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理论经典课件(PPT120页)

市场理论经典课件(PPT120页)


Ed
Ed
MR= P ( 1- 1 1 ) =AR( 1- 1 1 )
Ed
Ed
当Ed>1时, 0<MR<AR
销售总收益与销售量同方向变动
当Ed=1时, 0=MR<AR
销售总收益不受销售量变动的影响
当Ed<1时, 0>MR<AR
销售总收益与销售量反方向变动
P
12
|Ed| >1,MR>0
P=12-Q
9
|Ed| =1,MR=0
6
|Ed| <1,MR<0
3
d=AR
0
MR
Q
P
36
TR
0
3
6
9
12
Q
价格递减条件下的收益与销售量
50
销售量 价格[=平均收益] 总收益 边际收益
Q 1
P[=AR] 18
TR 18
MR 18
40
2
16
32
14
3
14
42
10
30
4
12
48
6
TR
5
10
50
2
20
6
8
48
-2
7
6
42
(3)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二. 垄断厂商的需求和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
P
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通过减少产量来提高价格。
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负 销量与价格成反比
dd=D Q
2、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
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TR PQ Q
AR TR PQ
-6
10
AR
8
4
32
-10
9
2
18
-14
0
10
0
0
-18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
MR
垄断条件下的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
例: P=12-Q Q=12-P TR=12Q-Q² AR=12-Q MR=12-2Q
需求量
Q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个类型, 垄断市场、 寡头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本章导论
本章考察了垄断、寡头和垄断 竞争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 和价格的决定,并进一步结合完 全竞争市场,对不同市场组织下 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
第一节、垄断 monopoly
一、垄断及其特点
1.完全垄断市场(perfect monopoly market) :一家厂 商完全控制整个市场的商品供给。
2.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 政府垄断 政府给私人的授权 商品的市场需求很小 厂商对自然资源和矿产 厂商对技术的控制
垄断者获得超额利润主 要是卖方垄断。
买方垄断?
3.完全垄断市场特点
(1)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控 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
厂商=行业
(2)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要 素资源难以流动。
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由于成本与需求的不同,不一 定总是获得利润。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 超额利润、无利润或亏损。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条件 MR=SMC
厂商的短期均衡 有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图形表示
P
赢 利 PE
P>SAC 0
SMC SAC
E MR
教材P217 图7-2
d(AR=P)
教材第六、七章
市场理论
又称厂商均衡理论[Theory of Equilibrium of the Firm],研究在 不同类型的市场上厂商(即企业) 如何决定其产品的价格和产量。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理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 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 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有被称为不完全竞争 市场。
Q
P
需求曲线D=价格线P =平均收益AR
向右下方倾斜。 O
dd=D =P=AR Q
3、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
垄断市场,销量增加,价格下降,从而边际收益减少, MR位于需求曲线下方。MR比价格下降得更快。
MR与AR的距离越来越大, MR,AR,且MR<AR。
若需求曲线为线性,则MR要比 AR陡两倍。
价格
P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需求价格弹性
Ed ∞
11 5 3 2 1.40 1 0.71 0.50 0.33 0.20 0.09
|Ed|=| dQ |P =|-1|P/Q = P/Q
dP Q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完全垄断,厂商不可以任意定高价; 必须根据市场定价。根据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策。
QE
Q
MR=SMC决定产量
P
亏 损 PE
P<SAC 0
SMC SAC
教材P217 图7-3
E
d (AR=P)
MR
QE
Q
MR=SMC决定产量
P
零 利 PE 润
P=SAC 0
SMC SAC
E
d (AR=P)
MR QE MR=SMC决定产量 Q
已知某垄断厂商成本函数为 STC=0.1Q3-6Q2+140Q+3000, 市场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厂商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4、垄断厂商边际收益与价格及需求弹性的关系
数学推导
设反需求函数为P=P(Q) 则TR=P(Q)*Q
MRQ dTRQ P Q dP
dQ
dQ
P1
Q dP P dQ
P
H
ed.>1
MR
ed.=1
(a)
ed.<1
D(AR=P)
MR
P1
1 ed
O P
F
GQ
TR
TR=P Q
ed>1,MR>0
(b)
P
TR=P*Q
A
=(a-bQ)*Q
=aQ-bQ2
MR=dTR/dQ
=a-2bQ
0
dd=DD=AR=P
MR
B
CQ
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关系
由于AR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AR呈递减趋势,根据边 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可知MR曲线在AR曲线的下方。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意味着, 厂商要出售更多的商品就必须降价.不仅增加出售 最后一单位商品的卖价较前低.而且全部销售量的 其他各单位的卖价也较前减少,因而每增加一单位 产品售卖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总是 小于单位产品的卖价(平均收益),所以边际收益曲 线总是位于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的左下方.
ed<1,MR<0
ed=1,MR=0,总收益最大
O
Q
数学推导:
设反需求函数为P=P(Q) 则TR=P(Q)*Q

MR=
dd(TQR)=P+
dP dQQFra bibliotek=P(
1+
dP dQ
Q P
)
∵Ed = - dQ dP
P Q

1 = - d P Ed dQ
Q P
∴ MR= P ( 1- 1 )1 =AR( 1- 1 )1
需求曲线:P = a - b•Q 边际收益曲线:MR = a - 2b•Q
P
dd(P=AR) MR
Q O A为OB中点 B
根据MR的函数形式即可得MR曲线,MR曲线的斜率为—2b,
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与需求曲线相同,在横轴上的截距是需 求曲线在横轴上截距的一半。
证明:设需求函数为
直线:P=a-bQ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