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模板施工作业指导

木(竹)胶合板模板工程
1编制依据
电力部《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
广电一局《工程质量管理办法》(1999-9)
广电一局《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999-9)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木(竹)胶合板:木胶合板(含覆膜板)规格为915×1830×18mm、1220×2440×18 mm,竹胶板规格为1000××12(15)mm、1220×2440×12(15)mm。

2.1.2 钢框木(竹)胶合板块:长度为900、1200、1500、1800和2400mm;宽度为300、450、600和750mm。

2.1.3 定型钢角模:阴角模100×100×900(1200、1500、1800)mm;阳角模100×100×900(1200、1500、1800)mm。

2.1.4 连接附件:U形卡、扣件、紧固螺栓、钩头螺栓、L 型插销、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

2.1.5 加固件:柱梁槽钢、方型空腹钢楞围楞,对拉螺栓,直径¢8\10\12mm圆钢柱梁抱箍。

2.1.6 支承件:、钢管支架、定型门架、剪刀撑、管扣、顶
托、底座、双可调早拆翼托、单可调早拆翼托、枋木、100×100mm空腹方管
2.1.7 脱模剂:水质隔离剂。

2.1.8 机具:活动(套口)扳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滑轮、木工锯、钻床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模板设计:
2.2.1.1 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工程结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2.2.1.2 设计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

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

2.2.1.3 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

根据平面布置图中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模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

预拼装时,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2.2.1.4 绘图与验算: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
置的基础上,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模板、围楞、双头螺栓的刚度、强度根据砼的侧压力进行内力计算;支撑系统的强度、稳定性根据砼的施工荷载进行内力计算。

砼侧压力按如下公式计算:
F= 4 + P=25H 式中 F 、P ——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kN/m 2);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
T ——混凝土的温度(℃);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
K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不掺外加剂时取 1.0,掺具
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K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当坍落度小于3m 时
取0.85;5~9cm 时取1.0;11~15时取1.15。

注:计算模板的强度及刚度时,模板按多跨超静定梁计算内力;计算围楞强度及刚度,当围楞没有中间螺栓时按简支梁计算内力,当围楞穿中间螺栓时按多跨超静定梁计算内力。

支撑系统按砼施工荷载计算强度及稳定性。

2.2.2 轴线、模板边线放线完毕。

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
K 1·K 2·V 1/3
1500 T+30
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

2.2.3 模板承垫底部,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标高线准确找平。

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找平砂浆面平高并垫海绵胶带,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2.2.4 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2.2.5 柱子、墙、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2.6 柱子、墙体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振捣口。

3 施工工艺
3.1柱模板安装工艺:
3.1.1组拼工艺流程:
3.1. 2 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
a、先将柱子第一层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用U形卡反正交替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