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莱西地质资源概况

山东莱西地质资源概况

山东莱西地质资源概况第一节地层莱西境内地层出露大体以潍(坊)石(岛)公路为界。

北部以太古界至元古界的古老变质岩为主,局部出露中、新生界沉积岩系;南部以中、新生界沉积岩系为主;望城以东出露元古界变质岩系。

太古——下元古界胶东群(Ar——ptij)出露于县北部。

只见该群的上两组:民山组(Ar——ptijm) 分二岩性段。

【民山组第一段(Ar——ptijm)】上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与斜长角闪岩上互层,偶有黑云粒岩;下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底部有黑云变粒岩。

分布于芝下、山后、下柳连庄一带及西巨家——兴隆村断裂以东、崔格庄——台上一线以北,构成两个分布地带,前带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北缓倾;后带地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向北东缓倾,倾角为20°~ 46°。

【民山组第二段(Ar——ptij㎡)】上部为薄层蛇纹透辉大理岩与黑云片岩互层,下部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云片麻岩,偶有石墨片麻岩出现,底部有石榴黑云片岩,上部夹斜长角闪岩。

分布于矫格庄、花儿山、捉马台一线以东与董家庄、桑行、东大寨一线以北,走向北西——南东,向北东倾,倾角30°~65°。

富阳组(Ar——ptijf) 上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长角闪岩,下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与黑云变粒岩互层、夹斜长角闪岩透镜体。

分布于东围——莪兰庄一线以东与郭家——西朱崔——前山珍——玉池一线以西及产芝水库东岸的韩埠——南岚——小淳于一线以东与拦马庄——尚家庄一线以西地区。

地层厚度3412米,走向近南北,向东倾,倾角27°~67°。

下元古界粉子山群(ptl2f)下元古界粉子山群地层出露于县西北部日庄——南墅地区及望城以东草化山一带,处于招远——平度断裂以东,受断裂影响,地层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最大厚度6832米,顶底部皆未出露全,有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尤以大幅度石英岩、各种大理岩及黑云片岩构成为显著特点。

县内粉子山群分为两个组:山张家组(ptl2fs) 为粉子山群下部地层,出露有两片:南墅——日庄——产芝水库一带:呈北西——南东向狭长带状分布,构成南墅向斜南翼。

岩层走向近东西,向北作倒转倾斜,倾角50°~70°,总厚2800米。

望城——东贤都——凤凰山一带:呈近东西向狭长带状分布,构成大野头向斜两翼。

岩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分别为南、北。

明村组(ptl2fm) 为粉子山群上部地层,出露有三片:南墅石墨矿区及其外围一带,明村组发育完整,构成南墅倒转向斜的核心,分为两个岩性段:【明村组第一段(ptl2fm)】即大理岩夹斜长角闪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段,含铁段,厚度为2117米。

【明村组第二段(ptl2fm2)】即斜长角闪岩夹黑云斜长片麻岩段,厚度1915米。

直蕨山周围一带,在汪家庄、望莲庄一线以北,前庞格庄、潘格庄断裂以南,大片分布着明村组第二段,岩性为含硅线石榴黑云变粒岩、薄层斜长角闪岩大理岩透镜体。

塔埠头、吕家埠、谭格庄一带,大部被第四系覆盖,岩性多为灰白色厚层状透辉大理岩。

上元古界震旦系蓬莱群(zp) 出露于县中部直蕨山南山脚下,分布于上庄、汪家庄东西向断裂南盘,沿展数平方公里,向南倾没入中生代地层之下,出露蓬莱群下部豹山口组大理岩及板岩,岩石成层,残缺不全。

中生界侏罗系与白垩系县境内仅有侏罗系上统莱阳组、白垩系青山组、王氏组红色碎屑岩建造,并伴着有大量中基性火山岩喷发,大面积出露于县南部和中部,构成中生代胶莱坳陷的一部分。

侏罗系上统莱阳组(J3L) 望城镇东冯北村附近有少量出露,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左右,其岩性下部为灰黄色含砾中粗粒砂岩,上部为灰褐色细砂岩与紫褐色粉砂岩、页岩互层。

