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井下作业井控试题库改

最新井下作业井控试题库改

井下作业井控试题库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答案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

1、压力的单位是帕,单位符号是(C)。

A、HPB、 MPC、 PaD、 N/m2、9.8N/m2等于( A )。

A、9.8PaB、98 PaC、9.8×103 PaD、9.8×104 Pa3、帕的单位较小,石油工程中常用单位是千帕或( C )。

A、百帕B、万帕C、兆帕D、亿兆帕4、压力梯度是指单位垂直深度上压力的( B )。

A、递减量B、变化量C、不变量D、增加量5、静液压力就是由静止液体的( D )的压力。

A、重量引起B、井底引力产生C、浮力所产生D、重力所产生6、地层压力是作用在地下( A )的压力。

A、岩石孔隙中流体B、油层孔隙中C、岩石孔隙中气体D、气层孔隙中7、静液柱压力计算公式是( B )。

A、Pm =gρm/HmB、Pm=gρmHmC、Pm=ρmHmD、Pm=ρm/gHm8、地层压力计算公式是( D )。

A、Pp=4ρPgHP B、Pp=3ρPgHPC、Pp =2ρPgHPD、Pp =ρPgHP9、地下岩石平均密度大约为2.16~2.64 g/cm3,平均上覆岩层压力梯度G0大约为( B )。

A、12.66 kPa/mB、22.62 kPa/mC、32.66 kPa/mD、42.62 kPa/m10、地层破裂压力是合理进行井身结构设计、制定作业施工方案和确定( A )的重要依据之一。

A、最大关井套压B、最小关井套压C、最大套管下深D、最小井液密度11、上覆岩层压力是某深度以上的( D )对该深度所形成的压力。

A、岩石和其中地层水B、玄武岩和砂岩C、石灰岩和泥岩D、岩石和其中流体12、一般情况下,地层破裂压力随着井深的增加而( C )。

A、减小B、无变化C、增大D、增加的幅度越来越接近浅井13、影响抽汲压力的因素有起下速度,井液的( B ),井眼和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隙。

A、粘度、杂质含量、密度B、粘度、静切力、密度C、数量、静切力、配方D、杂质含量、配方、密度14、起管柱作业产生的抽汲压力,其结果是( D )。

A、增大井底压力B、降低有效的井口压力C、增大有效的井口压力D、降低有效的井底压力15、下管柱作业产生的激动压力,其结果是( C )。

A、有利于促进油层的改造B、降低有效的井口压力C、增大有效井底压力D、有利于井口装置压力等级的提高[T/]16、泵压是向井内泵入井液时,克服井内循环系统中( A )以及井口回压或地层压力等所需要的压力。

A、摩擦损失和油、套压力不平衡B、摩擦力和油、套压力平衡C、摩擦和油、套压力D、摩阻和油、套压力平衡17、井内液体处于静止或停止循环状态时,井底压力等于( B )。

A、1/2循环时的泵压B、井筒中液柱的静液压力C、1/2~1/3循环立压D、井筒中液柱的流动压力18、下管柱时,井底压力等于( D )。

A、静液压力+激动压力-冲击产生的压力B、管柱下放时产生的激动压力+1/2静液压力C、静液压力+激动压力+冲击产生的压力D、静液压力+管柱下放时产生的激动压力19、正常正循环时,井底压力等于(A)。

A、井液压力+环空流体的摩阻压力B、井液压力+油管内流体的摩阻压力C、环空流体的摩阻压力D、油管内流体的摩阻压力20、在关井状态下,井底压力等于(B)。

A、油管静液压力+油管压力B、油管静液压力+油管压力+套管压力C、油管静液压力+套管压力D、油管静液压力+油管压力-套管压力21、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口返出液量大于泵入液量或(B )的现象称为溢流。

A、循环时修井液不断减少B、停泵后修井液自动外溢C、停泵后修井液涌出井口D、喷出钻台22、应用合理的井液密度平衡地层孔隙压力,没有地层流体侵入井内、无溢流产生的井控技术,称为一级井控,又称( D )。

A、主井控或二次井控B、主井控或三次井控C、初级井控或四次井控D、主井控或初级井控23、二级井控失败发生井喷失控后,利用专门的设备和技术重新恢复对井口的控制,使之达到二级井控,并进一步( A )的井控技术称为三级井控。

A、恢复到一级井控B、采用工程师法压井C、采用司钻法压井D、恢复到能采用工程师法或司钻法压井24、二级井控是指当发生溢流或井涌后,通过( D ),同时通过压井等技术排除气侵修井液,重建井底压力平衡,使之达到一级井控的技术。

A、求取立管或套管压力计算压井液密度B、及时关井求取井口回压和套压一起平衡地层压力C、记录套管压力计算压井液密度D、及时关井使井口回压和井筒液柱共同平衡地层压力25、地层压力掌握不够准确,容易导致选择的修井液( B )不到位,是造成溢流或井涌原因之一。

A、静切力高和油管悬挂器B、密度过低和井控措施C、粘度过高和地层漏失D、切力过低和防喷工具26、井内液柱和静液压力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 A )。

