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管法施工

沉管法施工




沉管隧道有圆形和矩形两类,其设计、施工及所用 材料有所不同。 (1)圆形沉管隧道(船台型):这类沉管内边均 为圆形、外边则为圆形、八角形或花篮形,多半 用钢壳作为防水层; (2)矩形沉管隧道(干坞型):在每个断面内 可以同时容纳2-8个车道,矩形断面的空间利用 率较高,
圆形沉管、矩形沉管
9.2 管件制作
9.1 概述


二十世纪50年代解决了两项关键技术——水力压 接法和基础处理,沉管法已经成为水底隧道最主 要的施工方法,尤其在荷兰。 我国现有6条沉管法隧道:上海金山供水隧道, 另外5条在宁波(宁波甬江水底隧道)、广州 (广州珠江水底隧道)、香港(香港西区沉管隧 道、香港东区沉管隧道)和台湾。
沉管法原理
岩土工程施工
第9章 沉管法施工技术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林 奇
9.1 概述



水底隧道的施工方法: 围堤明挖法、矿山法、气压沉箱法、盾构法以及沉 管法。 世界上第一条沉管铁路隧道建于1910年,穿越美国 Michigan州和加拿大Ontario省之间的Detroit河; 沉管法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普遍应用,如今共有 100多座沉管隧道 。


沉管法亦曾称作预制管段沉放法; 先在隧址以外的预制场制作隧道管段,两端用临时 封墙密封,制成以后用拖轮拖运到隧址指定位置上。 预先在设计位置处,挖好水底沟槽。待管段定位就 绪后,往管段中注水加载,使之下沉,然后将沉设 完毕的管段在水下连接起来,覆土回填,完成隧道, 此之谓“沉管隧道”。
管段制作方式(截面形式)


用胶料粘结多层沥青类卷材或合成橡胶类卷 材而成的粘贴式(亦称外贴式)防水层。 均用浇油摊铺法粘贴 ; 卷材粘贴完毕后,工艺较繁,施工操作工程中会造成 “起壳” ,无法补救; 抗拉伸能力较差。
9.7 沉管基础
9.7.1 沉管基础受力

在水底沉管隧道中,因作用在沟槽底 面的荷载,不因设置沉管而有所增加, 相反,却有所减小。

连接前

对位

连接后
9.5 管段接头



管段接头的构造,主要有刚性接头和柔性 接头两种。 9.5.1刚性接头
刚性接头系于水下连接(不论采用何法)完毕后,于相 邻两节管段端面之间,沿隧道外壁(二侧与顶、底板) 以一圈钢筋混凝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永久性接头。

刚度较大,但沉降不匀易开裂渗漏。
“先柔后刚”
形式:

均由本体与锚着部两部分组成; 变形缝的张开度、本体部的宽度。这两个因素 共同决定着止水带所受拉力。
2)钢边橡胶止水带

钢边橡胶止水带,系于橡胶止水带两侧锚着 部中加镶一段薄钢板,其厚度仅0.7mm左右, 初于荷兰的凡尔逊(Velsen,1957)。
9.6.3管段外壁的防水措施

1-拉合千斤顶;2-拉沉卷扬机;3-拉沉索;4-压载水
9.3 管段沉放
管段沉设作业:
准备工作 浮运 管段就位 管段下沉(初次下沉、靠拢下沉、着地下沉) 水上交通管制
9.4 水下连接


早期采用灌筑水下混凝土施工法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加拿大的台司隧道采 用水力压接法。 用水力压接法进行水下连接的主要工序是: 对位——拉合——压接——拆除端封墙

沉管外防水和沉管自防水两类; 外防水包括了钢壳,钢板防水,卷材防 水,涂料防水等不同方法; 自防水主要是采用防水混凝土。
9.6.4钢壳与钢板防水


在沉管的三面(底和二侧)甚至四面 (包括顶面)用钢板包覆的防水 ; 耗钢量大、焊缝防水可靠性不高、钢材 防锈问题仍未切实解决;

9.6.5卷材防水
变形缝须满足

1.能适应一定幅度的线变形与角变形。
2.在浮运、沉设时能传递纵向弯矩。
外排纵向钢筋全部切断。而内排纵向钢筋则暂时不予切断,待沉设 完毕后再将跨越变形缝之内排纵向钢筋,全部切断。



3.在任何情况下能传递剪力 变形前后均能防水,
台阶形变形缝
1-沉管外侧;2-沉管内侧;3-卷材防水层;4-钢边橡胶止水带; 5-沥青防水;6-沥青填料;7-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9.2 管件制作
3、封墙 封墙材料:木材、钢材或钢筋砼; 封墙上需设排水阀、进水阀及出入人孔。 4、检漏及干舷调整 干坞灌水检漏。 调整压载水的重量,使干舷达到设计要 求。


干舷 管段在浮运时,为了保 持稳定,必须使管顶面 露出水面,其露出高度 称为干舷。具有一定干 舷的管段,与风浪后产 生反向力矩,保持平衡。 干舷的高度应适中,过 小则稳定性差,过大时 沉设困难。

浮力设计时,按照最大混凝土容重、最 大混凝土体积和最小河水的比重来计算 干舷。
9.3 管段沉放
沉放方法: 吊沉法(分吊法、扛吊法、骑吊法) 拉沉法

1)分吊法 2~4艘起重船或浮箱
浮筒吊沉法
浮箱吊沉法
2)扛吊法

最主要的大型工具就是四艘小型方驳;
3)骑吊法 SEP
4)拉沉法
9.5.2柔性接头

主要是利用水力压接时所用的胶垫,吸收 变温伸缩与地基不均匀沉降所致角变,以 消除或减小管段所受变温或沉降应力。
9.6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9.6.1变形缝的布置与 构造 沉管结构一般都是二次 浇筑 ,常易发生收缩裂 缝 。不均匀沉降等影响 也易致管段开裂 。
变形缝

每节管段分割成若干 节段,一般为15~ 20m左右 。

9.6.2止水缝带



普遍的是橡胶止水带和钢边橡胶止水带。 1)橡胶止水带 橡胶止水带可用天然橡胶(含胶率) 70%)制成。亦可用合成橡胶(如氯 丁橡胶等)制成。
橡胶止水带的寿命


潮湿、无日照及温度较低 等环境理想。 地下工程中的橡胶止水带的耐用寿命应在 六十年以上。 经老化加速实验亦可断定其安全年限超过 100年。
1、临时干坞的构造与施工 临时干坞的深度应保证管段制作后能顺 利地进行安装工作并浮运出坞。 大型干坞常用土围堰或钢板桩做坞首。
9.2 管件制作
2、钢筋混凝土矩形管段制作 防水性及抗渗性要高。 重度控制要严格(重度超过1%以上,管 段就浮不起来。 均质性要求。 施工缝及变形缝的处理要慎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