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材料与适性1

印刷材料与适性1

纸张是纤维间通过氢键相互粘结起来的随机取向网络层次结构。

包括两层含意:a纤维间自身相互粘结b 随机取向(定向排列)。

定量在200g/m2以上,而又以印刷或装璜为主要目的的纸,称为卡纸。

如250g/m2铜板卡(纸),280g/m2玻璃卡(纸)等。

造纸纤维原料的分类:①木材类纤维原料:针叶木(木质由95%的管细胞构成,其杂细胞不多,木浆较纯,纤维长,造高强度的高级纸张)阔叶木(木质部由20%~40%是导管,纤维较短,含很多杂细胞,造出的纸疏松,不透明,制造印刷类纸)②非木材类纤维原料麦草(纤维一般长度在1.30~1.71mm之间,制造的纸强度较低,用来制造书写和印刷用纸)芦苇(纤维长度一般在0.95~1.52mm之间,杂细胞含量约占35%,芦苇制造的纸强度低,一般用来制造印刷用纸。

)蔗渣(纤维长度大部分为1.47~3.04mm,用来制造半透明纸,书写纸、印刷用纸。

)棉纤维(棉纤维长度20~56mm。

杂细胞含量很少,用于制造钞票纸、证券纸、晒图纸等高档纸)造纸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纤维素:性质: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特点:①分子量高,分子大小不均一,分子呈直线状。

②分子间形成氢键,吸水,润胀等都与含有“-OH”有关。

③整个分子具有极性和方向性,在酸性或高温条件下可降解。

半纤维素:性质:在水中润胀度大,易溶于稀碱液。

特点: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多糖,占植物纤维原料的20~30%,②有好几种单糖构成,分子结构中有支链,平均聚合度在150±30木素:特点:组成复杂,分子呈立体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木素呈黄褐色,一般情况,木素与纤维和半纤维之间有化学键联接,而纤维素与半纤维素之间不存化学联接。

性质:木素是疏水性物质,不易吸水润胀。

其他成分:主要有果胶质、矿物质和各种提物。

纤维长度及长宽比对纸张的影响:①长度较长,长宽比较大的纤维抄的纸强度较大。

②纤维长度大于0.3mm 时,就不影响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纤维长度小于0.3mm时,抗张强度和耐折度明显变差。

三、成纸的撕裂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四、壁腔比小,成纸强度大,即壁薄的,强度大。

纤维细胞的细微结构:次生璧内层次生璧中层次生璧外层初生壁果胶层辅料为满足纸张的不同使用性能而添加纸张中的各种助剂,可分为填料,胶料与色料。

二、胶料:定义:为了使纸张在一定程度上不被水或其它液体浸润,在纸张中加入某些具有抗液性的胶体物质或成膜物质,称为~。

胶料加入的方式称为施胶。

施胶方式:1内施胶(将胶料加入纸浆中,再抄造成具有憎液性的纸)2外施胶(将纸或纸板浸入胶料中,在纸的表面形成连续的憎液膜)施胶的原因:1纤维本身和纤维间存在大量毛细孔,纤维与半纤维分子中含有亲水的羟基(—OH),因此亲水。

2纤维与纤维,纤维与填料,填料与填料之间的结合强度,不能满足印刷(特别是胶印)的需要。

纸张获得抗水性的原因:施胶前,纤维素亲水,且纤维与纤维间存在毛细孔,因此水能在其表面渗入纸张。

施胶后,改变了固液界面的接触角,胶料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则外露的纤维减少,从而使纸表面能降低,同时堵塞了毛细孔,因此施胶后纸张获得了抗水性。

表面施胶对纸张性的影响:提高了纸张的抗水能力,表面强度,耐破度,抗张强度,耐油渗性等。

常用胶料:动物胶、变性淀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石蜡胶和其他施胶剂。

加填的目的:1提高(或改善)了纸张的不透明度、白度、平滑度与均匀性。

2降低了纸张的吸湿性与变形程度。

常用的填料:①高岭土②滑石粉,石膏粉,碳酸钙,硫酸钡,钛白粉等。

加填对纸张性质的影响:①提高了纸张的不透明度,白度,平滑度和印刷适性。

②降低了纸张的强度,其中抗张强度,耐破度,耐折度表面明显,撕裂度降低较少。

③对挺度有一定影响。

生产有色纸而加入染料。

提高白度而加入蓝紫或红蓝色染料。

纸张抄造的基本过程:制浆→纸料的制备→纸页抄造→整饰加工。

制浆:用化学或机械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离解成本色浆或漂白浆的过程。

制浆方法:1化学法制浆(利用化学药品的水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处理植物纤维原料,将木素溶出,尽可地保留纤维素和不同程度地保留半纤维素,使原料彼此分离)2硫酸盐法特点:纸浆颜色较深,成纸强度大,得浆率低,可用于抄牛皮纸和纸袋纸。

