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减速器的检修

主减速器的检修

主减速器的检测与调整
2009-12-24 10:09:50 来源:我的网站浏览:3047次教学时间:09.12.14
教学班级:20731班
展示范围:本校专业部
执教人:诸鑫炯
知识目标
1、掌握主减速器的作用。

2、掌握主减速器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
1、学会主减速器的检测方法。

2、学会主减速器的调整方法。

德育目标
1、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安全意识。

2、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概念及条件
掌握形状渐变动画的步骤及变化类型
教学重点
1、主减速器的检测。

2、主减速器的调整。

教学难点
1、主减速器的检测。

2、主减速器的调整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任务点评
小结解决学生在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并进行
小结。

回顾在操作中
碰到的问题
学会质量检查,
培养职业道德
意识
作业布置1、查询资料,检查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还有哪些方法?
2、完成实训工作页
二、教学内容
(一)、任务引入
案例:有一辆在用汽车,客户反映驱动桥有异响,转速提高声音更响。

请分析其异响产生的原因。

分析:汽车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与半轴,故障可能是主减速器的主从动齿轮磨损、差速器齿轮磨损、半轴和半轴齿轮间隙过大所致。

引入学习任务:主减速器的检测与调整
(二)、知识铺垫
1、主减速器的作用
1) 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传给差速器。

2) 在动力的传动过程中要将转矩增大并相应降低转速。

3) 对于纵置发动机,还要将转矩的旋转方向改变90°。

2、主减速器的基本结构。

1、主动锥齿轮
2、从动锥齿轮
3、差速器
4、差速器壳(从动锥齿轮)支撑轴承(三)、任务解析
1、主减速器的检测
1)从动齿轮轴承预紧度的检测(如右图)
经验检查:即用手转动从动锥齿轮,应该转动自如,且轴向推动无间隙。

也可用弹簧称钩在从动锥齿轮紧固螺栓上测量时的切向拉力为11.3-25.9N。

2)主减
速器啮
合间隙
的检测
(如右
图)
测量方法:用磁性百分表固定在减速器壳的凸缘上,百分表的触头应垂直于从动锥齿轮牙齿大端的凸面,用手把住主动锥齿轮,然后轻轻往复摆转从动锥齿轮,观测百分表指针摆动的读数。

正确的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范围为0.15-0.40mm。

2、主减速器的调整
1)从动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如右图)
慢慢拧动两端的调整螺母,调整差速器轴承的预紧度。

用手转动从动锥齿轮,应该转动自如,且轴向推动无间隙或用弹簧称检查并符合标准。

原则:
如轴承预紧度过紧,两端的调整螺母往外拧。

如轴承预紧度过松,两端的调整螺母往里拧。

2)主减速器啮合间隙的调整(如上图)
方法是移动从动锥齿轮。

当从动锥齿轮远离主动锥齿轮时间隙变大,反之则变小。

移动从动锥齿轮的方法是将一侧的轴承调整螺母旋入几圈,另一侧就旋出几圈。

注意:调整前应先将从动锥齿轮的轴承预紧度调整好。

正确的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范围为0.15-0.40mm,若齿隙大于上述规定数值的上限(0.40mm),应使从动齿轮往靠近主动齿轮的方向移动;若齿隙小于下限值(0.15mm),则反向移动。

原则:
间隙过小,松开左侧螺母,拧进右侧螺母,这样是使从动轮离开主动轮。

间隙过大,松开右侧螺母,拧进左侧螺母,这样是使从动轮靠近主动轮
(四)、任务实施
学生分两组,一组学生进行检测调整,另一组学生进行主减速器拆装。

完成工作任务,填写实训工作页。

(五)、任务点评小结
解决学生在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并进行小结。

《主减速器的检测与调整》说课稿
课程名称:汽车修理
课题:主减速器的检测与调整
执教教师:诸鑫炯
班级:20731
上课地点:实训中心二楼拆装区
日期:2009年12月14日第六节
一、教材分析
1、《汽车修理》是按照上海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委员会汽车维修专业编审委员会的安排,根据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小组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现状,强调学做一体、任务引领的原则,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2、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检测和调整使其恢复正常的工作性能,同时主减速器的检测与调整也是汽车维修工中级技能鉴定的一个项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一方面能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检测和调整的技能,为以后从事汽车修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考工要求,完成技能鉴定,顺利拿到等级证书。

