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电力服务有限公司物资管理办法2014年7月工程物资管理制度目录1. 物资管理目标 (4)2. 物资仓库的设置及管理 (4)3.设备管理 (6)4. 材料管理制度 (8)5.物资部内部管理办法 (14)6.物资部职责 (15)7. 物资部主任岗位职责 (16)8.仓库保管员岗位职责 (17)9.物资计划统计员岗位职责 (18)10.仓库安全管理规定 (19)物资管理制度汇编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制:年月日工程物资管理制度一、物资管理目标严格按物资需求计划、采购计划进行物资采购,确保物资采购的正确率为100%。
按规定对采购物资进货检验或配合试验,保证所使用的产品合格率为100%。
切实做好设备、材料的保管、维护和保养,严格执行《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确保设备、材料完好率100%。
确保业主投诉率为零。
二、物资仓库的设置及管理1、按贮存物资的要求和种类可将物资仓库分为:一般设备仓库、标准材料仓库、简易仓库(棚仓)、露天仓库等。
2、物资仓库的一般要求:2.1 地基夯实,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通道畅通,照明充足。
2.2 各类仓库均需按一定的规定进行编号,划分区域用于存放物资。
2.3 露天堆放场地必须平整、不积水、无杂草,设置围护栏,有吨位足够的起重机械自由进出的道路,以满足设备材料装卸的要求。
2.4 各类仓库均需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供水系统及其他消防设施。
2.5 仓库内配置的消防器具应放在醒目和取用方便的位置,做到经常检查,保证其完好。
2.6 保管员应妥善保管各类消防器材,懂得其使用方法和必要的消防知识,一旦出事能正确处理。
3、进出物资仓库的管理规定:3.1 仓库区域24h设专职保卫值班人员,严禁闲杂人员随意进出。
3.2在任何情况下,进入物资仓库的外来人员必须由本公司物资管理人员陪同。
3.3 进入物资仓库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仓库的各种管理规定,严禁携带火种。
仓库内严禁吸烟、烧电炉,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3.4 严禁与物资仓储无关的机动车辆进入仓库区域。
3.5 领用的物资必须凭手续齐全的领料单或出门证出门。
4、物资仓库的安全、防火管理4.1 保管员应严格严格安全工作规定,切实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定期检查避雷、消防等器材和设备,检查火灾危险隐患,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以保障仓储物资的安全。
4.2 仓库划分防火责任区,指定防火负责人。
4.3 仓库区域内不动用明火,如确需动用时要经安全保卫部门批准,动火现场配置消防器具并派专人监护,作业结束后,切实查明未留火种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4.4 易燃易爆物品分类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留有安全距离,不超量储存。
化学性质或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4.5 化学易燃物品的包装容器如发现破损、残缺或变形时,立即进行安全处理。
4.6 易燃易爆品仓库附近不进行焊接、切割等可能引发火灾的作业。
4.7 库区和库房内保持整洁。
库区的杂草、废弃包装物及填充物要及时清除。
4.8 夏季对库房防水措施、电路安全等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设备管理1、设备计划管理1.1按照工程计划,编制设备需求计划。
1.2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编制已到货设备开箱验收计划。
1.3 掌握工程进度信息,并了解设备到货情况。
2、设备到货管理2.1 接到到货通知后,根据到货设备的状况,进行卸货保管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接货人、卸货机械、劳动力、盖垫器材以及卸货地点等。
2.2 货物运到贮存场地后,物资管理人员必须核对货物是否与装箱单和发运单内容相符以及货物包装状况是否完好。
如果发现包装箱或设备在卸货之前已经有实体损坏或有损坏迹象,必要时应对损坏部位拍照记录,以备核查。
2.3 对于大型设备的到货,确定卸货地点,充分做好卸车的准备工作,如:起重机械的准备、道路的平整等。
2.4 接货过程的实际情况必须做好记录,由供货商代表、运输代表、我方代表共同签字认证。
2.5 货物卸完后,运输人员、接货人员与仓库保管人员之间的交接手续需及时办理,包括货物的数量、质量及相关的技术文件的交接,交接时应由经办人签认。
3、设备开箱检验3.1 开箱检验以供货商提供的装箱单为依据,清点到货数量,核对到货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等,鉴别货物的残损情况;核对其数量、技术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等,验证所开箱的设备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2 开箱后,对所附的装箱单、图纸、说明书、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文件按规定处置。
3.3 对于设备安装用的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须经供货商、施工单位清点验收合格,并列出详细清单,签字方可。
3.4 开箱后暂时不安装的设备要恢复原包装,任何人不得拿走包装物和衬垫物。
3.5 对已开箱和未开箱的设备要加以明确的标识,并经常检查。
3.6 设备开箱后,凡需返还设备供应商的专用包装物,由我方负责收集、清点、保管,与供应商联系回收。
3.7 开箱检验后产生的废弃包装物必须严格及时处理,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8易损件和易丢失的小型设备必须搬运至室内仓库妥善保管。
4、不合格处理4.1 开箱验收中如发现不符合项,必须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及时填写不符合项报告,由参加人员会签,并做好不符合项报告的封闭工作。
4.2 对于轻微损坏的设备或部件(不影响设备或部件的性能),在开箱检验记录中作详细说明,由业主联系供应商处理。
4.3 开箱缺件,与供货商联系补齐;凡需要索赔的设备必须保持原样和原包装,并单独妥善保管。
4.4 对设备因运输、贮存、保管等造成的损坏、丢失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提出书面报告。
四、材料管理1、甲供材料的管理1.1 工程开工后,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进度编制材料计划和交货时间,上报以便及时提供施工所需的材料。
