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面面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一、线面关系的转换网络图
1﹒线线平行:
(1)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线线平行的传递性)﹒
(4)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
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6)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
→线线平行)﹒
(1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2﹒线线垂直:
(9)线面垂直的性质: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其它判定方法:利用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如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正方形(菱形)的对角线等)﹒
3﹒线面平行:
(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
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面面平行→线
面平行)﹒
4﹒线面垂直:
(7)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
垂直→线面垂直)﹒
(1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推论: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
平面﹒
(1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则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10)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个
平面(面面垂直→则线面垂直)﹒
5﹒面面平行:
(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
平行→面面平行)﹒
(13)定理: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6﹒面面垂直:
(8)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另一个平面过这条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面面垂直→则线面垂直)﹒
7.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这个角的范围为]90,0[0
.
(2)斜线与平面成角计算一般步骤: ①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
②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出斜线在平面的射影,确定出所求的角; ③把这个角放在三角形中计算.
注:斜线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PAB ∠,其中α平面⊥PB . 二、典型例题
例1:三棱锥ABC P -中,ABC PA 平面⊥, 0
90=∠BAC ,证明:PAC BA 平面⊥. (判定定理、定义)
变式1:三棱锥ABC P -中,PA AC ⊥,ABC ∆满足0
90=∠BAC , AC PA =,D 是边PC 的中点,
证明:DAB PC 平面⊥.
(判定定理、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高)
C
B A
P
C
D
A
P B
P
A
B
α
变式2:三棱锥ABC P -中,ABC PA 平面⊥,4===AB AC PA ,22=BD ,AB PC ⊥,D 是
边PC 的中点,证明:PAC BD 平面⊥. (判定定理、定义、勾股定理)
变式3:三棱锥ABC P -中, PA AC ⊥,满足24BC PC PB PA ====,D 是边PC 的中点,
ABD PAD 平面平面⊥.证明:PAC BD 平面⊥.
(判定定理、定义、面面垂直性质定理)
例2:【信宜市2015届高三10月统测】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
ABCD PD 底面⊥,DC PD =,E 是PC 的中点,作PB EF ⊥,交PB 于点F .
(1)证明:EDB PA 平面//;(2)若2==DC PD ,求三棱锥BDE A -的体积; (3)证明:EFD PB 平面⊥.
C
B
A
P
D
C
D
A
P
B
P
A
B
C
D
E
F
三、巩固训练、能力提升
1.【2014高考北京卷 节选】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 BC ⊥,
12AA AC ==,E 、F 分别为11A C 、BC 的中点.求证:平面ABE ⊥平面11B BCC .
2.【2014高考江苏卷 节选】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D E F 分别为棱,,PC AC AB 的中点,已知
,6,8,5PA AC PA BC DF ⊥===.证明:平面BDE ⊥平面ABC .
3.【2013年高考北京 节选】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2CD AB =,平面
PAD ⊥底面ABCD ,PA AD ⊥,E 和F 分别是CD 和PC 的中点,求证:
(1)PA ⊥底面ABCD ;(2)平面BEF ⊥平面PCD .
4.【肇庆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如图,已知P A ⊥⊙O 所在的平面,AB 是⊙O 的直径,AB =2,C 是⊙O 上一点,且AC =BC =P A ,E 是PC 的中点,F 是PB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ABC ;(2)求证:EF ⊥平面P AC ; (3)求三棱锥B —P AC 的体积.
5.【广东2015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直角梯形ABCD 中AB ∥ CD ,CD AB 2
1
=
,BC AB ⊥,平面ABCD ⊥平面BCE ,BCE ∆为等边三角形,F M ,分别是BC BE ,的中点,DC DN 4
1
=
. (1)证明:EF ⊥AD ;(2)证明:MN ∥ 平面ADE ; (3)若1,2AB BC ==,求几何体ABCDE 的体积.
P
A
B
O E F
6.【广州六中2015届9月高三第二次月考】如图,在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1AA ⊥底面ABC ,且
ABC ∆为正三角形,16AA AB ==,D 为AC 的中点.
(1)求证:直线1AB ∥平面D BC 1;(2)求证:平面D BC 1⊥平面;
(3)求三棱锥D BC C 1-的体积.
7.【广州市荔湾区2015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如图所示,已知PD 垂直以AB 为直径的圆O 所在平面, 点D 在线段AB 上,点C 为圆O 上一点,且33,22BD PD AC AD ====. (1)求证:PA ⊥CD ;
(2)求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
D
B 1
C 1
A
B
C
A 1
D 1
C 1
B 1
A 1
F E
D
C
B
A
8.【韶关市2015届高三模拟底考试】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正方形,1AB =,
12AA =,线段11B D 上有两个点E ,F .
(1)证明:11AC B D ⊥;(2)证明:EF ABCD 平面∥; (3)若E ,F 是线段11B D 上的点,且1
2
EF =,求三棱锥ABF E -的体积.
9.【2015届中山七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菱形,点O 是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M 是PD 的中点,2,60AB BAD =∠=. (1)求证://OM 平面PAB ; (2)平面PBD ⊥平面PAC ; (3)当四棱锥ABCD P -的体积等于3时,求PB 的长.
F E
乙
D
C
B
A
10.【2014高考浙江卷】如图,四棱锥BCDE A -中,平面ABC ⊥平面BCDE ,90CDE BED ∠=∠=︒,
2AB CD ==,1DE BE ==,2AC =.
(1)证明:AC ⊥平面BCDE ;
(2)求直线A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11.【深圳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五校联考】如图甲,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已知
45,90,105,o o o A C ADC ∠=∠=∠=AB BD =,现将四边形ABC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
面BDC (如图乙),设点E 、F 分别为棱AC 、AD 的中点. (1)求证:DC ⊥平面ABC ;
(2)设CD a =,求三棱锥A -BFE 的体积.
A
D E
B
C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