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一、人物圆形对照的方式 (2)二、人物圆形对照具体细节 (3)(一)人物之间的圆形对照 (3)1.圆形结构中的直向对照 (3)2.圆形结构中的环向对比 (3)(二)人物自身的圆形对照 (4)1.人物自身的横向对照——内在与外显的矛盾 (4)2.人物自身纵向的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4)(三)人物的纵向圆形对照 (5)1.克洛德的纵向圆形对照 (5)2.卡西莫多的纵向圆形对照 (6)三、圆形对照效果 (7)结语 (8)参考文献 (8)后记 (9)美丑善恶的多重变奏——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小说人物的圆形结构张梦源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08级指导老师:陈玉清摘要:《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代表作之一。
本部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原则:圆形对照。
以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为圆心,以克洛德、卡西莫多、弗比斯、甘果瓦为圆周线上的人物,通过人物之间的比较以及人物自身的比较来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表达作者的主旨:圆满、和谐。
本文以克洛德和卡西莫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物自身的比较为主要立足点来探讨圆形对照表达手法的作用及效果。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圆形结构;克洛德;卡西莫多Round structure of aphasia of the character of Notre-Damede Paris---- from the degree of Claude and QuasimodoZhang MengyuanAbstract:Notre-Dame de Paris (also named as “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 in English)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Victor Hugo, the French Romanticism Master. This novel epitomizes Hugo's creation principle-- circular contrasts. The whole story sets Esmeralda, the protagonist, as the core center of a circle, and Claude, Quasimodo, Phoebus and Gringoire as some points on the circumference, hoping to mold the personage's image by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and in the meanwhile, to express the theme--perfection and harmony.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of circular contrasts by making a deep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of Claude and Quasimodo.Key words:Notre-Dame de Paris;circular structure;Claude ;Quasimodo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雨果旗帜鲜明地提出其美学主张。
他说:“她会感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共存,黑暗与光明相共”①雨果提出具有鲜明辩证精神的美丑善恶对照观点。
认为只有使人物“充满着矛盾,混杂善与恶、兼有天才和渺小”②才能使艺术形象更加真实。
《巴黎圣母院》正是作家依据这一美学原则精心塑造的艺术标本。
一、人物圆形对照的方式《巴黎圣母院》的圆形对照具体讲:“两个节日:宗教节和愚人节;两个王朝:封建王朝和乞丐王朝;两个国王: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和乞丐王国国王克洛潘·图意弗;两种法律:封建王朝和教会所操纵的专门用来镇压穷人的反动法律和乞丐王朝一视同仁的公正法律。
这些都是黑暗与光明的对比。
”③归纳起来讲就是:圆形的环境、圆形的情节、圆形的人物。
其中:人物形象设置的圆形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华。
人物纵、横、内、外的对照,都表现的非常强烈。
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以离奇和对比的手法把五百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艺术的再现于读者的面前。
讲述这些离奇荒诞的情节以及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是书中众多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又绝非千篇一律,都是有其独特的个性的,是具有代表性的。
他们围绕着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展开情节,形成了以其为圆心的行星环绕结构,并运用了对比与夸张的手法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具体来讲是以爱斯梅拉达为圆心人物,以克洛德、卡西莫多、弗比斯、为圆周线人物,通过圆心人物与圆周人物、圆周线人物以及人物自身之间的对比来表现人物。
其中,人物之间的对比是以直向对比和环向对比的形式呈现的。
而人物自身的对照是,通过横向的对照和纵向的对照来实现的,横向的对照:内在与外显的对比;纵向的对照则是: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①雨果著.雨果文集第十七卷文艺理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5②雨果著.雨果文集第十七卷文艺理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6③人物之间的圆形对照分为:直向对照和环向对照。