1.2 材料到达现场后、卸车、转运、复检、验收、贮存、出库等。
1.3 材料到达仓库后,保管员对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外观质量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到货登记。
1.4 按合同的规定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对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
1.5 材料和设备的检验和试验时,按合同规定提供劳力、电力、燃料、储藏室、仪器、仪表等各种资源。
1.6 材料抽样检验的结果如果有问题或不符合合同要求时,立即联系供方进行处理。
处理后经复检后仍然达不到合同要求时,做好记录和标识,并采取隔离措施,不得用于工程。
1.7 各类材料的检验报告、资料要建档,并由专人保管,所有检验结果须备案。
1.8 对经验收合格后入库的材料,保管员应标识挂牌,标识的内容为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材质等。
1.9 各种材料按不同材料的属性进行分类入库,并按不同的规格型号进行定置存放和保管;对要求防水、防潮的材料全部进入室内仓库保管。
1.10 材料的入库、发放情况及时输入计算机保存;每月进行一次库存材料盘点,做到帐、卡、物相符。
1.11 使用单位领用材料时凭批准的材料计划领料,并填写领用单,领用单上明确填写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数量、工程项目、图册号等内容。
1.12 材料领用后,应及反馈材料领用情况;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发放。
2、自行采购材料的管理2.1 管理流程物资管理流程图2.2 对材料供应商的管理2.2.1 为本工程提供主要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的供方均应经过评审,评审过程按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物资采购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2.2.2 评审的内容包括供方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资格证书、技术鉴定书、技术能力说明、资质证明、业绩证明、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样本。
2.2.3 对经评审合格的供方应报备查,如提出否定意见的供方,无条件取消其供方资格。
2.2.4 对合格供方要实施跟踪管理,每年进行一次由物资部门、工程部门等参加的业绩评定,不合格者取消供方资格。
2.2.5 所有供方的业绩评定结果均有参加各方签证记录,评定记录由物资部门归档管理。
2.2.6 《合格供方名单》每年由公司分管物资领导审批一次。
2.3 材料采购管理2.3.1物资计划人员根据各专业工程处提供的材料需求计划,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报物资公司领导批准。
2.3.2 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的材料需求计划,应明确填写工程项目、图册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数量及到货日期。
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还应注明技术参数和要求。
2.3.3 属自行采购的主要装置性材料的订购,应组织招标,并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参加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选择供方,并在采购前向建设单位(监理)提供物资证明,经审核认可后方可采购,以保证其进场材料的质量。
2.3.4 采购人员必须严格按《材料采购计划》实施采购,当采购计划无法执行确需变更时,只有征得材料计划人员确认,并经材料计划人员修改《材料采购计划》后,才能进行变更后的采购活动。
2.3.5 采购的材料均附有该材料(产品)的有效质量证明文件和有关技术文件。
2.3.6 材料的需求计划、采购计划均要输入计算机以便查询、跟踪管理。
3. 材料的验收入库及保管3.1 材料的入库验收依据是相关《标准》、材料采购计划及供应商的送货单。
3.2 材料到达仓库后,保管员对照采购计划和送货单对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外观质量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到货登记。
对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要进行认真审核,妥善保管,材料验收合格后将原件交归档,留复印件备查。
3.3 当发现到货的材料与《材料采购计划》或送货单有误时,保管员有权拒收。
3.4 对经验收合格后入库的材料,保管员应作出明显标识挂牌,标识的内容为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材质等。
3.5 各种材料按不同材料的属性进行分类入库,并按不同的规格型号进行定置存放和保管;对要求防水、防潮的材料全部进入室内仓库保管。
3.6 物资仓库保管员每月进行一次库存物资盘点,做到帐、卡、物相符。
3.7 材料的入库、发放情况及时输入计算机保存,以便核查。
4. 材料的抽样检验和试验4.1 按有关规定对所进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4.2 当抽样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应扩大抽样比例作进一步检验或按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3 材料的检验结果不符和有关规定或不符合合同要求时,必须尽快联系供方进行处理,如处理后经复检仍然达不到合同要求时,做好记录和标识,并采取隔离措施,不得用于工程。
4.4 各类材料复检报告、资料要建档。
5. 材料的领用和发放5.1 施工领用材料填写材料领用单,领用单上明确填写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数量、工程项目、图册号等内容。
5.2 材料领用后,保管员应及时在《领料台帐》上进行核减,并在库存物资的货卡上进行核减,更换货卡。
5.3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产品)严禁发放。
5.4 严格控制无质量证明书材料的发放;当工程急需时,办理紧急放行手续后方可放行,紧急放行单由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有效,紧急放行的材料要有明显标识,要及时跟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