白垩系下统青山组(kq) 在县内广泛出露,主要岩性为中——基性火山岩流及相应各种类型的火山碎屑岩、陆相正常沉积碎屑岩组成,厚达1000余米。

根据岩石组合、火山喷溢特点的不同,自下而上划分两个岩性段:【青山组第一段(k1q1)】在河头店东西两侧及望城以南的林泉庄——于旺庄——泽口集一带,主要岩性为紫红色(局部夹黄绿色)厚层含凝灰质砂砾岩、含凝灰质砂岩、长石砂岩互层,夹粉砂岩、粉砂质泥岩薄层。

【青山组第二段(k1q2)】在河头店、韶存庄、日庄、牛溪埠、水集、望城、绕岭、李权庄等地广泛分布,主要岩性为中基性——中性——中酸性火山岩流夹火山碎屑岩薄层,尤以紫红色安山岩为多风,间夹层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火山角砾岩、熔岩角砾岩等,为一套火山岩流喷溢之产物。

白垩系上统王氏组(k2w) 在潴河中游两岸及牛溪埠以南至夏格庄——姜山洼区中的低缓山岗上,是一套以红色为主的陆相碎屑沉积,属河流——湖泊相。

主要岩性为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等,厚度为4100米。

根据岩性组合和沉积环境的不同,自下而上分为三段:【王氏组第一段(k2w1)】在河头店以南的高格庄东西两侧、牛溪埠东西两侧、水集镇的展格庄——夏家屯以及绕岭以北房家屯一带。

主要岩性为暗色、紫色厚层砾岩、砂砾岩、夹紫红色砂岩、粉砂岩薄层,厚几十至321米。

【王氏组第二段(k2w2)】在南部洼区中间的低缓丘陵、山岗地带和水集镇西北炉上——展格庄、周格庄乡的门家疃、南岚乡的臧格庄一带,多呈大面积出露,整合超覆于王氏组第一段之上。

主要岩性为紫红、砖红色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夹粉红色、杂色含砾粒粗石英砂岩及砂砾岩或砾岩,其中石灰质结核十分发育,中下部夹泥质灰岩薄层,厚近2000米。

【王氏组第三段(k2w3)】在周格庄乡以西小院——任家疃、簸箕掌——草泊、院上以西至蔡家庄、夏格庄西北至天井山一带,岩性为粉红色、杂色厚层状含砾粗粒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砖红色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互层,向上部含砾粗砂岩增多而变为含砾粗石英砂岩类粉砂岩、粉砂质泥岩薄层,砂岩中交错层发育,厚约1800米,为一套氧化环境下河流冲击相粗——细碎屑冲积物,整合沉积于王氏组第二段之上。

新生界第四系(Q)境内新生界地层第四系现代冲积层和冲积——坡积层大面积发育,主要在大沽河、潴河、小沽河、五沽河流域,尤其是南部洼区姜山周围至夏格庄、院上、店埠西南和整个朴木乡等处,第四系覆盖面积广大,岩性为砂、粉砂、粘土质砂及卵石等,最大厚度为10余米,未见第三系。

第二节构造莱西地处“胶北隆起”与“胶莱坳陷”的接合部位,北部属于“胶北隆起”区,南部属于“胶莱坳陷”区。

褶皱构造基层褶皱构造本县境基层褶皱构造主要有3条:【南墅向斜】位于南墅一带。

轴部在皮家园——徐家庄——夏家庄一线,由粉子山群明村组含石墨岩系组成。

两翼为明村组第一段,轴部为明村组第二段。

北翼产状正常,倾向南,倾角65°左右;南翼被断裂破坏,地层呈倒转产状,倾角与北翼相近。

【日庄倒转背斜】位于南墅向斜之南日庄一带,轴部出露大面积粉子山群山张家组,两翼为明村组,轴向近于东西。

【大野头向斜】位于水集东南望城以东草化山一带,由粉子山群组成。

两翼为粉子山群山张家组,轴部为明村组。

轴部在塔埠头——谭格庄一线,轴向亦近东西。

盖层褶皱构造胶莱坳陷中褶皱构造极不发育,主要由侏罗系和白垩第构成为数不多的开阔向斜。

夏格庄一带出露的夏格庄向斜为较突出的一个,该向斜中部由王氏组第三段构成,两翼由王氏组第二段构成;北东翼还出露青山组火山岩等,轴向北西西北向,两翼倾角13°~15°。

