,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2000年,他成立了郭万龙工作室。
曹国斌:在十儿年的玉雕创作中,海派玉雕大师曹国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人的风格,他的作品线条流畅,构思巧妙,将写实与写意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乂有现代的表现手法,给观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曹国斌对自身的定位和方向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在创作中实践着对玉雕的理解。
万伟:辞掉稳定的工作,毅然来到上海发展,上海玉雕师万伟所走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努力和思索,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并成就了一番自己的事业。
创作中,万伟从寿山石和田黄石的薄意创作中吸收灵感,作品将艺与画理融为一体,构图巧妙,层次丰富,清新隽永,给人以深刻印象。
徐志浩:经过十儿年的勤奋耕耘,徐志浩在上海已经小有名气,并和崔磊、尤之光.于雪涛、黄罕勇等大师被誉为“上海九小龙” O作为倪伟滨大师的高徒,在创作中,他追求写实的风格,而在表现手法上,则注重虚实对比, 作品风格可爱,文化气息浓郁。
孙光海:上海玉雕师孙光海在观音和仕女的处理上,以深浮雕表现丰富的层次, 配以简洁的线条,突出人物的饱满,抓住一个细部精雕细琢,其它部分则着重“留口”,这种疏与密的对比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表现力。
张合冰:经过不断摸索,张合冰在玉器打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在他的妙手之下,一件件粗糙、不完美的玉器焕发出了耀眼的光彩,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张合冰不仅得到了玉雕师的肯定和赞许,也收获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王平:海派玉雕大师王平的观音风格主要以唐朝观音为范本,在传统题材上出新意。
他对观音的要求是要福态,线条简洁流畅,体态丰月臾,整体造型柔美。
唐朝观音最显著特点就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
创作构图上,主次分明,主体突出:作品主体多用西洋雕塑的写实手法,精细立体;陪衬部分, 则力求线条简、捷、柔、顺,突出主体。
黄罕勇:黃罕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破玉雕的固有审美范式,让理念直接呈现出来,引发观者的思考。
这样的处理手法,在思想的表达上对整个行业都有示范意义。
正如他所说,打破固有的审美范式,表达情感,寄托思想,使作品成为独一无二的当下表达,会是玉雕艺术的将来方向。
苏州:蒋喜:作为苏州玉雕技艺的领军人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蒋喜雕琢的作品形神兼备,精美绝伦,被海内外许多玉器收藏家收藏。
他在继承苏州传统玉雕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愧是“苏帮”玉雕的传承者。
作品《辟邪》获2008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口玉《望天吼》获2008中国玉器百花奖(广州)金奖。
杨曦:杨曦先生的作品,均以造型简约、线条流畅、主题鲜明为特点,充分地把东西方艺术文化完美结合,对传统玉文化及苏帮玉器作了一个时代的延伸及发展。
他所开创的“虚实结合”的新技法,丰富了玉雕的内在韵致,赋予了苏州玉雕崭新的艺术生命。
吴金星:作为苏作玉雕界代表人物之一一一吴金星的创作擅长仿古、动物、花草,作品造型生动,尤以貌獄、马等动物件为特长,神态憨态可掬,趣味浑然天成,广为玉石爱好者及收藏家的追捧。
他的动物件是活的,是有气韵的,作品中充盈动感,流淌着韵律和节拍。
葛洪:葛洪的风格是把仿古和现代相结合,题材还是传统的,但是布局、设计现代化。
他广泛吸收西方雕塑技法、布局,灵活运用,强调国画底蕴、文化底蕴。
不惟古,也不一味求新。
他的设计巧妙,不惜料而惜美,不惟料而惟艺,并广泛吸收西方雕塑技法。
常会让人眼前一亮。
俞艇:苏州玉雕大师俞艇创作擅长器皿,动物,花草,作品以工整秀雅著称,他潜心研究,大胆创新,把瓷器的造型运用到玉器上,形成独特的、富于自己特色的玉雕精品,其设计创作的玉雕器皿类作品风格独特,曾在多次国家级博览会上荣获大奖,作品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与业界人士认同。
扬州:顾永俊:他在继承中创新,乂在创新中继承,恢复了失传200年的“山子雕”。
2002年,他创作的《潮音洞》获首届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金奖,2003 年,《汉柏图》获“天工奖”金奖,2004年,《童子观音》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被誉为中国“山子雕”第一人高毅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大师。
出生于扬州,擅长玉雕器皿件的制作和设计冯铃: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天时水晶加工厂》从事杂件、动物类玉雕作品的仓lj作。
2006年在扬州举办的“百花玉缘杯”玉雕大赛中,作品水晶的《合家欢》获得了玉雕类银奖。
2007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国际“东方金饪杯”玉石雕大赛中,作品和田青花籽玉的《合家欢》获优秀作品奖。
2008年在扬州举办的“口•花玉缘杯”玉雕大赛中,作品和田黑白青花籽玉《海阔天空》获得银奖。
顾铭:扬州工艺美术师顾铭在继承传统山子雕技艺的同时,对山子雕乂进行了发扬和创新,作品构图简洁.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意境悠远、视觉效果强烈,将艺术的美感和材质的特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既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也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余勇:在雕刻大师顾永骏、薛春梅、颜桂明的悉心指点下,他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作品在扬州及全国性的玉雕评比中屡获佳绩。
在创作中,余勇将扬州山水与海派玉雕的处理手法结合在一起,收到了耳目一新的效果。
朱逸坤:扬州玉雕师朱逸坤不善言谈,做事低调。
从水晶转而攻玉雕,他的转型之走路得比较顺畅,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不断尝试和改变着。
在创作中,他把俏色运用于创意和设计中,并贯穿于整个环节,注意发挥材质的特点,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雕细琢的丄艺,赋予作品强烈的视觉表现力。
这种以“巧”取胜的思路让他的作品更具特色。
郭忠广:扬州玉雕师郭忠广既有巧妙的设计能力,乂具有娴熟的雕刻功底,作品构图层次分明,雕琢玲珑剔透,意境悠远,具有很强观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他的山子雕也如他的人品,处处透露着大气和质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杨光:作为在扬州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的器皿件高手,扬州工艺美术师杨光执著于炉瓶器皿的雕琢,他在继承青铜器、古玉等传统造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端庄、大气、典雅.细腻的创作风格,作品造型新颖、题材别致,颇具功力。
黄斌荣:作为出道较早的的玉雕师,黃斌荣的低调是出了名的。
不事张扬,为人随和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而他自己也说,随遇而安是自己的处世原则。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以恬淡、素雅之感,在细细的品味中,总会读出一份宇静和悠远。
陈大军:陈义才,陈大军扬州玉雕师陈义才陈大军父子以炉瓶器皿见长,他们制作的器川L仿古味道很浓,深受藏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