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村项目策划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阳江乐逍遥度假村开发建设项目管科2班第二小组组长:林宇阔联系方式:/69756组员:梁宏发梁旭健梁宇宏胡欣刘泽森江锦锐何燕春连敏洲指导老师:廖诺第一章总论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阳江乐逍遥度假村开发建设项目项建设开发公司:八一旅游文化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规模:项目拟建地址:广东省阳江市项目建设期限:5年1.1.6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背景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海产资源。
交通便利,陆路距广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水路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通过公路、铁路、水路、航空都可以到达阳江。
阳江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和多资多彩的地方风情。
其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为主,以规模大、数量多、质量好、景观美的优质滨海沙滩为代表,加上阳春旖旎的喀斯特峰林、溶洞风光,以及丰富而优质的温泉群、高山瀑布和森林湖泊,构成了品种齐全、品位很高、空间组合良好的山海风光旅游资源。
依山傍水的环境,远离都市且距离适中,便利的交通,优美的风景,繁荣的经济,使阳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很适合在此建设度假村。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目前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行业。
旅游业社会化程度高、综合性强,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
旅游业的发展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点领域。
作为需求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具有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重特征,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阳江现代化城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阳江旅游业的发展:1.3.1.1有利于提升阳江服务业发展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产业,其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部门,涉及“行、游、住、食、购、娱”众多消费行业,是现化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三产中的比重,同时也可以促进服务业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阳江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地位,增强阳江新兴城市的集聚功能。
有利于提高阳江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时代,城市旅游业的竞争虽然只是城市综合实力竞争的一个方面,但其往往关系到城市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旅游作为通过民间交往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促进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具有独特的作用。
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行业每增加一个直接从业人员,就会给社会增加3到5个就业机会。
每创造1元的收入,可间接创造7元的社会财富。
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旅游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解决新增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问题。
1.3.1.4有利于推进阳江新兴城市建设。
综观世界各国各个现代化大中小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它们都具有一些规律性的普遍特点:一是这些城市都具有全方位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
同时,第三产业发达,城市服务功能健全,服务水平高效优质。
二是这些城市的商务、会展功能十分完善,各种服务设施非常完备。
三是这些城市还具备旅游城市的特性,即旅游形象鲜明,具有丰富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在城市产业结构布局上,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高效优质的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能满足不同国家旅游者不同爱好、习俗和消费层次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国际旅游社会环境。
因此,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旅游与商务、会展会务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阳江各种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
1.3.2项目建设的经济意义1.3.2.1本项目将提升旅游总收入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
阳江人文自然资源深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旅游业具有良好的条件。
未来五年,阳江只有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奠定旅游发展基础、全面提升产业素质,才能努力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将旅游业培育成阳江县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将阳江市建设成为旅游大县,并向旅游强县推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其重要意义在于:1.3.2.2本项目有利于推动阳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旅游产业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更由于它强大的带动效应,直接拉动一地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服务经济,对提高一地服务产业的总量,优化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工业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倍,投资扩大倍,而在发展中国家则相对更高一些,分别可扩大倍、倍。
因此,以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以此来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1.3.2.3本项目有利于推动阳江社会全面发展。
旅游是一项劳动密集型惠民产业,它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该项目建成运营后,阳江市将得到较丰厚的经济收入。
1.3.2.4本项目将推动阳江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文化的培育,旅游产业正是承担了这样的使命,它使祠山文化通过旅游产品形式传承下来,也使现代文明因旅游而在阳江得到培育与发扬。
1.3.2.5本项目将为树立阳江良好城市形象增添异彩。
旅游是塑造形象、传播形象的最佳平台与途径。
一方面,因为旅游而建设了一批旅游景区点、旅游接待设施,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卫生环境,从而具备了一流的形象基础;另一方面,现代旅游是大众旅游,大众旅游的口耳相传是实现一地形象远播的最佳途径。
而因旅游而发展起来的良好城市形象,又为阳江招商引资营造了优越的环境资源。
第二章旅游业市场发展预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中国的旅游市场将持续增长,到2015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亿人次,国内旅游将达到28亿人次,人均出游2次,出境旅游将达到1亿人次,三大市场游客总量达30亿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促进更大需求,旅游发展对基础设施和相关设施的需求将明显增长,对相关行业的依托和促进作用也更为明显。
初步预测,到2015年,中国乘坐飞机的乘客将达到亿人次左右,需要新增飞机约1800架、新增航班约630万架次;乘坐铁路的游客将达25亿人次左右,需新增客运车辆约5万辆;全国将新增私家车约4000万辆;将新增客运船舶约1万艘;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
旅游功能进一步发挥,今后一段时期,旅游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贡献将更为明显。
到2015年,全国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旅游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达1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可达2个百分点,旅游业可以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旅游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旅游业对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可达2个百分点,旅游业可以为社会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将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旅游业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中外旅游交流人数将达到2亿多人次,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旅游交流人数将超过1亿人次,旅游业可以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台港澳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将达1亿人次,境外旅游花费可达1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减少我国国际贸易顺差1000亿美元,旅游业将发挥平衡国际贸易、缓解贸易磨擦的润滑剂作用。
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旅游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要求,旅游消费成为持续性的需求,这就使旅游业具有比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旅游发展不是简单地适应需求,而是满足现实需求、引发潜在需求和创造新的需求的综合体现。
这是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综合效益不断显现的过程。
在内需启动、消费升级以及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正步入黄金发展期。
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中国政府将多策并举,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国内旅游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行业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阳江旅游业发展现状阳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市内自然景观秀丽,旅游名胜遍布,旅游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使阳江旅游品牌更加响亮,美誉度、知名度大幅提升,日益成为国内外旅游度假的胜地。
阳江政府对阳江的旅游业非常重视,大力支持阳江的旅游项目,意在把阳江建设成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打响“阳江旅游”品牌,充分发挥规划在推动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建设中的基础性和引领作用,规划先行,有序开发,编制了《阳江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把阳江市建设成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的战略定位,打造“浪漫银滩、宋船古韵、温泉之乡、水墨阳江、休闲绿城”五大旅游品牌,推介“滨海休闲度假之旅”、“南粤精品文化之旅”和“南国药膳之旅”精品线路,对接“珠三角”,融入粤西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
我市还根据旅游景观的特色、空间分布、区域组合和接待设施结构等,按“一个龙头,一条风景带,两个中心,五大旅游组团和若干旅游路线”进行规划布局,即以海陵岛为龙头;漠阳江为风景带;以江城区为旅游组织主中心,春城为副中心,以南部海陵岛滨海旅游组团、北部阳春岩溶地貌旅游组团、西北部阳春八甲生态旅游组团、东部阳东山海泉湖旅游组团、西部阳西山海风光旅游组团为五大旅游组团;自旅游中心向五大旅游组团辐射开发特色旅游路线。
多手段、全方位的宣传营销,使阳江市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角湾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春湾——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海陵岛“中国十大最美海岛”、国家海洋公园、阳西县中国蚝乡等一批“国字号”旅游品牌。
新建位于海陵岛保存“南海I号”的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文化“名片”。
旅游项目建设为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011年,阳江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了8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亿元,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和%。
分别是“十一五”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