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个案案例
1、个案总结 总体上说这次个案辅导较为成功,因为我的案主是我已经认识的同学,所以 在个案开展初期我们就会很顺利的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专业关系。她会对我的一 些计划和行动步骤进行积极的反馈和支持,这种反馈和支持为我们个案活动的顺 利开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这就给了我一个提醒,假设我与案主互不相识,案主 对我的工作没有给予反馈和支持,我应该如果更好地与之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另外,在运用运用资源方面,我充分的运用同学资源和学校资源,比如把第 一次个案辅导的地点确定在学校里面环境优美的亭子里;通过组织学校其他寝室 同学参与的联谊活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是一个在读社工研究生,专业水平有限,在很多实际操作过程 中有很多不规范和不专业的地方,需要认真总结。 2、心得 此次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学习以及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实际解决服务对象问 题的尝试,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法学习到的知识。这是我第一次运用专业知识 解决近在咫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尝试让我倍感兴奋,因为我认为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真正的学以 致用,而不是学一门丢一门。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我在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方面 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在实际运用通用过程模式的过程中,我认为不应刻板的强调服务各阶段的先 后次序,应该灵活的处理。比如评估是贯穿整个接案到接案甚至是回访的整个过 程的。不只是在个案辅导快结束才进行评估。
第7页
练习,我们所制定的一些行动步骤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我和小马认为 此次个案辅导完善和提高了他解决寝室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可以比较 好的处理好和室友的关系以及发生的矛盾,并且可以比较好的处理相似的问题以 及在压力状态下运用自我放松的技巧。整个介入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七、个案总结及心得
二、接案
在刚进学校的时候我们就是很好的同学,当时小马还没有表达自己不适应新 的研究生生活,在入学后一个星期以后,小马就表达自己很不想回寝室,一回到 寝室心理很不舒服。每次和他接触,他都会表达这种情绪,并且很想和我交流这 方面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却欲言又止。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敏感,我 猜测他并不是因为寝室的环境令自己不满意,而是和他的室友关系不佳。于是我 耐心询问他和他室友的关系如何,结果我一提到他室友,他就表现出极度的反感, 一直很抵触,接着我运用同理心表达了我和我室友关系也不是很好,进行了自我 袒露。他听我讲了这方面的同样的苦恼,终于和我谈论他和他室友目前的关系情 况。他说他和室友之间有很大的问题,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很小的一个事情,两个 人就开始争执起来。比如,因为自己没带钥匙,室友正好把门锁着在寝室里面打 游戏,小马回寝室时敲门,敲了很久都没人回答,等了十分钟左右室友终于来开 门了,并且抱怨小马没自己带上钥匙,影响他打游戏。小马就很生气,说了很多 反击的话语,结果两个人就吵起来。他也讲到自己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抱怨对 方的不是。认为他们两个人就不应该在同一个寝室,很不注意对方的感受。相互 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并且他讲到一个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解决:他经常很晚才 才睡觉,并且睡觉前要洗澡,经常吵到室友,室友睡觉睡得比较早,所以因为这 个事情他们不知吵了多少次架。通过与他一个小时的深入的交谈,我发现对他开 展个案工作非常必要,于是询问他是否接受我的帮助,并且初步的总结了他的问
六、评估
评估是贯穿个案的辅导过程的,在整个过程中根据实际的辅导效果以及发展 阶段,我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辅导完成之后,我发现案主与室 友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改善,因此顺势组织一个寝室联谊活动,进一步改善了案 主以及案主与室友之间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几次会谈的辅导,我认为案主已经能够掌握一些技巧进行自我放松
第2页
题,他表示很愿意同我一道来解决他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并且 很难投入到学习中,上课时无精打采,心理焦虑,精神压力大。他有解决这个问 题的意愿,表明他是自愿的,这是我能够很好的和他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保障。
随后,我们又初步的订立了口头协议,明确了各自的角色期望,我表示能够 尽我所能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他也表示要对我接下来的工作的支持,在以解决小 马问题为目标的基础之上,尊重我的专业权威,对我合理的工作计划和介入方案 进行全面的支持,如果在介入过程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小马随时可以提出来, 并积极的解决。另外,确定在 10 月 15 日进行一次面谈,讨论具体的服务内容和 方案,并初步确定工作时间为一个月,可根据问题解决的程度、目标达成程度和 其他突发事故调整工作时间长度。
四、计划
根据之前所收集到的案主的资料和对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10 月 15 日我与 案主的第二次面谈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此次面谈的目的是与案主讨论、确定服 务协议,于是我和案主一起讨论了案主认识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诊断的问题, 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目的、目标,行动计划以及双方的任务,在与案主一起建 立目标时,主要使用了 SMART 方法,以便建立清晰具体、现实、及时并且是可完 可测量的目标。