二、学情分析
1、授课的班级是20731班(双元制试点班),三年级学生,他们具有目前中职学生的共性,理论基础差,个性好动,敢于实践。

目前该班级已经经过三轮企业实践操作,对汽车知识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同时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已经获得汽车维修初级技能证书。

2、由于实训工位的限制本次教学对象是该班的一半学生,同时操作时分四组,两组同学进行检测调整,另外两组进行拆装练习,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实践之中,充分运用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知识目标
1、掌握主减速器的作用。

2、掌握主减速器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
1、学会主减速器的检测方法。

2、学会主减速器的调整方法。

德育目标
1、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安全意识。

2、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都是如何检测和调整主减速器,只有掌握其操作方法才能为将来从事汽车修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学生的反复训练来化解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设计
按照上海市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根据专业实训课的要求,结合实训设备情况和学生特点,采用精讲多练学生分组分层教学法。

学生训练期间教师及时指导,解决实训中的难点。

学生相互配合完成工作任务,并完成工作页中有关填写内容,得出结论,解决案例中发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通过维修案例引入学习任务。

(二)知识铺垫,回顾巩固前期知识。

(三)、任务解析,引导学生了解任务完成策略。

(四)、通过任务实施,学生分组完成工作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操作训练,掌握学习内容
(五)、任务点评小结,学会质量检查,培养职业道德意识
(六)、完成作业,巩固教学目标
主减速器的检修和调整工作页
一、任务导向
有一辆在用汽车,客户反映驱动桥有异响,转速变化时异响变化明显。

要求对故障进行判断检修。

二、信息
1、主减速器的作用是。

2、常用的汽车主减速器的种类有、、
、等。

3、写出下
列图示部件的名

1)桑塔纳单级主
减速器
1、2、3、
4、5、 6、
7、
2)东风单级主减速器
1、 2、 3、
4、 5、 6、
4、东风EQ1090主减速器的的技术要求
1)、从动齿轮轴承预紧度的检查(如右图)
经验检查:即用手转动从动锥齿轮,应该转动自如,且轴向推动无间隙。

也可用弹簧称钩在从动锥齿轮紧固螺栓上测量时的切向拉力为11.3-25.9N。

2)、啮合间隙的检查(如右图)
测量方法:用磁性百分表固定在减速器壳的凸缘上,百分表的触头应垂直于从动锥齿轮牙齿大端的凸面,用手把住主动锥齿轮,然后轻轻往复摆转从动锥齿轮,观测百分
轮啮合间隙范围为0.15-0.40mm。

3) 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调整(如右图)
慢慢拧动两端的调整螺母,调整
差速器轴承的预紧度。

用手转动从动锥齿
轮,应该转动自如,且轴向推动无间隙。

4)、主减速器啮合间隙的调整
方法是移动从动锥齿轮。

当从动锥齿
轮远离主动锥齿轮时间隙变大,反之则变小。

移动从动锥齿轮的方法是将一侧的轴承调
整螺母旋入几圈,另一侧就旋出几圈。

注意:调整前应先将从动锥齿轮的轴承预紧度调整好。

正确的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范围为0.15-0.40mm,若齿隙大于上述规定数值的上限(0.40mm),应使从动齿轮往靠近主动齿轮的方向移动;若齿隙小于下限值(0.15mm),则反向移动。

原则:间隙过小,松开左侧螺母,拧进右侧螺母,这样是使从动轮离开主动轮。

间隙过大,松开右侧螺母,拧进左侧螺母,这样是使从动轮靠近主动轮
三、工作计划(写出主减速器的检修调整步骤)
四、实施
根据工作计划实施检修
六、拓展练习
1、查询资料,检查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还有哪些方法?
2、还有哪些原因会引起主减速器工作性能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