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黄爵滋在上书道光皇帝的《请严塞堵漏以陪国本疏》中指出“……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

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黄爵滋忧虑是因为A.鸦片走私B.商品输出 C.强迫赔款 D.开设工厂2.“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中国北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这场战争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3.“被叛军彻底包围,1853年4月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A.太平军B.英法联军C.革命军D.八国联军4.下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该现象出现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种状况应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C.《马关条约》签汀之后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7.“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这段材料提到的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的爱国的将领是A. 魏源B. 关天培C. 李秀成D. 邓世昌8.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9.《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 D.公车上书10.“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下图判断这位维新志士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光绪帝11.“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A.背景B.目的 C.性质 D.作用12.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

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13.1911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

其报道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义和团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武昌起义14.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A.公元1912年B.公元1918年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15.民生问题,简单讲就是有关国民生存、发展和福利问题。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

孙中山针对中国的民生问题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什么主张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6.“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此段材料反映哪个历史事件A.黄花岗起义B.萍浏醴起义C.广州起义D.安庆起义17.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

”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A.成立同盟会B.发动武昌起义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发起新文化运动18.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该规定颠覆了A.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也”B. “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天下为主,君为客”19.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A. 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 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 是第一次推翻封建制度的起义20.“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在此《檄文》号召下当时中国兴起了A.军阀割据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护法运动二、判断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英国决定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林则徐销烟损害了英商利益。

22.中外条约关系建立伊始,清政府没有修约观念,某条约订立时,清政府认为这是一揽子解决争端的“万年和约”,道光帝视之为“一劳永逸之计”。

该条约是《南京条约》。

23.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

”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判断说谎人是王老德。

24.近代西方列强先后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条款。

25.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清宣统帝下诏退位,中国的封建制度终于被推翻了。

26.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控制北京政府的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1884年,为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在▲建立行省。

与此同时,中国的东南海疆也受到威胁。

1885年,清政府在▲建立行省。

28.维新人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和天津的《▲》。

2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开始于▲;“中国所说的统治以国君统治百姓而己”这一现象结束于《▲》(条约)。

四、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每空6分,共18分)30.请参与下列学史活动,并回答问题。

【访古明史】考察记录:1842年8月10日,英国全权公使亨利·璞鼎查和海军司令巴加率70余艘舰船,侵入我南京下关仪凤门外的草鞋峡一带。

8月12日,中英双方代表选定静海寺为谈判地点,双方共在寺内谈判三日,议约四次。

8月29日,依据前面的谈判内容,耆英、牛鉴等登上停在下关江面的英军”康华丽”号军舰,在《南京条约》上签字。

(1)依据考察记录,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 (多选,只填写序号即可。

错选、全选均不得分。

)(1分)A.甲《南京条约》的谈判地点 B.《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 C.《南京条约》的影响 D.《南京条约》的内容 E.《南京条约》谈判经过 F.《南京条约》谈判代表【读图学史】(2)ABCDE这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哪一处位于长江口岸(写字母代号)?写出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

(2分)(3)请说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1分)【史料实证】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4)请列举近代中国“入侵和反入侵”事件各一例,要求二者构成因果关系。

(2分)31.材料一下面是初二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材料三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

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

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材料一中的“因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而创立的哪一组织开始发展反清力量?(1分)这一事件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具有怎样新的时代特征?(1分)(2)材料二出自哪一革命纲领?(1分)这一纲领最吸引当时农民的地方是什么?(1分)这一纲领未能实施的原因是什么?(1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1分)32.伟大人物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材料一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而被称为“鬼子六”的力倡洋务……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现在朕位几乎不保。

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材料三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四“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巳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写出材料一中李鸿章办所民用企业一例。

(1分)(2)材料二密诏中提到的变法是指什么?(1分)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措施是哪一条(1分)(3)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4)材料四中毛泽东所说的“有它胜利的地方”指的是什么?(2分)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答题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27、28、29、四、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1)(2)(3)(4)31、(1)(2)(3)32、(1)(2)(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