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剖技术与堵水技术

调剖技术与堵水技术


一种边沿技术即调驱技术。
二、调剖技术
1.注水井调剖的重要性
1)注水井调剖是从水的源头上控制水
从地层产出。
2)注水井调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 水的波及系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2. 区块整体调剖技术中的组成技术
调剖工作应在区块整体上进行,区块
整体调剖技术有5种组成技术:
1) 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2) 剩余油研究技术; 3) 区块整体调剖的决策技术; 4) 区块整体调剖的单井技术;
渗透层突入油井,就起不到驱油作用。 由于三次采油所使用的驱油剂相当昂贵,所以三 次采油比二次采油(水驱)更需要调剖堵水。
4. 调剖堵水的发展趋势
1)与堵水技术相比,调剖技术仍是主导技术; 2)堵水技术将有重大进展; 3)调剖技术+堵水技术成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 4)调剖技术、堵水技术与驱油技术结合起来,形成
调剖技术与堵水技术
(石油大学,华东)
二〇〇三年三月
提纲
一、前言
1.调剖堵水的概念
2.调剖堵水的意义
3.调剖堵水的过去和现在 4.调剖堵水的发展趋势
二、调剖技术
1.注水井调剖的重要性
2.区块整体调剖技术中的组成技术
3.区块整体调剖技术中的决策技术
4.区块整体调剖技术中的调剖剂技术
5.区块整体调剖技术的应用潜力
2. 调剖堵水的意义
调剖堵水的目的是提高原油采收率。
水驱采收率 = 波及系数×洗油效率
波及系数—驱油剂波及到的油层容积与整个
含油容积的比值;
洗油效率—驱油剂波及到的地层所采出的油
量与这个地层储量的比值。
调剖堵水是通过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注入水
的波及系数,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k2>k1,k2>k3 k1 k2 k3
一个区块注水井的井口压降曲线
1—798井;2—2605井;3—606井;4—6320井;5—7-7井; 6—703井;7—607井;8—6010井;9—707井;10—504井
区块注水井按PI改正值的排列
PI 值 PI 改正值 q / h平均值的归整值 (q / h)
一个区块的注水井按 PI 改正值大小的排列 序号 井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798 2605 606 6320 7-7 607 703 707 504 6010 平均 q 3 -1 (m · d ) 25.0 46.0 92.0 55.0 276.0 45.0 83.0 52.0 68.0 30.0 77.2 h (m) 70.6 99.0 99.6 121.8 90.0 61.0 76.0 75.0 79.8 116.4 88.9
2) 国外
在80年代前期,将调剖堵水技术作为三次采油前
地层的预处理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80年代后期至今,将调剖堵水技术作为一种重
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除调剖堵水外,也可通过三次采油提高原油的采
收率。三次采油不仅通过提高波及系数,而且还可通 过提高洗油效率提高原油采收率。
三次采油需用到各种驱油剂。若这些驱油剂沿高
这种决策技术称为PI决策技术。
PI决策技术可解决区块整体调剖的6个问题: 1)判别区块调剖的必要性; 2)决定区块上需调剖的井; 3)选择适当的调剖剂用于调剖; 4)计算调剖剂用量; 5)决定重复施工时间。 6)预测区块调剖的效果。
PI决策技术
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与PI值
PI 值按下式定义:
PI =
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入油井
k2>k1,k2>k3 k1 k2 k3
堵剂
注水井调剖
k2>k1,k2>k3 k1 k2 k3
堵剂
油井堵水
k2>k1,k2>k3 k1 k2 k3
堵剂
堵剂
油水井对应调剖堵水
3. 调剖堵水的过去和现在
1) 国内 我国十分重视调剖堵水工作。至今,这项工作的发展已经 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60年代,为油井单井堵水阶段。 第二阶段是70年代,为水井单井调剖阶段。
注水井注水地层的吸水剖面是不均匀的。
一口注水井的吸水剖面
注水地层的吸水剖面说明,地层存在高渗透
层。注入的水必然首先沿高渗透层突入油井,引
起油井产水率的提高和油井产量的降低。
2) 油井堵水
油井堵水是指从油井减少水的产出。
油井产出的水有不同的来源:
(1)来源于注入水;
(2)来源于边水;
(3)来源于底水。
6.调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堵水技术 1.油井堵水的重要性 2.区块整体堵水技术的组成技术
3.区块整体堵水的决策技术
4.区块整体堵水的单井技术
5.油井堵水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一、 前言
1. 调剖堵水的概念
这里的调剖是指注水井调剖;
这里的堵水是指油井堵水。
1) 注水井调剖
注水井调剖是指从注水井调整注水地层的吸 水剖面。

t
0
p (t )dt t
式中, PI ——注水井的压力指数(MPa); p(t) ——注水井关井时间t后井口的油管压 力(MPa); t ——关井时间(min)。
PI值的理论基础
12.5 re2 c q PI ln 15kh kt
式中,q——注水井日注量(m3· d-1); ——流体动力粘度(mPa· s); k——地层渗透率(m2); h——地层厚度(m); ——孔隙度(%); c——综合压缩系数(Pa-1); re ——注水井控制半径(m); t——关井测试时间(s)。
第三阶段是80年代前期,为井组的油水井对应调剖堵水阶段。
第四阶段是80年代后期,为区块整体调剖堵水阶段。 第五阶段是90年代前期,为区块整体以调剖堵水为中心的综 合治理阶段。其中的综合治理包括注水井增注、油井提液、改 变注采井别、调整生产层系和打调整井等。 第六阶段是90年代后期,为区块整体调剖堵水与驱油的结合 阶段,即调驱阶段。发展了单液法调驱技术和双液法调驱技术。
5) 区块整体调剖效果的评价技术。
3. 区块整体调剖技术中的决策技术
为使调剖能体现出整体观念,从而成为其他 综合治理的中心,必须有决定调剖重大问题的一 套办法。这套办法通常叫调剖的决策技术。
这里提供一种决策技术,主要使用由注水 井井口压降曲线计算所得的压力指数(Pressure Index,PI)并结合其他测试数据进行决策,因此
区块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的测试
1.将注水井的日注量调至指定的数值,稳定 注水一天。 2.测定前.井口压力表要经过校正。 3.测定时,记下注水压力(油压、套压、泵 压)和实注量,迅速关井,记下关井开始的时间, 从这一时间起读井口压力,一直至压力变化很小 为止。在读数期间,若压力下降快则加密读数 (例如 0.5 min 或 l min);若压力下降慢,则延 长时间读数(例如 5 min 或 10 min)。 4 .以时间( min )为横坐标,以压力( MPa ) 为纵坐标,画出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