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运动解剖学》第5次课:骨连结
《运动解剖学》第5次课:骨连结
– 环转
.
.
.
3.桡尺连结 包括: (1)前臂骨间膜 (2)桡尺近侧关节 (3)桡尺远侧关节
关节头—尺骨头环状关节面, 关节窝—由桡骨的尺切迹及自
下缘至尺骨茎突根部 的关节盘共同构成 运动:旋前、旋后
桡骨
35
.
前臂骨间膜
肱骨
桡尺远侧关节 桡尺近侧关节 尺骨
4.手关节 包括:
掌指关节
指间关节 掌骨间关节
手舟骨 腕骨间关节
(6)指骨间关节
36
.
桡骨
桡腕关节
钩骨
三角骨 月骨 关节盘 尺骨
桡腕关节
– 关节面形状
• 属椭圆关节
– 关节运动
• 额状轴:屈、伸 • 矢状轴:内收、外
展 • 环转运动
.
2. 腕骨间关节 – 主要结构 • 关节面:由近侧列腕骨 三块腕骨(舟骨、月骨和 三角骨)和远侧列四个腕 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 、头状骨和钩骨)组成。 – 远侧列四个腕骨之 间被三条坚韧的骨 间韧带连接在一起 ,几乎没有活动, 可将它们看作一块 骨。从结构上看腕 骨间关节是一个简 单关节。
前臂 骨间膜
冠状缝 矢状缝
3
.
人字缝
(二) 软骨连结 两骨之间籍软骨相连结,软骨连结可分为两种。
1.透明软骨结合 骺软骨
2.纤维软骨联合 椎间盘 耻骨联合
4
.
(三)骨性结合 常由纤维连结或透明软骨骨化而成。
骶椎椎骨之间 髂、耻、坐骨之间
5
.
二、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又称为关节 或滑膜关节 ,是骨连结的最高分 化形式。
椎弓 棘突 黄韧带 棘间韧带 椎间孔
棘上韧带
黄韧带 横突 项韧带
4)横突间韧带 5)关节突关节
关节突关节
12
.
(3)寰椎与枕骨及枢椎的关节
1)寰枕关节 2)寰枢关节
①寰枢外侧关节 ②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关节韧带: ①齿突尖韧带 ②翼状韧带 ③寰椎横韧带 ④覆膜
13
.
2.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1)脊柱的整体观
当屈肘90o 时,此三点成等腰三角形。
31
.
• 关节面的形状 :
– 属滑车、球窝和圆柱 关节。
• 关节的运动 :
– 由于肱桡关节是球窝 关节,有三个运动轴 ,但是由于受到尺骨 的限制,不能绕矢状 轴运动。
– 额状轴:屈、伸运动 。由肱尺和肱桡关节 完成 。
– 垂直轴:旋内和旋外 运动。由肱桡关节和 桡尺近侧关节完成 。
运动: 上提、下降、前进、 后退、侧方运动
关节盘 关节囊
外耳门 乳突 下颌头
下颌窝
关节囊的前份较薄弱,下颌关节易向前脱位
17
.
翼外肌
翼内肌 颊肌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关节结节
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
一、上肢骨的连结
(一)上肢带连结
关节盘
1.胸锁关节
构成: 锁骨的胸骨端 胸骨的锁切迹 第一肋软骨的上面
特点: 形状形似鞍状,因有关节盘存在,故为球窝关节。 关节囊:坚韧,周围有韧带加固。 关节腔狭小 多轴关节
3.胸廓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胸廓上口—较小 胸骨柄上缘 第1肋 第1胸椎椎体
胸廓下口—宽而不整 第12胸椎 第12及第11对肋前端 肋弓和剑突 膈肌封闭胸腔底
16
胸廓上口
胸肋关节
胸廓下口
.
二、 颅骨的连结
(一)颅骨的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二)颅骨的滑膜关节
颞下颌关节
构成: 下颌头、下颌窝、 关节结节、关节盘
.
.
.
.
.
(二)自由下肢骨连结
1.髋关节 构成 : 髋臼与髋臼唇 股骨头 髋的横韧带 (1)髂股韧带 (2)股骨头韧带 (3)耻股韧带 (4)坐股韧带 (5)轮匝带
55
髋臼唇 轮匝带
髂骨 股骨头 股骨头韧带
髋臼横韧带
大转子
.
髂股韧带 耻股韧带
闭孔膜 小转子
髋关节特点: 1. 头大、窝深 2. 关节囊厚而坚实 3. 关节囊有许多韧带增强,如髂股韧带等 4. 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支持躯干 保护脊髓
1)脊柱前面观 2)脊柱后面观 3)脊柱侧面观
4个生理性弯曲 • 颈曲 • 胸曲 • 腰曲 • 骶曲
(2)脊柱的运动
可作屈、伸、侧屈、旋转 和环转运动。
14
.
(二) 胸廓 胸椎12 、肋12对、胸骨1
1.肋椎关节 (1)肋头关节 (2)肋横突关节
肋骨
15
肋横突关节
肋头关节
.
