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惟真楼
惟实楼
惟行楼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2 页
三、单体建筑楼群
名称
主楼
校园方位
礼仪广场南 面
命名理由
按使用功能命名,明白简洁,便于师生、校外各方人士寻找。
天健体育馆 校园西北角 文笔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 可以这样译 为: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 校园钟楼象征魁星爷握文笔直立青天由"文星肯登 "、 "文笔凌 南大门北侧 霄"两大主体景观组成。
立德桥 立功桥 运动场中桥 梁 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 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立言桥
六、主要景观
名称 校园方位 命名理由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5 页
观物
阅薇
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北宋邵雍 有《观物吟》云:“利轻则义重,利重则义轻。利不能胜义,自 主楼南侧绿 然多至诚。”谓重义轻利,天道至诚。 地广场 观物实为察己,察己亦可知人。以“观物”命名,喻指师生 要常反省自问,客观地看待外物、他人和自己。 阅微草堂 ,是沧州大学问家纪晓岚的居所名称,纪晓岚撰 博雅楼西侧 有《阅微草堂笔记》。“阅微”一词颇有婉约婀娜之韵,琴、棋 绿地广场 、书、画均有以小见大之征,以微寓著之功,
东环路 西环路 润泽北路 润泽南路
润泽苑学生 因学生宿舍名和所处方位得名。 宿舍环路 因学生宿舍名和所处方位得名。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4 页
阅薇北路 阅薇南路 天健路 双狮路
阅薇绿地广 场环路 天健体育中 心环路 主楼环路
因校园绿地和所处方位得名。 因校园绿地和所处方位得名。 因校体育中心和所处方位得名。 因校主楼和所处方位得名。
四、学生宿舍、食堂
名称 校园方位 命名理由
润泽既有滋养,又有恩泽之意。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 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又宋欧阳修诗句云“光芒可爱 3#4#学生宿 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 舍楼 此处喻指学校环境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在校 期间可接受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滋养润泽,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 澄明,有清澈、明净之意。南朝梁元帝《乌栖曲》云:“月 华似壁星如佩,流影澄明玉堂内。”今人常用“澄明之境”来喻 5#6#学生宿 指有高风亮节,品格脱俗的生命境界。 舍楼 此处喻指学生在清澈明净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达到心明 如镜的生命境界。 “馥”谓香气浓郁之意。以此命名餐厅,喻指饭菜香味醇 美,回味无穷。 “飨”意为用酒食招待客人。以此命名餐厅,喻指恭请师生 受用美食,养生健体。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6 页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7 页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8 页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9 页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10 页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11 页
博雅楼
博文楼
博识楼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1 页
二、实验、艺术楼群
名称 校园方位 命名理由
以“惟”字头为系列。惟真,是指尊重客观规律,真理至上 的意思。它既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又是一种不唯书、不 4F试验楼群 唯上,积极探求事物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此楼名意在引导师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真知,做对科学 知识与真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之人。 以“惟”字头为系列。惟实,既有求实、求是之意,又指师 生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同时,也 指一个人必须具备诚实、朴实的良好品质。 3F试验楼群 此楼名意在倡导师生求真务实的学习钻研精神。“实”也可 指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研究和 实践,把爱国心、报国志变为实际本领,使事业、人生果实累累 。 以“惟”字头为系列。出自《论语〃里仁篇》子曰:“君子欲 纳于言而敏于行。”《尚书〃周官》:“慎乃出令,令出惟行, 艺术楼群 弗惟反。” 此楼名意在引导师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不善空谈,敏于 行动,多出有益于社会、人民的成果。
沧州一中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等命名名称
一、教学楼群
名称 校园方位 命名理由
以“博”字头为系列。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 称为任职相”。本义谓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后人又用“博雅” 二 一号教学楼 字译西方“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为“博雅教育”,即现在 所说的“通识教育”。 “博雅”与现代大学精神相吻合, 此楼名意在激励师生博学正己,做通识达雅之人才。 以“博”字头为系列。出自《论语· 雍也》:“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后世以“博文”指通晓古代文献,为治文史哲者所常 用语。今“文”可释为文化之意。 四号教学楼 此楼名意在激励师生广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把弘扬中华文 化传统精髓与接受西方文化科学结合起来,成为学贯中西、博学 多才之士。 以“博”字头为系列。出自《子华子· 晏子》:“昔先大夫随武 子 之在位也,明睿以博识, 晋国之隽老也。”《南史· 裴松之传 》:“时人服其博识。” 明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海上渔人得 一铎,击之声如霹雳,问博识者云, 始皇驱山铎也。” 宋代岳珂 《愧郯录· 先庙后郊》:“折衷古今,以俟博识。”“博识”乃见识广 三号教学楼 博之意,为古今学者孜孜以求之目标。 此楼名意在引导师生广泛吸纳前人的经验,不断扩大学术视 野,做见识广博的人。
圣德路
明德路
入南门西侧 澄明楼至东 侧三“博” 教学楼组群 (含运动 场)
正德路
中和路
“天健”体 出自《尚书》“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育中心至三 此路名喻指全校师生要严格自律,正己正人;以德为先,正 “惟”建筑 德树人,敬德守业,牢记公民基本道德和社会美德的规范。 组群(含运 动场) 出自《中庸》。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 润泽苑至三 的主要原则是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中庸之道讲求合 “博”教学 乎情理、顺其自然,在满足自己的时候不要伤害到他人。 楼组群(含 此路名指学校师生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讲团结求 运动场) 融合,要包容大气,和谐圆满。 因路名和所处方位得名。 校园环路 因路名和所处方位得名。
润泽苑
澄明苑
馥园餐厅
(含馥园清真 餐厅)
东区食堂 西区食堂
飨园餐厅 名轩接待餐 厅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3 页
五、道路、桥梁
名称 校园方位
入北门西侧 “天健”体 育馆至东侧 三“惟”建 筑组群(含 运动场)
命名理由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 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此路名指一个人要有崇高的道德,关心人、爱护人,以公正 、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以深厚的德 泽育人利物,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服 务祖国、人民和社会。 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 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明德”是指师生 要净化自己的德行,显示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达到内心清明高 尚的境界。 此路名体现出我校在办学育人方面倡导“先做人、再做事” 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