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
下,归来且闭关。
注解1、闲闲:从容貌。
2、迢递:远貌。
3、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
译文清沏溪流两岸林木枝茂叶繁,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赏析这首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
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
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
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
末联写山之高,点明归隐之高洁和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
写景写情并举,于写景中寄寓深情。
层次整齐,景象萧瑟。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
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马:指战争。
4、关山北:北方边境。
5、凭轩:靠着窗户。
译文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赏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
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
事,数问夜如何?
注解1、掖垣:因门下省、中书省地处左右两边,像人的两掖,门下省为左掖。
2、金钥;指开宫门的锁钥声。
3、珂:马铃。
4、封事: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故称。
译文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
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靠近天廷,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
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晚风飒
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
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赏析作于左拾遗任上,记叙了诚敬值宿,夜不敢寐的实况。
反映了这时诗人不过是个小心谨慎的官吏罢了,字里行间也流露诗人的忠爱之情。
诗开头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
自幕至夜,再自夜至晓,自晓至明,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叙述详明而有变化。
孤雁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
缴,孤飞自可疑。
注解1、之:往。
2、失:失群。
3、渚:水中的小洲。
译文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
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
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
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
赏析这是一首咏孤雁的,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
一联写同伴归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
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
三联写失群之苦楚。
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
四联写疑虑受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
今人徐培均以为此诗“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
上,日暮欲何之。
注解1、独立句:意即威振三边。
三边:汉幽、并、凉三州。
2、江汉:泛指江水。
3、何之:何往。
译文你是老了流落的征南将军,当年曾经带领过十万雄师。
罢官返乡后没有任何产业,年老还留恋着贤明的圣主。
你曾独自镇守三边的疆土,舍生忘死只有宝剑才深知。
面对着汉水渺渺无边无垠,垂暮之年的你将要去何处?
赏析这首是赠送退伍军人李中丞,赞扬他久经沙声,忠勇为国,感伤他老来流落的境遇。
首联先写李氏曾是十万大军将帅,而老来流落;三、四两联写他廉洁奉公和忠心耿耿;末联写江汉茫茫,年纪老迈,将“欲何之”?全诗对久经沙场,晚沦江汉的老将,寄予无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