A、溢流和井涌B、伤人事故和硫化氢中毒C、井喷和硫化氢中毒D、爆炸和硫化氢中毒27、起管柱过大的(C)能造成溢流、井涌。

A、激动压力B、井口回压C、抽汲压力D、井底压力28、起管柱时未( B ),静液压力降低能造成溢流、井涌。

A、循环洗井B、灌满井液C、观察井口D、及时检测29、所谓硬关井就是指发生溢流后不打开( C ),直接关闭防喷器的操作方法。

A、上旋塞阀B、下旋塞阀C、任何液流通道D、清蜡闸板30、发生溢流后有两种关井方法,一是硬关井,二是( D )。

A、强关井B、上提下放关井C、井口关井D、软关井31、求取关井压力,一般要在关井后( B )进行。

A、1~5minB、10~15 minC、15~25 minD、25~30 min32、软关井是指发生溢流后,先打节流阀,后关防喷器缓慢截流,最后( A )的操作方法。

A、关闭节流阀B、关闭旋塞C、关闭井口D、打开防喷器33、井控装置包括控制装置、( C )和监测装置。

A、内防喷工具B、防护用具C、处理装置D、HK-334、井控装置设置的目的是( D )。

A、确保正常旋转作业B、保证起下管柱C、满足上级部门要求D、保护油气层和安全生产35、内防喷工具主要有回压阀、井口旋塞、方钻杆上旋塞、( A )、油管堵塞器等。

A、方钻杆下旋塞和旁通阀B、投入式回压阀和旁通阀C、方钻杆下旋塞和箭形回压阀D、方钻杆下旋塞和浮式回压阀36、井控管汇包括防喷管汇、节流管汇、( D )等。

A、压井管汇和平板阀B、放喷管线和节流阀C、压井管汇D、压井管汇和放喷管线37、手动防喷器具有结构简单、( B )、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

A、体积大B、体积小C、大而灵活D、小而笨重[T/]38、闸板防喷器利用液压能在( D )内实现关井。

A、1~30sB、1~25sC、1~2sD、3~8 s39、手动防喷器的缺点是开关手动操作,速度慢,( A )。

A、可靠性差,不适用于高压油气井B、适用于低压井和低位置井口C、密封性能好,但居中性差D、质量有保证,不适用于高压油气井40、液压防喷器的操作省时、( C )。

A、简便、费力B、费力、烦琐C、省力、简便D、既不省力又不简便[T/]41、型号为FZ18-35的防喷器,其中FZ表示( C )。

A、全封防喷器B、闸板防喷器C、单闸板防喷器D、自封封井器[T/]42、型号为SFZ18-35防喷器,最大工作压力为( D )。

A、35psiB、35PaC、35kPaD、35MPa[T/]43、型号为FH28-35的防喷器,其中FH表示( A )防喷器。

A、环形B、梨形C、锥形D、球形[T/]44、型号为SFZ18-21防喷器,其中SFZ表示( D )防喷器。

A、首次产的B、试油C、试气D、手动[T/]45、修井液中混油过量或混油不均匀,容易造成井内液柱压力( B )地层孔隙压力。

A、高于B、低于C、减小D、增大46、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为( D )。

A、井侵B、溢流C、井涌D、井喷失控47、通常情况下,力求一口井保持( A )井控状态,同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一旦发生井涌和井喷能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加以处理。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48、压力梯度是指( D )压力的增加值。

A、某一深度B、套管鞋深度C、单位井深D、单位垂直深度49、计算修井液的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必须依据( C )。

A、钻柱长度B、测量井深C、垂直井深D、设计井深50、地层压力当量修井液密度是指把( C )折算成修井液密度。

A、地层破裂压力B、循环压力C、地层压力D、回压51、井深2800m,修井液密度1.24g/cm3,下钻时存在一个1.76MPa的激动压力作用于井底,计算井底压力当量修井液密度( A )g/cm3。

A、1.30B、1.24C、1.18D、0.06452、地层压力是确定修井液( A )的依据。

A、密度B、粘度C、失水D、切力53、正常压力地层中随着井深的增加,地层压力梯度( B )。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54、上覆岩层压力是指某深度以上的( D )所形成的压力。

A、岩石的重力B、孔隙流体C、岩石骨架应力D、岩石基质和孔隙内流体的总重量55、当孔隙压力等于上覆岩层压力时,骨架应力( B )。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不确定56、地层破裂压力一般随着井深的增加而( C )。

A、不变B、减小C、增大D、不确定57、地层破裂压力是确定( D )的重要依据之一。

A、地层压力B、抽吸压力C、坍塌压力D、最大允许关井套管压力58、天然气柱侵,关井后,井内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BCD)。

A、井口压力升高B、井底压力升高C、气体压力升高D、气体体积变大59、反循环压井相对于正循环压井叙述正确的(ABC)。

A、需要泵压高B、井底压力高C、适用高压层D、适用低压层60、地层漏失压力是指某一深度的地层产生( B )时的压力。

A、地层破裂B、修井液漏失C、岩石变形D、地层坍塌61、对于正常压力的高渗透性砂岩,往往地层漏失压力比( C )小得多。

A、地层坍塌压力B、地层压力C、地层破裂压力D、实际允许最大关井套压62、大部分的压力损失发生在 ( A )。

A、管柱内B、地面管汇C、环空内D、出口处63、压力损失的大小取决于钻柱长度、修井液密度和( A )、切力、排量及流通面积。

A、修井液粘度B、修井液含砂量C、泵的功率D、修井液失水64、产生抽汲压力的工况是( A )。

A、起钻B、下钻C、钻进D、空井65、下钻产生的激动压力能导致井底压力( 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为零66、在钻井作业中,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 B )。

A、钻进B、起钻C、下钻D、空井67、空井时井底压力等于( D )。

A、静液压力+激动压力B、静液压力+环空流动力阻力C、静液压力-抽吸压力D、静液压力68、油水井的修井液密度安全附加值为( B )g/c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