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广场空间欧洲城市非常注重对城市广场空间的塑造,城市广场通常由教堂、博物馆、市政厅等重要的文化、办公建筑等围合而成,广场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
广场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以及借助雕塑、喷泉、建筑等要素而形成的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
广场的空间形态几何形为主,空间尺度宜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巴黎的主要广场有协和广场、旺道姆广场、卢浮宫及德方斯门前广场等:罗马以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市政广场、威尼斯广场、波波罗广场及古罗马共和广场、帝国广场遗迹而著名;佛罗伦萨则以西格诺利亚广场群而著称;威尼斯最有名的广场有圣马可广场。
可以看出这些广场的形成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广场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城市广场内教堂、总督府、市政厅、博物馆等重要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教堂本身就是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在广场二得到了统一、和谐,城市的历史及雕塑、喷泉、绘画艺术在广场建筑空间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2)广场的建筑空间与尺度处理。
每个广场通过对空间尺度的处理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如巴黎协和广场开敞的视觉空间,卢浮宫入口广场玻璃金字塔强烈的视觉冲击,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椭圆形与梯形空间的完美结合,市政广场梯形空间与卡比多山地形的和谐效果,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建筑和雕塑组成的丰富空间效果,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统一及3个梯形广场的有机衔接、极其完美的空间构图等,都给人留下了完美的空间印象。
就广场本身而言,可以将其理解为对街道空间的放大,既具有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的作用,又是城市中最有灵魂的地方。
理想的城市广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步行区域,既要有宜人的尺度,四周又要有朝向它的建筑,以提供休息、娱乐等服务。
另外,体现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是广场的功能之一。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广场,其建设一直是我国城市建设关注的焦点,不少城市在广场建设中片面强调所谓的“城市经营”理念,把建设广场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经济的手段,却忽视了广场的基本功能、交通、社会文化内涵及人性化设计要求,这样建造出来三勺广场虽令人激动却无法使人满意。
2.3步行空间步行空间是为满足人们在连续的空间内步行的需求,并隔离喧嚣的汽车噪音而形成的步行街道。
巴黎有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步行空间,如丢勒里花园与卢浮宫连接的步行空间、德方斯新区连续的两层步行广场及塞纳河右岸利用原有仓储区建造的步行购物街等。
德方斯新区以其独特的人车分流系统及连续的两层步行街道而著称,步行街逐级上升,与街道两侧的建筑有机衔接,步行空间与雕塑、小品、喷泉、绿化有机结合,突出了步行街道的视觉空间效果,这既是一条体现法国文化和历史特征的街道,同时又是个富有节奏变化和韵味的休闲娱乐场所。
法国梧桐、常青藤,以及不同造型的水体、喷泉成为激活空间的点缀和视觉焦点,较矮的植物平行排列.与两边大楼相协调,植被、地面铺装和照明设施形成统一风格。
塞纳河右岸的贝尔西公园项目是巴黎城市更新的又一成功案例该地区在原有仓储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结合新建的影剧院、城市公园、商店街等形成了完整的富有人情味的步行街区。
威尼斯的水城特色使其城内街道成为了天然的步行区,在传统街巷内行走,街道曲折。
步移景异,步行空间与广场空间有机结合,空间变换丰富;佛罗伦萨则利用轴线空间连接安农阿齐广场、西格诺利亚广场、乌菲齐大街和金银桥等,取得了丰富的步行空间效果。
深圳市未来照明灯光设计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城市照明规划、各类建筑照明设计,景观照明设计,桥梁灯光设计,LED亮化工程整体方案设计、灯光动画演示、二维三维灯光效果设计为一体的综合照明设计机构,专注于灯光艺术的研究和设计,在夜景灯光照明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我们设计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广场照明设计广场照明设计主要包括休闲广场、集会活动广场、商业广场的照明设计。
1)休闲广场。
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休息、社交和举行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地方,由于人们活动方式不同,有些区域和时段人员比较集中,照明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广场是当地人文显现的重要场所,照明设计应体现当地人文特点。
②应突出重点,特别是广场标准性的建筑应重点加以表现,使之成为广场整体环境的亮点。
③照明应做到明暗适度,不能有眩光,特别是休闲区不宜过亮。
④广场内不宜灯杆林立影响日间效果,灯具、灯杆不应妨碍行人活动和交通。
⑤由于人员较集中,灯具应做好安全防护,避免行人触电和烫伤。
⑥慎用埋地灯。
埋地灯造价较高,易产生眩光,维护较困难。
2)集会活动广场。
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大型集会活动、演唱会的场所,人员活动比较集中,人员流动较大,照明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照明设计应以高杆照明为主,其余照明方式为辅,周围可适当布置一些庭院灯或草坪灯,尽量减少妨碍人员活动的灯杆。
②由于光源的功率较大,应注意控制光污染。
③大型广场还应设置应急照明,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的安全疏散。
