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称呼语与称谓语

称呼语与称谓语

第三课、称谓语●一、称谓语的概念所谓称谓语,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

——《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曹炜●二、称谓语的类别1.亲属称谓语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指的是亲缘关系,属于亲缘关系的称谓语叫作亲属称谓语。

2.社会称谓语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主要涉及人们的身份、地位、职业等,表示人们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称谓语叫作社会称谓语。

属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友邻关系称谓语一般也归作社会称谓语。

●亲属称谓(只用在亲属之间)亲属称谓语拟亲属称谓(用在社会上成员之间)就是把所有的社会成员都看成亲属,用亲属称谓去称呼他们。

EX:人们有的时候直接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如:叔叔、伯伯、姐姐、哥哥等,但更多的时候把亲属称谓和词缀相结合来称呼别人,如:老大姐、大侄子等。

●社会性称谓语按照它们的交际功能又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谦敬称谓、亲昵称谓和戏谑称谓。

(做成图状)社交称谓又称礼貌称谓,主要用于社交场合或者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人,如:先生、女士、小姐、太太、夫人、阁下、陛下、殿下、总统等。

关系称谓是反映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老师、朋友、同志、师傅、老板等。

职衔称谓则是一种非常普及的称谓方式头衔称谓有的可以在前边冠以姓氏,如官衔、学衔和职衔,但遇到是副职时,出于礼貌,我们习惯把“副”省略,但军衔我们则不加姓氏。

谦敬称谓包括两种:一是谦称,也叫贱称,另一种是敬称。

谦称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或者是平辈之间说话时很客气的自称,有时也可以是上级。

对下级比较客气的自称;敬称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或者平辈之间说话时的对称。

例如,谦称自己:小可、属下、在下、老朽、愚兄;谦称己方:贱内、犬子、家严、家慈、舍弟等。

敬称一般都是称呼他人或他方。

亲昵称谓是在人们交流情感时起很大作用。

亲昵称谓最常用的是在姓名中取一个音节在前边加“小”,一般多取最后一个字,也有的取姓。

如:张莉华,我们可以称呼她小张或者小华。

一些固定的称谓,如:小伙子、小姑娘、小朋友、小鬼等既可以称呼熟悉的人,也可以称呼陌生人。

戏谑称谓也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对被称呼者来说,这是不礼貌的,但如果在开玩笑的场合则另当别论。

常见的称谓有:老农、小瘪三、土老冒等。

●关于亲属称谓语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

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

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话未说完,李氏道:“嗳哟哟!这些话我就不懂了。

什么`奶奶'`爷爷,的一大堆.”凤姐笑道:“怨不得你不懂,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

”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亲属称谓语描写红玉六句话了就使用了16个了称谓语,其中带有到“奶奶”的就有15个,连李宫裁也听“不懂了”。

其实这里的亲属称谓语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从红玉的角度来说,这些爷爷奶奶的,既可以视为一种拟亲属称谓语,因为红玉与这些爷爷奶奶没有亲属关系;又可以视为一种社交称谓,因为红玉与奶奶们是主仆关系;另一方面,这些亲属称谓语描述出了话语中提及的这些爷爷奶奶们的人际亲属关系。

这一段话既凸现了红玉那伶牙巧嘴的本事,同时也是作者语言选择上的独具匠心之笔。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熟悉掌握亲属称谓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关于社会称谓语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都是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称谓语,前面也有举例,这里就不加详述了。

关于社会称谓语关于社会称谓语,除了之前提到的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之外,还有谦敬称谓、亲昵称谓和戏谑称谓几种。

谦敬称谓谦敬称谓包括两种:一是谦称,也叫贱称,另一种是敬称。

谦称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或者是平辈之间说话时很客气的自称,有时也可以是上级对下级比较客气的自称;敬称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或者平辈之间说话时的对称。

其实关于谦称和敬称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接触过很多,比如高中的改病句题中常常出现谦称敬称使用不当的错误。

这里为了避免枯燥的重复,我们选择以《红楼梦》为例,让大家体会一下谦称和敬称。

●谦称谦称是用谦卑的词语称谓自己或亲友。

分谦己和谦人两种。

谦己:用地位低下的称谓语自称如:愚、弟、臣、妾、奴、奴才、奴才们、奴家、弟子、兄弟、学生、晚生、晚晚生、荫生辈、在下、侄儿、儿子、臣子、下官、下官辈、小人、小的、小的们等。

前加“小”表谦类小弟、小侄、小道、小道们、小王等用“我们”代“我”表达谦虚的感情色彩复合称谓语表谦我这老冤家、我这老婆子、我井底之蛙、我这没眼的瞎子、我们奴才、我们庄家人等谦人,就是对他人谦称自己的亲友。

分为谦亲和谦友两类:谦亲,如小儿、小犬、小婿、家父、家母、家父母、家姐、家祖母、家姑母、家岳母、贱内、贱荆、舍亲、舍表妹、犬妇、弟妇、愚姊妹。

谦友的称谓语较少,红楼梦里出现过“敝友”一词。

●敬称“老”字和其它称谓语组合而成“老”字在前的:老祖宗、老世翁、老人家、老亲家、老寿星、“老”字在后的:你老、他老等“老”字在中间的:他老人家、你老人家、赦老爹、政老前辈、李老太太“令”字在前的令尊、令舅、令郎、令甥、令亲大人、令伯母“尊”字在前尊夫人、尊翁“贵”字在前贵昆仲、你贵东家林公●关于亲昵称谓亲昵称谓是表示亲昵、喜爱等感情色彩的称谓语。