1、目的:帮助服务对象改善与寝室室友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缓 解甚至消除心理压力,恢复正常学习生活状态。
2、目标 我和小马将以一下几点作为工作目标: 1)一个星期之内内,将自己与室友发生矛盾的次数控制在至多两次 2)两个星期之内,将抑郁的次数降到至多两次 3)两个星期之内,将心理压力的程度降低到 50% 4)四个星期之内,共同确定及执行一次在苏州当地的短途旅行 3、行动计划 为了达到最终目标,小马和我制定了如下计划: 小马和我将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会见四次,每次 50-60 分钟。我们的目的是共 同寻求所确立目标的实现。我们将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我将作为协调者、 引导者和鼓励者。采用认知行为模式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运用优势视角发掘案 主的潜能,其中有几次要邀请案主的老乡和好朋友加入我们的治疗。在接下来的 两个星期内,我要对事情的进展程度进行监督。一个月后,我们将共同决定是否 结案,,或者继续我们的协议以更大程度地解决问题。 具体计划步骤如下 第一次介入:教授案主运用具体的放松技巧,帮助其学会处理自己紧张的情
第6页
随后让他回忆之前与室友发生矛盾的场景,他发现自己很多时候都没有考虑 对方,只是从自己的角度与对方接触,从而导致了矛盾的发生。于是我顺势的引 导案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室友相处。
此次辅导到达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案主以前没有从室友 的立场来思考寝室交往的问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他认识到了这点。
第二次辅导之后,我通过与案主的交流,发现案主与室友关系有了一定的改 善,他们之间逐渐出现了共同语言,于是我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了一个寝室间的联 谊活动,参与的寝室室友都需要共同参与,刚开始他们两个都有一点犹豫,但是 通过发动其他寝室同学对他们的劝说,他们最后答应了。联谊中主要的环节是互 动游戏环节,特别是“寻找共同点”和“信任墙”的游戏让他们走得更近。活动 最后我专门设置了一个分享活动感受环节,让他们总结在活动中的收获,特别是 与同寝室同学配合的愉快感受。案主与室友对彼此的合作都相当的满意,并且表 示意想不到。
根据之前所共同制定的服务协议,在轻松、优雅的环境下我首先和案主重新 梳理了我们彼此的期望、目标以及服务内容。然后通过示范的方式教授案主学会 放松训练,比如肌肉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冥想法。通过学会这些方法能够帮 助案主在紧张焦虑的时候较好的放松绷紧的神经,使其处于轻松的状态,促进问 题的解决。接着让案主尽量发泄自己的抑郁的感受,运用同感表达有过和他有同 样的的感受,并在这次会谈中引导案主主动思考自己与室友关系紧张的原因和解 决方案。
通过此次面谈,案主较好的熟悉了放松训练法,并表示这些方法有很好的效 果,在第二次面谈之前,他感觉自己压力有一定的缓解。
第二次辅导:时间:10 月 23 日 12:00--13:00 地点:男生宿舍 1401 室 第二次辅导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案主提高交往技能,并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交 往技巧。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角色扮演,首先设定一个寝室环境,模拟同寝室同 学发生矛盾的情景,找一个同学扮演他的室友,让他先本色展示自己,然后扮演 他的室友。前后两次不同的感受让案主深刻的体会到了同寝室同学应该站在别人 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对方的感受。
第5页
绪,缓解其心理压力。 第二次介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案主掌握交往技能,澄清在实际交往
过程中对室友的正确认识。 第三次介入:运用一个互动活动,巩固服务所取得的成果。 第四次介入:强化案主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探讨在与室友交往过程中还可
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 第五介入:总结和巩固案主在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以及展望未来案主
三、预估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我采取了询问、采访其他同学以及角色 扮演的方法,收集到了我所不了解的有关小马的情况。特别是通过模拟他和室友 在寝室的交往情况,更深入的了解了他和室友关系恶劣的原因。为了更好清晰的 展示他与室友及其他系统的关系情况,我将勾勒出小马的社会生态系统图(如图 1),以便清晰的展示案主的关系情况。
与室友的良好关系。
五、个案辅导及服务过程
在进行个案辅导之前,我和案主商议达成共识后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和行动步 骤。按照之前的计划的行动步骤,我在接下来的四周内对案主进行个案辅导及服 务。辅导内容主要包括对案主一对一的辅导、运用活动等方式进行。
第一次辅导:时间:10 月 17 日 12:00--13: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后花园 亭子里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高级社会工作实务期末作业
个 案 工 作 报 告
姓名:李笙瑾 学号:2013102658 班级:社会工作硕士 1 班 日期:2013 年 11 月 20 日
第1页
个案工作报告
一、案主基本资料
小马,今年 24 岁,男,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九 月份入学的他一直不适应学校生活,认为学校同学和他之间没有太多的共同语 言。特别是和同寝室(寝室为两人间)的同学经常发生摩擦,寝室关系较差,严 重影响课程学业,学习兴趣度较低,心理压力较大,他也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但 是总是没有勇气找到解决方案去和寝室同学更好地相处,于是我与他开始慢慢地 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