④控制方式灵活,采取分级和分场景控制方式,满足大型集会、文化活动、休闲活动等多种活动需要的照明方式。
⑤灯杆应采取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⑥应预留备用照明电源,满足大型集会活动临时照明的供电要求。
二商业街照明设计商业街具有人员流动大、人员较集中的特点。
商业街照明除了要满足人们交通和识别目标的需求外,还应起到购物导向作用,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
1)商业街照明设计应体现建筑特点和街区特性。
2)商业街照明应保障有足够的亮度和照度均匀度,不能有暗区、盲区,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3)应有标示性照明,便于引导行人购物和引导行路方向。
4)重点突出店标、广告和橱窗,但应该注意控制眩光。
5)灯具种类和型号选用不宜过多过杂,导致主体不突出,没有特色。
6)商业街照明设计应体现建筑特点和街区特性。
7)不应设置频闪频率高的动态光源,避免给行人的视觉带来不适感。
8)广告和橱窗的照明应选择显色性良好的光源。
、园林工程设计任务书委托人:广东xxx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甲方)设计人:xx市xxx园景有限公司(简称乙方)甲方委托乙方承担xxxx中心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园林景观工程规划和施工图设计。
第一条设计依据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1.2 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规范》。
1.3 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1.4 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园林规划方案图、园林小品(构筑物)建筑方案图。
1.5 场地地质勘察报告第二条设计要求2.1 工程名称:xxxx中心综合开发项目xxxx第一期2.2 项目地点:xx市xx新区2.3 设计要求(参考合同书相关内容)2.3.1 规划设计阶段:1.就本工程要求的整体外观及其园林特色,制定工程计划、参数及基本要素,并确定设计责任、提交日期、工程分期进度及其他要求等。
2.与有关的顾问(结构、机电、土木等)配合,就外部空间的设计布局和饰面坡度,排水系统等硬景进行协调配合。
3. 在概念设计阶段,乙方提供二次概念设计讲解,然后按照甲方的意见作出相应修改。
4. 设计图要求参见合同相关条例。
2.3.2. 初步设计阶段1. 该阶段需具体地阐释硬景及软景设计大意,供有关顾问作工程协调及统筹之用。
2. 乙方需按工程进度制备图则,提供相关顾问工程协调和统筹之用。
3. 所提供的资料供工程协调及统筹之用,并经有关顾问(建筑师,机电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及土木工程师等)作协调及最后总结,使这些资料修正纳入有关招标文件内,供建筑及招标之用。
完整的排灌系统图则将由独立排灌承建商或给排水专业工程师提供。
4. 设计图要求参见合同相关条例。
2.3.3. 施工图设计阶段1.公建建筑的顶部也可以适当布置环境,形成休闲平台。
2.地面停车场应结合绿荫带加强绿化,建设林荫停车场及嵌草铺装停车场,选用植草砖和透气混凝土材料。
3.地形设计要科学合理,有利于保护天然水源,处理好地表排水,降低建设投资和养护管理的费用。
4.商业区内设施小品的设置包括以下几类:信息设施:指路标志、方位导游图、广告牌、信息栏、时钟、扩音器、电话亭等。
卫生设施:垃圾箱、烟蒂箱、痰盂、洗手器、公共厕所等。
娱乐服务设施:室外坐具、桌子、太阳伞、游乐器械、休息廊、售货亭、自动售货机等。
照明安全设施:室外灯具、消火栓、火灾报警器等。
艺术景观设施:雕塑、艺术小品、壁画等。
无障碍环境设施:包括为残疾人设置的各项设施。
应与建筑群体、绿化种植等紧密结合,做到实用、艺术、有趣味、有特点、数量足。
5.绿化要求:力求自然活泼的风格,建造景观各异,丰富多彩的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布置应充分考虑住宅的通风、采光、隔热等特定功能,并处理好与地下管线的关系。
选好绿化树种。
一级道路行道树选择的标准和要求为:常绿乔木,树种统一;冠幅树形要好,达到整齐、快长;分枝高,树干通直;不长板根,不破坏人行道板和地下管线;对汽车尾气等污染物抵抗力强,抗台风;而且生长快,绿化效果好,易管理等。
整个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鸟瞰效果,满足高楼居民的俯视要求。
运用我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充分利用建筑、树木、地形、水体、道路等条件,设置对景、障景、隙景、借景、框景等不同景点,促使景区内的植物空间幽雅舒适变化丰富。
6.绿化配植要求:居住区绿化、景观建设应坚持乔、灌、藤、花、草、景观相结合,提高生态含量,美化居住环境的原则。
组团绿地应包括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健身路径等。
树种选择应丰富,重点突出其景观和遮荫功效。
绿化植物种植宜选用适当规格苗木,做到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
植物种类需丰富多彩:绿地面积在10000~20000平方米的,一般不低于80种。
多配置色叶植物、花灌木、香源植物以及多年生花卉。
多配置有益身体健康的保健植物,不用或少用有刺、带尖、飞毛多、有毒及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
适当配植鸟嗜植物和蜜源植物,吸引动物和生物,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
采用生物固氮的方式逐步取代直至取消化肥栽培的方式。
即选择栽种能与自然界固氮微生物共生形成根瘤的植物,减少或消除对土地的污染。
根据植物特性和观赏作用合理配植植物群落,提高一次存活率,美化居住环境。
沿城市道路的围墙应透空透绿,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驳岸景观绿地设计在充分考虑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应注重水乡特色。
沿河、湖、池、溪流岸线,宜采用景石自然式堆砌护岸。
倡导立体绿化,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面绿化,形成立体生态。
设置在绿化带内的不常开启的室外污水井、沙井等盖顶种植匍匐植物遮盖。
7.夜景照明:实施夜景亮化工程,运用各类灯光照明器具,精心设计得多姿多彩,成为小区名副其实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夜景照明可根据小区的具体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及灯具选择,计算照度,色调搭配。
灯具类型丰富,且随部位的不同作相应的隐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