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简介
13
二、院前急救工作情况 • 城区急救反应时间平均12分钟、农村地 区平均15分钟,尚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注:反应时间是指从呼救到救护车到 达现场的时间。) • 平均接派警时间为1分钟40秒,平均出车 时间3分29秒。急救现场指挥平均应急时 间:香洲区30分钟,金湾区80分钟,斗 门区70分钟。
●2008年7月,获珠海市政府批准筹建“珠海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3
1、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情况
120一般情况 ●位置和面积:珠海市香洲区中大五院门诊四楼,面积700平方米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
●人员结构:定编17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
中级2人、初级11人。 ●科室设置:办公室、调度科、急救科、通讯工程科共4个科室。
24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2003年月10月20日香洲区科协批复: 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与香洲区科协 共建科普教育基地, 2003年12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
25
中南地区院前急救 培训中心揭牌仪式
珠海----香港院前急救培训合作
26
培训装备
27
珠海市院前急救队伍培训
28
警察培训
29
社会急救培训
30
10—20公里。
5
2、新旧中心职能对比
• 中心职能(旧)
1、 在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统一指挥、组织、协调
• 中心职能(新)
• 1、负责日常院前急救医疗工作和意外事故的 现场医疗急救保障,承担重大突发事件的紧 急医疗救援,提供伤病员转运服务; 2、在突发灾难事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 粤澳紧急医疗联动时,接受市卫生行政部门 委托,指挥、调度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急救 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 病人途中监护,必要时,与公安(110)、消 防(119)等应急系统联动,实施紧急救援; 3、负责本市院前急救体系管理; 4、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特殊救护任务; 5、负责大型活动、重要会议、国际比赛、外 事活动、重要领导人的现场医疗急救及保健 保障工作; 6、负责急救人员的培训和科研,负责市民及 特殊行业的急救宣传、简易急救技术培训; 7、负责全市院前急救信息管理,包括资料收 集、统计、分析和上报等工作。 6
6.6
平均反应时间
13′29″
14′17″
00′48″
5.9
平均出车公里数
5.67
5.39
-0.28
-4.9
17
表3 2009年院前急救原因前十位统计
排序 呼救原因分类 2009年
1
2 3 4 5 6 7
外伤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中毒 呼吸系统 体征症状 循环系统
10757
4393 1772 1435 2445 1342 1073
基于以上原因,建立固定的救护车库、洗消车库;增加专业转运 组人员;增加调度人员等都成为我中心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4
四、管理措施
由于院前转运需要专用车库和洗消间,工作用房 地点另设,因此,人员定员按照急救分站建设标准,5 台救护车专职转运队配备医护驾各10名,管理人员3名 (转运科长1名,科员1名,车辆通讯管理1名),保安 3名,后勤(保洁)人员2名。 另外,院前急救工作量逐年增加,平均年增长率 为31.2%;虽然工作量逐年增加,然而作为全市院前急 救指挥调度的枢纽——120中心调度科,从设立至今只 有9名调度员,即使中心已招聘6名临时调度员,但他 们中的部分人员还要承担急救病案管理、信息统计、 急救培训等调度岗位以外的任务,每年约280个工作日; 调度人力资源与快速增长的急救量不相适应,特别是 在应付重大突发事件时,调度员不足的问题尤为明显 , 还需增加调度员7人。 综上所述,目前,我中心须增加临聘人员合计45人。
学生急救培训
英国留学生--急救员培训
31社区急救宣传源自32四、管理措施积极探索中心发展 ●成功承办了“珠海市建立新型急救模式论证会” ●如何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已纳入人大和政协的重要议题。 ●《珠海院前急救现状及新型急救模式的研究》获科委 立项。 ●加入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委员会团 体会员。 ●提交了《珠海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的立法建议 ●向珠海市发改局递交了《珠海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工 程项目建议书》
35
四、管理措施
急救模式论证会
专业培训
实地考察熟悉地形
120、110、122急救联动
36
四、管理措施
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开展院前急救检查,确保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急救安全。 ●召开急救工作座谈会,加强院前急救行业管理。 ●与110、122急救联动,制定了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机制。