断裂构造本县地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按其展布方位,主要有东西向、南北向、北北东向、北东向、北北西向、北西向6组。

东西向断裂组北部地区出露有5条:【芝山——北埠后——官地洼断裂】分布于县最北端,西自黑虎山向东经芝山、银山,过大沽河,经北埠后延至官地洼、郭宝庄一带。

先呈近东西向,而后呈北东70~80°方向,总长达17.5公里。

断裂在地形上形成长条状垅岗,在芝山一带沿断裂带有许多断裂泉出露。

【孔家——田家断裂】东西向延伸被较新断裂切成三段,断裂延长4公里,断面南倾,倾角65°,切穿胶东群民山组和富阳组。

【山里吴家——北宋家——李家洼断裂】位于芝山——北埠后——官地洼断裂南约6公里,大体平等排列,呈近东西向,略有弯曲,断裂延长约10公里,切穿玲珑期花岗岩体和粉子山群地层。

【堆金岭——望连庄断裂】位于县中部胶北隆起区与胶莱坳陷区接界线北侧,地面出露于堆金岭、上庄至望连庄北一带,大致成东西向,出露长大约3公里。

【平度——五龙村断裂】该断裂展布于山东半岛中部,断裂延长达110公里。

按其展布方位应从县中部通过,大体在水集附近向西延至牛溪埠、武备一线,西至平度县境内。

南北向断裂组县境南北向断裂有5条:莱西县城正北方向,有一组走向接近南北的断裂;北边自西向东有:兴隆村——秦家断裂;上洼子断裂;李家泊子断裂。

沿该断裂带形成近南北向突出地面的垄岗。

南边的有一条,即尚家庄——任家疃断裂。

北北东向断裂组本县北部地区呈左行、雁行状斜列的北北东向断裂,自西北向东南,主要有以下几条:【招远——平度断裂】该断裂由本县西北部通过,境内长约12公里,呈近南北走向,北端略偏北东,南端甚至略偏北北西,呈一向西突出的弧形。

断面倾向南东东或东,倾角37°~70°不等,带宽一般为30~50米,最宽处上百米,最窄处不足10米。

县内整段南窄北宽,切穿错断了两条较古老的东西向断裂。

【西围——高山断裂】分布于县西北部与招远县接界地区,自唐家庄乡的西围格庄向北,经多滨涧、银山、高山到程家庄一带,长达14公里。

断带宽度较大,一般数十米至数百米,灵雀山一带最宽达700余米。

该断裂在地貌上呈现一系列小丘和垄岗,突出于周围极为明显。

莱西境内是该断裂的南段,出露长约7公里,北宽南窄,北段为最宽达50~150米的断裂破碎带。

【徐家庄——山北头断裂】该断裂在徐家庄西南,经郑家下夼过山北头后伏于大沽河第四系覆盖层之下,呈北北东向,延伸6.3公里。

断面倾向北西,倾角80°。

徐家庄一带,断裂带宽120米,其它地段也有数十米宽。

该断裂在徐家庄北被后期形【大店东——矫格庄断裂】呈北北东向断续延伸4公里,断面西倾,倾角85°,破碎带宽50~100米,切穿胶东群民山组和富阳组,被两条晚形成的北西向断裂错成三段。

北东向断裂组在县北部地区亦很发育,主要有4条:【南墅——东院上断裂】呈北东向,延伸约2公里,断面倾向东南,倾角78°,切穿粉子山群明村组第一段,性质为逆断层。

【垛山前断裂】呈北东向,在境内延伸4公里,于县界附近(秦家)被后形成的近南北向兴隆村断裂错断。

【马连庄——展家断裂】呈北东向,断面倾向南东,化角70°~80°,切穿胶东群民山组,属正断层性质,延伸约5.5公里,在咸家屯西南被后形成的北北西断裂切断,东盘向北错约数十米。

【业家庄——西嘴子断裂】北东向,断面倾向东,倾角70°,切穿粉子山群山张家组,并使其与青山组相接触,属正断层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