直向对比:圆周围人物与圆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对比,即用克洛德和卡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对比,突出克洛德以及卡西莫多的性格特点。
环向对照:圆周线上不同人物对待同一事物所采取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态度的差异描写,揭示了各个人物心灵的差距,展现了人物的个性,使得人物形象初步明显。
作者将克洛德、卡西莫多与周围人物对比,从而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
作者不仅通过人物之间的比较来展示人物特色,还用人物自身的比较进一步展示人物的个性,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活跃起来,从而大放异彩。
人物自身的圆形对照包括:横向对照和纵向对照。
而人物的纵向圆形对照则是通过人物前后的个体差异通过不断对比而突出其中变化,引导深究其变化原因,从而达到作者所期望展示的效果。
二、人物圆形对照具体细节(一)人物之间的圆形对照1.圆形结构中的直向对照克洛德与爱斯梅拉达的直向对照。
克洛德与爱斯梅拉达的矛盾是小说的主要矛盾,贯穿小说始终,因此他们的对照也是人物圆心结构里的中心对照。
他们是两种对立的力量,一个是教会的力量,一个是群众的力量,一个是恶的代表,一个是善的化身。
卡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的对照:他们是两个被人互换的孤独儿,一个奇丑,一个奇美,却同时拥有美好的灵魂。
夸张的仪貌美丑强烈对照,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卓绝地衬托出了他们两个互相救援的动人情景,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第一次是爱斯梅拉达给卡西莫多送水的情景,展示了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的美好心灵。
第二次是卡西莫多救援爱斯梅拉达的情景,展示了卡西莫多的勇敢和心灵的美好。
2.圆形结构中的环向对比自私奸诈的克洛德、容貌丑陋的卡西莫多、虚伪的甘果瓦以及伪善的弗比斯,都同时喜欢上了爱斯梅拉达,却采取了不同的爱的表现形式,正是这些各异的形式展示了各异的人物性格特点。
(1)克洛德与圆周线上他人的对照与甘果瓦对照,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一个欲火炎炎,一个情薄意淡;一个贪欲不怕死,一个贪生怕死。
与弗比斯对照,一个是阴沉的牧师,一个是欢快的军人;一个代表神权,一个代表王权;一个淫欲隐蔽,一个公开放荡。
他们既有矛盾,而又互相勾结,同是巴黎人民的敌人。
(2)卡西莫多与其他人的对照与克洛德对照,他们是义父子,义父对爱斯梅拉达充满占有的淫欲,义子对爱斯梅拉达充满真诚的爱慕。
卡西莫多自我牺牲的爱情观和克洛德置人死地的淫欲的态度对照,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爱情观,两颗不同的心灵。
与甘果瓦对照,他们都受过爱斯梅拉达的恩惠,在对待爱斯梅拉达的态度上,卡西莫多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甘果瓦是“好多债是不偿还的”。
为救护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勇敢无私,不怕牺牲,甘果瓦则怯懦自私,贪生怕死,反映出人性的差异。
与弗比斯对照,一个容貌丑陋心灵美好,一个容貌漂亮心灵丑恶,他们的对照说明了外表俊美的心灵未必善良,外表丑陋的心灵未必不善。
综上所述,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从而达到作者的意图:读者脑海中的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满,并让读者在不自觉中产生一种自我意识的判断,一种对人物形象更深刻的认识与体悟。
(二)人物自身的圆形对照1.人物自身的横向对照——内在与外显的矛盾人物内在与外显的矛盾冲突,使得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真实,具有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克洛德的横向对照。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他集中体现了作者发展的圆形人物理念。
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描写他的善举和忍受世俗情欲煎熬的痛苦。
他年轻时善良,聪明好学,抚育兄弟,收养孤儿。
但随着宗教地位的日益高升,他越来越有了人的悲哀。
特别是在遇到爱斯梅拉达之后,克洛德兽性的一面就曝光在了读者的面前,但即使是在迫害爱斯梅拉达的途中,仍有许多文字在展现他的自责与自救,只是欲火太大,大到足以焚烧他本人。
他即是一个被宗教禁欲主义挤压变形的人,同时又是反动教会的代表人物。
2.人物自身纵向的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人物形象随着时间、事件的变化而变化,《巴黎圣母院》人物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克洛德和卡西莫多。
克洛德的纵向变化是一个感性战胜知性,兽性战胜人性的过程。
年轻时的克洛德有着人性美好的一面:善良、聪明。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在遇到爱斯梅拉达之后兽性的一面就暴露无遗了。
一步步走向情感的深渊,成为扼杀自己和爱人的刽子手。
卡西莫多的纵向变化是一种爱情战胜亲情的过程。
在没有遇到爱斯梅拉达之前,亲情就是卡西莫多的一切,克洛德就是他的生命,但是在遇到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之后,他所谓的爱情渐渐战胜并取代了亲情,甚至因为爱斯梅拉达的死而杀死了养父克洛德。
(三)人物的纵向圆形对照1.克洛德的纵向圆形对照克洛德的纵向变化是一个感性战胜知性,兽性战胜人性的过程。
从作品本身来看,作者对克洛德倾注了巨大的热情。
从他的童年一直写到他的死亡。
不仅写了他的外表、他的思想、他的博学,而且还通过他的兄弟若望,养子卡西莫多,学生甘果瓦,情敌弗比斯,“爱人”爱斯梅拉达,写出了他的追求、探索、成功以及失败,他的痛苦,他的失望,他的毁灭,而把这样一个悲剧人物从里到外,活生生、赤裸裸地坦露在读者面前的,不是爱斯梅拉达等人物能与之匹故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变化也悄然而至。
“于是他越来越博学了,同时,很自然的,他也越来越有了神甫的谨严,越来越有了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