●深入基层调研,正确分析现状,提出合理模式。
14
二、院前急救工作情况
1、2009年珠海市院前急救工作量指标及与去年比较
2、2009年珠海市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指标及与去年比较 3、2009年院前急救原因前十位统计 4、2009年大型事故原因顺位表
15
表1 2009年珠海市院前急救工作量指标及与去年比较
2008年 2009年 增减数 增减率(%)
• • •
3、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结构
市卫生局
市急救指挥中心
香洲区 9家医院
斗门区 7家医院
金湾区
4家医院
7
4、急救网络情况
(1)急救单位:20家 ●三级医院4家 ●二级医院6家 ●一级医院10家 (2)急救车辆:40台 ●监护型救车14台 ●普通型救护车24台 ●急救指挥车2台
●尚缺通讯指挥车及急救装备车
8
9 10
妇产科
五官科 泌尿系统症状
730
83 233
18
表4 2009年大型事故原因顺位表
人 数 事 由 一般事故 次数 重大事故 次数 特大事故 次数 救治 人数 675 死亡 人数 53
交通事故
173
35
1
外 伤
急性中毒 淹 溺 其他 合 计
62
5 0 3 243
8
2 4 4 53
0
0 0 0 1
297
965 10.9 35.3
32
-44 -0.8 8.7
12.1
-4.3 -6.8 32.7
16
表2 2009年珠海市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指标及与去年比较
2008年
2009年
增减数
增减率(%)
平均接派警时间
01′22″
01′40″
00′18″
22.0
平均出车时间
03′16″
03′29″
00′13″
三、急救培训
21
培训基地建设
科普教育基地成立(2003年12月) 中南院前急救培训中心成立(2003年12月) 香港—珠海院前急救培训合作基地成立(2003年12月)
22
培训工作
一、急救专业培训 1、院前急救专业队伍培训 (急救医生、急救护士、救护车司机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队伍培训、演练 (全市反恐演练、航展医疗保障人员培训、演练等)
3、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乡村医生、各医院医务人员等) 4、重大事故、灾难急救培训 (氯气泄漏现场急救、港口安全事故现场急救等培训)
23
二、特殊行业、岗位培训 1、急救联动培训、演练(120、110、122、119) 2、救生员急救培训 三、社会急救员培训 四、推广普及急救科普常识 社区、中学等宣传普及
8
4、急救网络情况
(3)急救人员 (4)通讯设备
●医务人员:约500名
包括医生、护士、司机
●专线电话:20家
●电脑联网:9家
●兼职院内和院前
●无线对讲机:55套
●车载GPS、车载电话40套 ● 车载视频1套
9
4、急救网络情况
2008年,鉴于全市很多一线急救救护车已超期和超公里数使用,能正常参加 “120”急救任务的急救车辆不足。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新购置 10辆监护型救护车,安排在全市范围内作为一线急救车使用。 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发明 电[2009]69号)要求,急救中心(站)应当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 采取洗消措施,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甲型H1N1流感疑诊 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转运工作。 珠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珠海市现阶段甲型H1N1 流感防控措施分类管理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珠卫[2009]166号)要求,甲 型H1N1流感转运工作由市急救指挥中心负责。 2009年5月甲型H1N1流感初期,转运工作由网络医院执行,但网络医院出车人员 不固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防护培训,车辆陈旧等情况导致初期的转运工作存 在较多不足。 2009年6月,根据政府各级行政部门的要求,同时考虑到涉外工作需要代表珠海 市的形象,市卫生局指示新购置的5辆奔驰救护车集中在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统 一使用。成立临时专职转运工作组。
全市的日常和意外灾害事故的抢救;
2、负责伤病员的运送工作; 3、 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特殊救护任务:大型集
•
会、重要会议、国际比赛、外事活动、重要领
导人的保健等; 4、负责急救人员的培训和科研、负责市民急救宣传 及特殊行业的简易急救技术培训; • 5、负责全市院前急救的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上 报等工作。 •
10
4、急救网络情况
急救指挥车
各类 120 救护车
11
4、急救网络情况
120通讯设备:专线电话、电脑系统、无线对讲机
12
二、院前急救工作情况 急救服务需求增长迅速,调度派车 次数从1997年的1797次,至2009年的 25516次,平均年递增5.8%。2009年院前 急救电话量超过18万次,救治伤病员约 2.3万人,受理大型事故297宗。 最多单日接警数110次,该日电话通 话总数813次,最多单日派车数1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