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群体ppt课件
3.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1.领导形式 (1)工具性领导 (2)表意性领导 2.领导作风 (1)权威型 (2)民主型 (3)放任型 3.群体决策 (1)搜集信息 (2)评估 (3)决定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研究 杜尔凯姆、齐美尔 库利提出初级群体 莫里诺提出:社网图 初级群体研究的进展:
第一、个体、群体和社会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正 在逐渐得到认识。 第二、重点从群体对其成员和环境的影响转到了 小群体自身的分析。 第外部观 察为内部参与。 第五、一般系统论正在小群体研究得到广泛应用。
二、初级群体地基本特点 1.成员有限 2.成员之间有之间地、经常地面对面 互动。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种角色,表现了 全部个性。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5.成员难以替代。 6.群体整合程度高。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二、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 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 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1.群体规范形成的心理机制 2.群体规范的效用 3.群体规范的潜在收效曲线 三、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是指成员之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 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群体规模 2.社网图 (1)提问 (2)绘图 (3)分析
三、初级群体的形成条件 1.活动空间接近。 2.接触实践长 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四、初级群体的社会功能 (一)正功能 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二)负功能 1.从微观心理角度看 2.从宏观角度看
3.群体的类型 社会学界通常划分为五种: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主要是根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 程度来划分。这是五种里面最重要的, 也是我们在下面要详细阐述的。 A 初级群体 指的是其成员之间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 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例:家庭、邻里、朋友、战友群、哥们儿 B 次级群体 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例:军营、学校、政府部门
内群体同外群体之间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主要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 A 所属群体 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 成员的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B 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 是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 例:a班级与b班级,a中的成员可能拿b 来作为检验自己班的一个参照。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 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 合为一体的力量。
1.群体凝聚力表现为三个层次: (1)人际吸引 (2)成员对规范的遵从 (3)成员把规范的内化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 (2)从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看 (3)从成员在关系结构看 (4)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关系看 (5)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主要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 互动方式来划分。
区别 正规化 互动 正式群体 高 制度化、规范 化 权利、义务 关系明确、书 面形式 结合方式 书面、明确 非正式群体 低 随意的、常 规的 不明确、不 成文 自然、暗语 性的
(3)内群体语外群体 主要依据是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A 内群体 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 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 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B 外群体 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 结合。
社会群体教学
1.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第一、成员有明确的关系。 第二、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第三、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第四、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第五、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2.群体存在的基础 (1)从社会成员个体来看: A 群聚性 B 需要 C 交换 (2)从社会自身来看: A 具有客观性 B 社会性 C 自我维持倾向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主要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 及其性质来划分。 A 基于成员之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 的群体叫血缘群体。 例:家庭、家族、部落、氏族 B 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 成的群体叫地缘群体。 例:邻里、老乡、民族社区 C 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 成的群体叫业缘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