缺点:得浆率低,颜色深,如果用抄造高档打字纸,漂白工艺复杂,环境污染严重。

3碱法制浆:①石灰法的特点:脱脂脱色能力强,脱木素能弱,得浆相对较高,成纸强度低。

②强碱法的特点:脱木素能力强,水解能力强,成纸强度低,但洁白柔软。

4机械法制浆:利用机械方法对纤维原料进行处理,使纤维离解5化学机械法特点:成纸强度高,得浆率高,能耗低,污染少。

种类:机械草浆机械木浆褐色磨木浆白色磨木浆漂白的目的使纸张中残留的木素和树脂等进一步溶出,或在保留木素的情况正点,使有色物质退色,以获得适当的白度的具有一定物化性能的纸浆。

漂白的方法:按原理分:①氧化法②还原法按工艺分:①单段漂白②两段漂白:分两次进行漂白,首先用1/2~3/4水洗再漂白,可节约25%的漂白剂。

③多段漂白:分多次进行漂白。

打浆:利用机械方法处理水中的纤维,使其具有满足造纸机生产要求的特性,同时使生产的纸张达到预期的质量指标为什么要打浆:未经打浆的纸浆抄造的纸张缺乏足够的柔曲性,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强度低,不能满足印刷对纸张的质量要求。

打浆的作用:①使细胞发生位移与形变;②破除初生壁和次生壁的外层;③使纤维润胀和帚化,并部分切断。

4利于形成更多的氢键,提高了成纸的强度,降低了纸的不透明度、撕裂度和吸收性。

调料在打浆完成的浆料中加入各种辅料,如填料,胶料,色料等。

抄造方法:介质分①干法(空气)②湿法(水)设备分:①长网机②园网机③夹网机双面脱水。

长网机抄造原理与过程:主要适应于纸张的抄造。

①网部向前移动,保证纤维定向排列,靠贮料箱一端的网部横向振动,保证纤维在纸的横向均匀分布。

②压榨部:挤出部分水分,减少两面差异,4对榨辊。

③纸页正反面交替在热辊上干燥。

园网机抄造原理与过程:主要适应于纸板的抄造,园网机上的丝网粗筛辊,在装有稀纸浆的缸中转动时,网上就粘有湿纤维,纸浆中的水分从网孔排掉,纤维转到一条连续的毛布下面,可串多组这样的单机,每组传递一层纸浆到同一毛布下,这样就得到纸板。

多缸复合的优点:①通过增加缸数增加纸板的厚度,因此有很大的灵活性。

②可在各缸中加入不同的的纸浆,可生产出不同成分重叠而成的纸板。

涂布的原因:①纸张表面较大的凹凸不平,会使细小的网点丢失。

②纸张表面的吸墨性和均匀性较差。

③不透明度较差。

涂布对纸张质量的影响:①提高了纸张的平滑度和光泽度;②改善了纸张的形变稳定性、不透明度、吸墨性与均匀性。

涂料纸的种类:①铜版纸②玻璃卡纸③粉卡纸涂布的方式:辊涂/喷涂/漏涂/刮涂/铸涂压光与超级压光的区别:①压光是简单或中等程度的压光,可在造纸机上完成,主要依靠压力来实现,未完全干燥时压光。

②超级压光是较高程度的压光,单独进行压光程序,不仅依靠压力,还有摩擦力和加热来完成,它是干燥后进行压光。

超级压光对纸张性质的影响:①正面:提高了光泽度,平滑度,厚度均匀性抗张强度。

②反面:降低了撕裂度,折光度和不透明性。

纸张的两面性:纸张正面为毛布面,较平滑,紧密;反面为网面,与网接触而较粗糙,疏松这种正反两面不均的现象纵向纸:纸张的纤维(丝缕)排列方向同纸张的长边方向平行时为纵向纸。

