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商现场审核评分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评分表

对文件的制定、审批、发布、分发、使用、更改、作废、回收实施严格的管理控制,职责明确
2.3
现场使用的产品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文件均为有效版本
3
现场管理
3.1
实施5S管理
3.2
适当的作业环境(防尘、防锈、照明、温湿度等)
3.3
零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搬运、保管环境
3.4
零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良品等的区分和定置
5.2
抽样方式正确、样本管理及保存有效
5.3
检查过程识别(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合格、不合格品)
5.4
检查不合格时,防止再发生的确实实施
5.5
对主要外购物资的供应商进行了质量保证能力评价
6
生产过程管理
6.1
重要工序制定作业指导书,工人严格按照工艺文件操作
6.2
关键工序设置了质量控制点,控制文件齐全并已实施
6.3
对特殊工序的控制已规定了质量要求,并能连续监视
6.4
按产品技术条件配置相应的监测装置,并满足精度要求,检验夹具应有使用说明书
6.5
作业物品的识别管理(加工前、加工后、不良品)
6.6
有无通过防错、数量管理、过程检查、出库检查等手段,防止缺件、未加工、误组装等问题的发生?
7
进料质量控制
7.1
合格供方名单
11.6
现场使用的测试设备和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有规定并定期抽检完好状态
11.7
试验及检测设备校验计划及记录,在线量检具是否在有效期内(内校频次/校验员资质)
11.8
检验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内培、外培记录、证书)
12
纠正措施
12.1
制定纠正措施文件并贯彻实施
12.2
能按8D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75%≤总符合率<85%,限期整改,整改后重新审核。
总符合率<75%,现场审核不合格。
打分说明:审核结果全部符合得5分;绝大部分符合得4分;大部分符合得3分;一半符合符合得2分;小部分符合得1分;全部不符合得0分。
关键、重点设备的维护保养实施记录
11
检验
11.1
各种产品的检验依据或技术规范齐全,且按此进行检验
11.2
提供试验及检测设备清单/状态
11.3
从原材料、协配件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检验都按规定进行
11.4
各项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统计台账和报表正确、齐全、及时
11.5
检验印章、标记、标签和合格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9.4
是否制定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返工/返修产品的重检记录
10
生产设备(含工装夹具)
10.1
有无必要的设备、工装操作、保养方面的作业指导书
10.2
生产设备的点检项目、点检频度、判定基准有无明确?日常点检、定期点检有无进行?有无记录?
10.3
专用工艺装备保养是否有记录
10.4
提供关键、重点设备台账
10.5
12.3
防止再发对策有无确实实施
13
人员培训
13.1
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制定有明确的培训计划
13.2
对各岗位均按计划实施培训,并通过考核等方式了解受训人员情况,定岗使用,持证上岗
审核得分合计(实得分/应得分)
审核符合率(实得分/应得分*100%)
总符合率≥85%,且每个审核项目的符合率≥75%,则现场审核通过。
3.5
成品按包装设计和规程,进行包装堆放标识清楚
3.6
库存品有适当的防护措施,能保证质量不至受损
4
批次管理
4.1
制品上有确保批次管理的标识,并易于识别和追溯
4.2
制品的批次,搬动流动有记录,责任者明确
4.3
批次标识和履历确实保管,可实施查询
5
外购及外协处理
5.1
订购外购物资质量要求、技术标准、检验依据齐全
供应商现场考察表
ZS-WI-PE-004
序号
审核内容
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0
1
2
3
4
5
1
质量管理体系
1.1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组织和责任明确并文件化
1.2
本年度质量目标的设定及对策展开
1.3
有过程流程图、FMEA、控制计划
2
文件及信息管理
2.1
有一套文件、资料的管理办法,且能贯彻实施
2.2
7.2
查原材料检测情况(理化报告、供方质保书等)
7.3
进货验收记录是否齐全正确
7.4
若不具备检测能力,是否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8源自成品质量控制8.1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8.2
成品检验记录
9
不合格品的控制
9.1
是否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流程)
9.2
不合格品是否作出标识、记录、隔离
9.3
不合格品是否经过评审、处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