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

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

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是我国环保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那年制定的。

(B )A、1984年B、1989年C、1990年D、1996年2.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自起施行。

(C )A、2014 年 6 月 1 日B、2014 年 12 月 31 日C、2015 年 1 月 1 日D、2015年12月31日3.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A )A、基本国策B、政策C、方法4. 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B )A、县级B、县级以上C、地市级D、省级5.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监察C、环境监测D、环境监理6.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B )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7.新《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指。

(D )A、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B、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C、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D、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8.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 )A、责令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整改B、公开进行通报批评C、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D、责令停产整顿9.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B )A、重点排污单位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10.新《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法律中规定的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D )A、具结悔过、消除危险、赔偿损失B、返还财物、恢复原状、支付违约金C、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名誉D、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11.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选址、建设和管理应当。

(A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B、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C、符合有关文件的要求D、遵守环境保护的政策12.国务院环境保护C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职能部门B、职能负责部门C、主管部门D、行政主管部门13.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B )A、国家污染减排需要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C、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D、通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1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给予奖励。

(A )A、人民政府B、环保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15. 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D )A、县级;县级以上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C、各级;地市级以上D、地方各级;县级、乡级16.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C 。

()A、环境保护税B、矿产资源税C、排污费D、污染费17.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

禁止将不符合农用标准和的固体废物、废水施入农田。

(D )A、工艺;农用灌溉水质指标B、产品;农用污水水质标准C、材料;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D、材料和产品;环境保护标准18. 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

(C )A、国务院;环境统计公报B、国务院办公厅;环境质量公报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状况公报D、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环境安全公报19.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C )A、刑法B、民事诉讼法C、侵权责任法D、环境保护法20.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C )A、一B、二C、三D、四21.新《环境保护法》提出,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A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高等院校22.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实行严格保护。

( C)A、特定区域B、重要水源涵养区域C、生态保护红线D、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2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

(B )A、鼓励B、支持C、奖励D、表扬24.新《环境保护法》要求,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A )A、城乡B、城市C、城镇D、城区2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 A)A、评估B、统计C、总结D、汇总26.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A )A、处置化学物品B、使用有毒化学物品C、使用有毒化学物品D 、处置有毒化学物品27.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B )A、乡级B、县级C、地市级D、省级28.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D )A、政府部门B、环保部门C、社会公众D、可能受影响的公众29.一个地区若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省级以上环保部门则有权暂停这一地区所有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审批,直到该地区完成整改。

(A )A、总量控制指标B、标准C、行业标准D、质量标准30.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

(A )A、开工建设B、竣工验收C、正式投产运行D、试运行31.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C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B、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提交待批,建设单位可先开工建设D、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32.新《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C )A、可以视情况B、根据工作需要C、应当如实D、应当全面33.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

(B )A、个人隐私B、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C、核心技术D、国家秘密3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

(A )A、次日按日连续处罚B、三日按月连续处罚C、五日按季连续处罚D、七日按年连续处罚35.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B )A、污染物排放B、环境违法C、节能减排D、环保政策贯彻3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 )A、略低于B、不同于C、类似于D、严于37.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受到污染,可能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A )A、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B、生产受严重影响C、自然资源受极大损害D、农作物受极大损害38.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哪一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A、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B、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二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C、依法在本辖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D、依法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39.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哪一行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A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B、建设工程使用国家已经明确淘汰的原材料的C、建设项目违背城市规划蓝图的D、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40.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

(A )A、直接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B、责令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C、向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反应情况D、移交司法机关处理4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哪一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B )A、违反国家政策审批项目的B、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C、依法可以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D、符合行政许可条件不准予行政许可的42.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 )A、举报B、检举C、报告D、揭发43.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