纵向与横向的差异:1纤维在吸水膨胀时直径方向的幅度比长度方向的幅度要大好几倍,胶印最好是使用纵向纸,原因是宽度方向尺寸变化可通过改变包衬来弥补,如纸张尺寸变大时,可通过增加橡皮辊包衬来弥补。

横向纸与纵向纸的确定○150x50②抗张强度③重叠法形成孔隙的原因:①纤维与纤维交织造成的空隙;②填料与纤维间的空隙;③填料与填料之间的空隙。

孔隙率:纸张空隙体积与纸张总体积之比平均孔半径:流体通过单位面积上所有孔隙的流体流量与流体流过一定孔半径的流体总量是相等的,这个孔径就为平均孔半径。

纸张纤维(丝缕)方向对印刷或产品的影响:1对印刷的影响(与滚筒轴平行)2印后加工(最后一折的折线应该与纸张丝缕方向平行为好。

)3对阅读的影响(纸张的丝缕方向和书脊的方向平行)4标贴5包装盒定量:单位面积的重量g/m2。

有关的因素:①与厚度成正比,定量越高,纸越厚;②耐破度,撕裂度抗张强度和挺度有关。

纸张与纸板的区分200 g/m2或250 g/m2 为标准, 大于为纸板;小于为纸张。

令重一令纸的重量 印刷对纸张厚度的要求:每批纸的厚度要求均匀一致,每张纸的不同位置的厚度也应一致,否则:①会造成图文深浅不一,影响印品质量。

②对书刊印刷,会造成装订,书脊图案和字号设计困难。

紧度(表观密度)每立方厘米纸张的质量,g/cm3紧度对印刷的影响:①紧度↑,吸墨性↓;②对光泽度、不透明度、平滑度有影响,一般情况,紧度↑,不透明度↓,平滑度和光泽度有所↑。

纸张的规格:卷筒纸 平板纸平滑度:纸张表面的平整程度,表观平滑度:自由状态下的纸张表面平滑度。

印刷平滑度:在印刷压力作用下的纸张表面平滑度。

平滑度对印品质量的影响:①印刷平滑度决定着纸与印版或橡皮布的接触程度,影响油墨的转移是否全面,字迹是否清晰的重要因素;②表观平滑度对印品光泽度有很大影响;③平滑度对细网线版印刷极为重要。

特别是凹版印刷纸尤其如此。

纸张具有吸收性的原因:网状纤维与填料之间形成无数的小缝隙或毛细孔,形成一个由无数窄小通道组成的结构,由于液体的毛细管作用,可将液体吸附上来,它包括纸张的油墨吸收性和吸水性。

纸张的油墨接受性与吸墨性的区别:①影响因素不同;②发生作用的时间不同;③对印品的质量造成的影响不同吸墨性对印刷的影响:①吸墨太大,则会造成小颗粒颜料的渗入和连接料的过分渗入,从而导致粉化与透印。

②吸墨性太小,则油墨干燥速度过慢,造成背面蹭脏。

吸水因①纤维与半纤维素都是亲水性物质②多孔性。

水份对纸张性质的影响:①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造成套印不准;②对印刷与后工序的影响:a.含水量大时,令)(定量面积kg/1000500⨯⨯=w降低干燥速度,造成粘脏,降低纸张的抗张、表面强度和耐折度b.含水量小时,纸张硬脆,易带静电,使印刷时出现空张与双张。

调湿的原因:使印刷纸与印刷车间的温湿条件相适应,减少在印刷过程中的吸水,从而提高尺寸稳定性,以适应印刷,卷曲性:纸张受到温湿度的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卷曲的现象,是由纸张不均匀的伸缩造成的。

影响纸张卷曲的因素:①与厚薄有关,薄的纸易卷曲;②与抄造工艺有关,如打浆度,易卷曲;③施胶度高易卷曲;④填料含量高,不易卷曲;⑤紧度高,纸张易卷曲。

纸张的Z向压缩形变:d为纸张的原始厚度;K为纸张的最大压缩量;R为纸张在压力消失后的弹性恢复量。

影响纸张压缩率、恢复率的因素:①纸浆(漂白浆较未漂白的压缩率大)②涂布量(涂层愈厚,压缩率愈小,而弹性率几乎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