在人们交流情感时起很大作用。

如:“小”+姓/名固定称谓:小伙子、小姑娘、小朋友、小鬼亲昵称谓最常用的是在姓名中取一个音节在前边加“小”,一般多取最后一个字,也有的取姓。

如:张华,我们可以称呼她小张或者小华。

一些固定的称谓。

如:小伙子、小姑娘、小朋友、小鬼等既可以称呼熟悉的人,也可以称呼陌生人。

●关于戏谑称谓戏谑称谓也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对被称呼者来说,这是不礼貌的,但如果在开玩笑的场合则另当别论。

事实上,戏谑称谓一般在比较亲近的人之间使用。

宝钗因笑道:“我实在枯噪的受不得了。

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

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湘云听了,忙笑问道:“是那两个?好姐姐,你告诉我。

”宝钗笑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湘云、香菱听了,都笑起来。

在这个语境里,“你这么个话口袋子”、“呆香菱”、“疯湘云”都是宝钗对湘云、香菱所采用的称谓语。

从湘云和香菱的“都笑起来”的反应,可以看出三人是在嬉戏,所以这三个称谓语都是谑称。

其实有点类似于起绰号~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社交称谓或关系称谓的意义不是固定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有些称谓语的内涵或使用语境发生了变化。

例如:姑娘小姐姑娘“姑娘”在现代汉语中,指称年轻未婚的女性。

是一个普遍又普通的称谓词语。

在古汉语中,“姑”和“娘”是分开使用的,但同样也是称谓语,通用至今。

“姑娘”一词大约出现在元代。

①表姑母,即父亲的姊妹义。

如元关汉卿《玉镜台》:“小官别无亲眷,止有一个姑娘,年老寡居,近日取来京师居住。

”目前,南方方言中,这一意义仍在使用。

②丈夫的姊妹。

③作“年轻女子”。

这一意义讲,大约形成于清代中期,语音较之以前有了变化,娘字音逐渐弱化,成轻音,读作姑娘(niang)这个时期,姑娘的语义有了很大分化一指有权势有地位的大家闺秀,是一个典型的尊称。

二指妓女。

从《红楼梦》一书中就能完全看出来。

《红楼梦》中,姑娘这个称谓语用得颇多,但界限划分的十分明确,仅限于拥有贵族血统的小姐或是有一定身份地位被称为副小姐的大丫头们如文中出现的:林姑娘、薛姑娘,史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等等⋯⋯再如平儿被下人们称为姑娘,这是尊卑制度的体现。

“多混虫”的老婆叫多姑娘也有此意包含在内在现代汉语中,“姑娘”一词走向平民化,保持中性色彩,无所谓尊贬,可以当作亲属称谓。

与姑娘词义的变化相比,有一个词经历了不一样的变化。

这个词是小姐小姐在讲解小姐这个词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

李小冉邵峰春晚小品《午夜电话亭》这里面的笑料都是由于人们对称谓语的误解引起的。

视频中提及的“小姐”“大哥”“妹妹”都有多种含义,尤其是在特定的语境之下。

通过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称谓语的含义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随着时代环境而不断演变。

我们一定要结合一定的语境去理解它。

这里以小姐一词为例,让我们来体会一下称谓语有趣的演变。

其实,关于小姐的含义,我们都以为是由中性词变向贬义词,但事实上,小姐一词的内涵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有趣的变化。

1.“小姐”作为称谓语最早见于宋时期, 主要是指社会地位低微的女性。

“小”在古代含有轻视、低贱的贬义。

古俗称妾为“小”,古代皇宫的宫女、官家和贵族家的婢女、娼、伎均属于妾一类。

古俗把她们轻视为“小姐”。

1.宋代以后“小姐”开始逐渐演变,与出身门第联系在一起,用来指富贵人家的女儿从元开始,历明清至民国,“小姐”一词多指富家未嫁少女,有尊称之义。

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小姐”比比皆是,仍指富家未婚少女。

3.民国以后,词义开始慢慢地向英语的“Miss”一词靠拢。

1911 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由于社会的巨大变革,西方先进的文化, 思想的引进,“自由、平等”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小姐”作为一种带有封建阶级烙印的称呼语也备受关注。

但是,由于一时难以找到对年轻未婚女子礼貌的、含尊敬意义的合适的称谓语来代替“小姐”, 因此,随后兴起的白话文与新文化运动没有抛弃“小姐”,而使“小姐”的词义开始慢慢地向英语的“Miss”一词靠拢。

4建国后直到“文革”结束,“小姐”意味着“娇生惯养, 好逸恶劳”建国后,随着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 出于阶级感情或政治上的敏感性, 人们忌讳使用“小姐”这一称呼语, 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小姐”意味着“娇生惯养, 好逸恶劳”, 是“寄生虫”的代名词, 成为包含贬义的称呼语, 一提“小姐”便是“资产阶级的臭小姐”5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特别是90年代, “小姐”词义范围空前扩大。

无论未婚女士还是已婚女士,均可以用“小姐”一词来称呼她。

“空中小姐”、“电信小姐”、“迎宾小姐”、“礼仪小姐”、“亚洲小姐”、“世界小姐”等等成为某种职业或美丽的代称。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小姐”的词义再一次发生了演变:由原来的泛尊称变成了特指某类人的贱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中国夜生活的日趋丰富,各种吧台、厅、夜总会应运而生,色情从业人员亦随之出现。

人们(或许是追宗溯源)通常把从事色情服务的女性称作“小姐”, 因而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把它视为一个充满侮辱意味的称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