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十四)(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棉花产区之一,每年3、4月份为棉花播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采摘期。
位于冀中的容城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北方“中国服装之乡”的美称,是中国唯一的“中华国服生产基地”。
全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其中外资企业29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服装出口到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共谋发展。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冀中南棉花生长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A. 播种期降水量大B. 生长期土壤肥沃C. 成熟期热量充足D. 采摘期晴天多2. 容城县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因素( )A. 原料B. 政策C. 市场D. 科技3. 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主要是为了利用上海的( )A. 广阔的市场B. 先进的生产技术C. 便捷的交通D. 强大的生产能力【答案】1. D 2. A 3. B【解析】1.材料提示“冀中南每年3、4月份为棉花播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采摘期”。
冀中南位于华北地区,3、4月份为春季,降水量小,故A错误;土壤肥沃不属于气候条件,故B错误;9、10月为采摘期,也就是成熟期,华北地区为秋季,晴天多,利于采摘,但秋季天气转凉,热量不够充足。
故D正确,C错误。
2.由材料可知,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棉花产区之一,位于冀中的荣城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所以原料是荣城县成为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因素。
故A 正确。
3.荣城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其中外资企业29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服装出口到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说明容城县生产能力强,出口市场广阔;位于华北地区,主要利用渤海海港出口,不需要上海市港口出口,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主要是为了利用上海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人才优势。
故B正确、A、C、D错误。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时,影响酒泉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①B. ②C. ③D. ④5. 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下列地区的人们可在当地日落时观看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的直播画面的是( )A. 洛杉矶(约118°W)B. 利马(约77°W)C. 惠灵顿(约174°E)D. 伦敦(经度约0°)【答案】4. B 5. B【解析】4.卫星发射应选择晴朗天气,高压控制之下多晴天,图中②代表高压系统,故B正确。
5.北京时间采用的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比洛杉矶(约118°W)早约16小时,比利马(约77°W)早约13小时;比惠灵顿(约174°E)晚约3小时;比伦敦(经度约0°)早约8小时。
因此洛杉矶约为15:30,利马约为18:30;惠灵顿约为10:30;伦敦约为23:30,故B正确。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经济河流”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
右图为2012年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位于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 )A. 所在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B. 多为下游城市提供劳动力C.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保护较好D. 所在地区水质清洁7. 图上各城市中( )A. 哈尔滨“流域范围”最大,“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B. 长春“流域范围”最小,“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C. 沈阳位于河流下游,水运最发达D. 大连距各“流域范围”内其他主要城市较远,但与其他城市联系密切8. 在城市流域中,下列关于“河流”流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吉林→长春→沈阳B. 抚顺→沈阳→哈尔滨C. 大连→沈阳→长春D. 哈尔滨→长春→吉林【答案】6. B 7. D 8. A【解析】6、在流域型城市中上游城市并不等同于位于河流上游的城市因此其所在地区海拔不一定高地势起伏不一定大水质不一定清洁;上游城市一般城市规模较小以初级农矿产品开采和加工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下游城市劳动力流向下游城市;大量开采和加工初级农矿产品可能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7.在流域型城市中,各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不能依据城市间的距离和“流域范围”来判断,而是要依据城市间人、财、物的流动程度来判断:沈阳“流域范围”不是以河流划分的,所以并非位于河流下游;大连虽然距各“流域范围内地主要城市较远,但其扼守东北地区的出海通道,在城市流域中处于重要位置,与其他城市联系十分密切。
故D正确。
8.根据各城市在流域中的干支流位置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动方向为吉林一长春一沈阳,故A正确。
【点睛】本题解答时注意对“流域型城市”概念的理解,强调“流域范围”不是以河流划分的。
浅层地热能是埋藏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地热能资源,以地下水为载体,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