2.胸肋关节
特点:
灵活性
( 1 )头大、窝浅,盂唇加深关节窝
( 2 )关节囊薄而松弛
稳固性
( 3 )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 4 )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增强
运动:
(1)典型球窝关节 (2)冠状轴—屈和伸
矢状轴—展和收
垂直轴—旋内、旋外以及环转
•易向前下方脱位
25
.
肱二头肌长头腱 肩峰 肩胛骨 纤维层
滑膜层 关节腔
肱骨头
韧带: (1)桡侧副韧带
(2)尺侧副韧带
(3)桡骨环状韧带
30
尺骨滑车切迹 肱骨滑车
鹰嘴
桡骨环状韧带
尺骨桡切迹 桡侧副韧带
.
肘关节特点:
1、三个关节共包一个关节囊 2、两侧有韧带增强 3、桡骨环状韧带
运动:屈、伸,易产生后脱位 提携角—163o
当肘关节伸直时, 肱骨内上髁 外上髁 尺骨鹰嘴位于一条直线上
–上肢带的运动主要是在胸锁关节,而且主要由 肩胛骨来体现,即上肢带的运动在肩胛骨比较明 显。
–上肢带的运动加大了自由上肢骨的自由度和灵 活性。
20
.
肩带的运动
.
肩带的运动——上提、下降
.
肩带的运动——外展、内收
.
肩带的运动——上回旋、下回旋
.
(二)自由上肢骨连结
1、盂肱关节(狭义肩关节) 肱骨头 肩胛骨的关节盂
胸锁关节是上肢骨与躯干骨间连结的惟一关节。
18
.
2.肩锁关节
3.喙肩韧带 喙肩弓 喙肩韧带 喙突 肩峰
19
肩锁关节 喙锁韧带 锁骨 喙肩韧带 关节囊
肱二头肌长头 肩胛骨
.
上肢带的运动
• 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主要运动在胸锁关节
–可以将锁骨和肩胛骨看作是一块骨。
因为胸锁关节的关节面形状是球窝关节,而肩锁关节的关 节面形状是平面关节,属于微动关节,它们之间不存在 运动。
• 关节囊:前后松弛,前 后左右均有韧带加固。
• 关节腔:
.
腕骨间关节
– 辅助结构
• 关节韧带:比较复 杂,分布在掌侧个 背侧
– 腕横韧带:是筋膜局部 增厚形成的,位于腕骨
沟上,横架在腕尺侧隆 起(钩骨和豌豆骨)和腕 桡侧隆起(大多角骨和 舟骨)之间。
– 腕管:由腕横韧带和骨
面围成的管。在该腕管
中有屈指肌腱、神经和
纤维环 髓核
棘上韧带
2)韧带 前纵韧带
前纵韧带
作用: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
后纵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11
.
后纵韧带
纤维环 髓核 前纵韧带 椎间盘 纤维环
髓核
后纵韧带
关节突关节
(2)椎弓间的连结
1)黄韧带
作用: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 前屈
2)棘间韧带 3)棘上韧带
项韧带
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 三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称为项韧带。
肩锁关节
关节囊 喙肩韧带
盂唇
锁骨 喙锁 韧带
肩胛骨
肱骨
关节囊 肱二头肌长头腱
辅助结构
关节唇:由纤维软骨构成,
附着在关节窝周边。改
变关节面的形状 。
关节韧带:
1. 喙肱韧带 :自喙突
至肱骨大结节,部
分纤维在后上部与
关节囊融合,增强
关节囊上部,防止
肱骨头向上脱位 。
2. 盂肱韧带 :自关节
盂周缘前部经关节
48
界线: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 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
骨盆下口呈菱形
尾骨尖 骶结节韧带 坐骨结节 坐骨支 耻骨下支 耻骨联合下缘
骨盆腔(固有盆腔)与骨盆轴
直肠、膀胱和部分生殖器官.
•股骶弓 •坐骶弓 •骨盆倾斜度
骨盆性别差
49
.
骨盆
• 骨盆由骶、尾骨和左右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被斜行的界线(后方 起于骶骨岬,经髂骨弓状线,髂耻隆起,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 到耻骨联合上缘连线)分为两部:界线以上叫大骨盆,又称假骨盆, 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窝部;界线以下叫小骨盆,又称真骨盆,其内腔即 盆腔。 骨盆的前界为耻骨和耻骨联合,后界为骶、尾骨的前面,两侧为髋 骨的内面、闭孔膜及韧带,侧壁上有坐骨大、小孔。小骨盆有上、下 两口,上口又称为入口,由界线围线;下口又称为出口,高低不平, 呈菱形,其周界由后方前为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下 支、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耻骨下支在耻骨联合下缘所形成 的夹角叫耻骨角,男性约为70~75°,女性角度较大,约为90~ 100°
三侧面有韧带加固
.
.
二、下肢骨的连结
(一)下肢带连结
1.骶髂关节 2.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 (1)髂腰韧带 (2)骶结节韧带 (3)骶棘韧带
骶棘韧带 坐骨大切迹 坐骨大孔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坐骨小孔 坐骨小切迹
骶髂前韧带
47
髂腰韧带 坐骨大孔 坐骨大切迹 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坐骨小孔 .坐骨小切迹
(一)关节的基本构造
1.关节面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