浅层地热能可用地温梯度(每百米增加温度)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埋藏越深温度越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温梯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区域浅层地热能( )A. 集中分布在断层线两侧B. 绿港浅层地热能最高C. 离县城越远浅层地热能越低D. 受地形起伏影响最大10. 目前该区域浅层地热能资源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市场需求不足B. 资源不易再生C. 基础设施薄弱D. 埋藏深,开采难11. 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大规模开采浅层地热能,可能导致( )A. 地下水位下降B. 开采区地表水污染C. 全球气候变暖D. 地下水生生物减少【答案】9. B 10. C 11. A【解析】9.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浅层地热能中西部多,东部少,并不是从断层线向两侧递减;绿港地区地温梯度值在每百米6.5℃~6.7℃之间,最丰富;图中浅层地热能并不以县城为中心向外递减分布;图示区域为华北平原,地形起伏对地热能影响小。
10.浅层地热能资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与地球梯度增温,属于可再生资源,埋藏也相对较浅,该区域市场需求量较大,但由于该区域浅层地热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缺少配套设施,从而导致未能被大规模开发利用。
11.浅层地热能以水为载体,用传统方式大规模开采会大量抽取地下水,因此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等,开采浅层地热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浅层地热能涉及的地下水水体中生物量很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刚果共和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油棕。
来自中国的一家公司计划在刚果共和国境内建立一个面积达100万公顷的油棕种植园,该种植园所产的棕榈油将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材料二布拉柴维尔—黑角铁路是刚果共和国重要的出海通道。
下图为刚果共和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刚果盆地沼泽广布的原因。
(2)在布拉柴维尔建生物柴油厂有哪些优势条件?(3)分析选择铁路出海而不选择河运出海的原因。
【答案】(1)降水丰富,河网稠密;地势较低,排水不畅。
(2)该国盛产油棕,原料丰富;布拉柴维尔是该国首都,人口较多,劳动力充足;有铁路直通海港,产品出口方便。
(3)刚果河下游河段多瀑布,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行;铁路运输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速度更快。
【解析】(1)沼泽的形成主要从降水多少、蒸发大小、河网密度、地势状况及下渗状况等角度综合考虑。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结合材料主要从原料、劳动力、交通等角度分析。
解答时要注意从图表和材料中提取信息。
(3)从图中瀑布群分布的信息看,该区域河段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
再从铁路与水运相比的优点来进一步分析即可。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山城”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太子河流经此地,煤、铁产量高,有“钢铁之都”的称号。
近年来,本溪在逐步打造“地质旅游之都”“生物医药之都”。
著名旅游景观本溪水洞是世界第一长的充水溶洞,但在5.7亿年前,这里还是汪洋大海,水生生物繁盛,形成了大量生物碳酸盐沉积物。
目前,太子河上游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正在建设中,该工程将使本溪市改变从天然开敞式河道取水的历史,改为由管道从上游水库调水。
(1)从地质作用角度简述本溪水洞地貌的形成过程。
(2)试评价太子河上游修建水库的自然条件。
(3)简述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对本溪市的有利影响。
(4)分析近年来本溪市经济发展方向变化的原因。
【答案】(1)该地原是海洋环境,沉积形成了大量石灰岩;伴随着地壳抬升,石灰岩层上升至地表附近;由于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沛,夏季高温,可溶性岩石受风化、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烈,从而形成了喀斯特地貌。
(2)利: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较大;辽东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太子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弊:喀斯特地貌,易渗漏;纬度较高,冬季有结冰期。
(3)从水库调水,缓解河流枯水期水量不足,保障供水稳定;从上游取水,管道供水,减轻污染,水质较好;减小渗漏、结冰等对输水的影响。
(4)煤、铁为不可再生资源,开采易造成生态破坏,且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原有产业结构单一;钢铁价格降低,利润低;旅游业和高技术产业产值高、污染小;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答出“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也给分)政府政策的支持。
【解析】(1)由材料“在5.7亿年前,这里还是汪洋大海,水生生物繁盛,形成了大量生物碳酸盐沉积物。
”可知该地原是海洋环境,沉积形成了大量石灰岩。
海洋抬升成为陆地主要是由于内力作用,地壳运动造成洋壳抬升,石灰岩层上升至地表附近。
本溪水洞为喀斯特地貌,是因流水的化学溶蚀而成。
(2)评价类题目注意从利与弊两方面考虑。
水库建设的自然条件主要有:①、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②、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③、气候水文条件:降水丰富、保证水量充足;④、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3)读图可知,观音阁水库位于河流上游,从上游取水,管道供水,减轻污染,水质较好;从水库调水,可以缓解河流枯水期水量不足,保障供水稳定;材料“从天然开敞式河道取水的历史,改为由管道从上游水库调水”说明该调水管道为封闭式,因此可以减小渗漏、结冰等对输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