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万达广场——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青岛万达广场——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表1 有关规范、规程、图集2.工程概况表2 工程概况表2.2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概况本工程各塔楼部分为梁板式筏形基础,裙房部分为柱下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

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S8,整块基础底板通过纵横交错的后浇带分为20个单元,底板分段情况详见施工流水段划分图附图1。

其中A1、B1、B2、C1、C2、D1六个区段内含有厚度超过1m的基础底板,根据设计总说明要求,厚度超过1m的基础底板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各区段混凝土方量(含300mm高地下室外墙)、底板标高、板厚详见下表。

表3 底板各区段混凝土情况表2.3 项目管理目标2.3.1 质量目标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质量目标:合格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精心施工预防监控遵规守法诚信至上以人为本追求卓越2.3.2 安全目标杜绝伤亡、重伤事故,轻伤事故率低于2‰2.3.3 文明施工目标创2008年“青岛市文明安全标准化工地”。

2.3.4 环境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杜绝环境污染,美化施工周边环境,营建“花园式工地”。

3.施工难点3.1 各塔楼筏板基础中有部分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浇筑这样的大体积混凝土极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因此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内外温差,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的产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

3.2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量大需多次浇筑完成且每次浇筑的方量都很大,选用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多,如何科学组织交通、合理配备机械,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避免冷缝出现、避免产生温度收缩裂缝是底板施工的重点。

为保证各区段施工流水的顺利进行和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协调各区段施工进度,协调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2)浇筑前落实好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供应、车辆、现场组织协调、浇筑路线等情况;尤其当现场出现多区段同时浇筑混凝土的情况时,各区段要明确专人负责混凝土罐车的协调指挥现场罐车行走路线。

为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必须事先协调好混凝土罐车的行车路线,保证混凝土罐车运输的连续性。

4)需要占用场外停车应事先向交管部门通告,争得交管部门的同意,并安排专人组织协调罐车的停靠。

4.劳动力组织及责任划分4.1管理层(工长)负责人表4 管理层负责人表4.2劳务层负责人表5 劳动层负责人表5.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较大,如何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升温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配制的关键。

本工程设计要求地下室底板、楼板及侧墙混凝土掺入适量膨胀剂(可选用JEA)和优质粉煤灰。

膨胀剂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5.1 材料的选用5.1.1 水泥水泥品种及用量直接影响水化热的高低,减少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就可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5.1.2 骨料粗骨料采用5-25mm碎石,含泥量小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颗粒级配及指标符合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有关要求;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其它指标符合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碱含量控制在3Kg/m3之内,采用低碱活性骨料。

5.1.3 掺合料应满足粉煤灰应用技术规范规定,以降低水化热提高抗渗性能,选用Ⅰ~Ⅱ级磨细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20%,其主要指标应符合GB1596-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同时还应符合有关含碱量控制要求。

掺合料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5.1.4 外加剂外加剂质量须满足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规范要求,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5.2 优选配合比5.2.1 本工程试配工作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负责,在考虑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初步选出水灰比、水泥用量,求出用水量,再依据所选的砂率,求出砂、石重量,得出初步配合比。

5.2.2 在得到初步配合比后,以此制作强度试件及膨胀试件(包括自由膨胀试件和限制膨胀试件),在检验试件的强度、膨胀率(特别是限制膨胀率),均满足设计要求时,即可进行试拌,核对坍落度、调整用水量,并最后确定施工配合比。

5.2.3 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是:1)室内正常环境(一类环境):最大水灰比0.65;最小水泥用量225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1%;最大碱含量3Kg/m3。

2)室内潮湿环境(二类a):最大水灰比0.6;最小水泥用量25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0.3%;最大碱含量3Kg/m3。

3)室外露天环境、与土壤和水直接接触的环境(二类b):最大水灰比0.55;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0.2%;最大碱含量3Kg/m3。

4)试配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5)灰砂比宜为1:1.5~1:2.5;6)砂率控制在35%~45%;7)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60~180mm;8)混凝土缓凝时间宜控制在6~8h。

以A1段为例:A1段宽度22m,板厚0.8m,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每层0.4m,布两台混凝土泵,每台的有效宽度为22m,混凝土浇筑时自然流淌按1:8坡度考虑,则混凝土浇筑一个来回需要的时间为:(22×0.4×0.4×8×2)/40=1.408小时,同时考虑堵管和交通的综合因素,取混凝土的缓凝时间为6~8h。

9)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20℃以内。

6.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6.1 提前确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并做好外加剂的复试检验工作。

6.2 根据我方技术要求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密切联系,进行多次试配,确定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6.3 提前落实各种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及器具的准备工作。

6.4 针对浇筑部位结合现场场地特点,确定罐车的进出路线及泵车的布置。

需占用场外停车时已经向交管部门通告并同意。

6.5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均匀进行,按计划合理组织劳动力,在施工过程中正确执行施工方案,并在浇筑混凝土前组织召开一次班长以上人员参加的技术交底会,使工人能确实掌握操作要领以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要注意的事项。

6.6 底板钢筋内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渣土、杂物及积水,待底板模板、钢筋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浇筑。

6.7 在墙、柱钢筋上必须抄出+0.5m标高控制线,并用油漆划上红色三做标记,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6.8 浇筑混凝土时,需搭设泵管架,在泵管下面铺竹胶板并覆盖塑料布,防止接头处漏浆污染钢筋。

7.施工部署7.1 机械安排7.1.1本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共选用了四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见下表:表7 各区段搅拌站情况表混凝土罐车数量根据各搅拌站距现场距离确定,为保证连续浇筑,应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每次浇筑混凝土量和时间确定车数及每车间隔时间,保证施工现场停留一辆混凝土罐车,且最大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

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台数的选择(以东岩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为例)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可按下列计算:N1 = Q1*(60L1/S+T1)/60V1式中 N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本工程取40 m3/h;V1——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m3),本工程取8 m3;S——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本工程按20 km/h;L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本工程商混采用青岛市东岩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因此往返距离40km计算;T1——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min),本工程取15min。

计算 N1 = 12辆7.1.2现场采用HBT-80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同时由区段内塔吊配合输送泵管不易浇筑部位的混凝土入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基础底板施工期间,现场东侧不具备布置固定泵的条件,故考虑在现场北侧布置一台固定泵,西侧布置两台固定泵,南侧布置一台固定泵,另备有三台拖泵,满足东侧B区、C区以及固定泵难以泵送部位的浇筑需要。

同时各区段浇筑时还需设至少1台混凝土输送泵做为备用泵。

固定泵位置见施工流水段划分图附图1。

7.2 施工组织7.2.1 为了浇筑及下料的一致,组建立体指挥体系,即坑下负责布料的人员指挥停料或下料,坑上负责人员则综合坑下传来的信息指挥罐车的走向。

同时,在现场设指挥中心,对全场全过程进行统一调度,并管理、监督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养护情况、施工质量。

7.2.2施工人员要明确分工、职责,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

7.2.3施工时现场工长应对混凝土的下料时间、速度、浇筑顺序、振捣、找平、养护等各道工序严格按技术交底控制执行。

7.3 流水段划分7.3.1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图纸、现场具体情况,基础底板施工时,以后浇带为分界线划分为18个区段,每个区段整体浇筑混凝土。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底板混凝土浇筑总顺序、各段混凝土量及浇筑时长见下表。

表8 底板混凝土量及浇筑需用时长表注:各段混凝土浇筑时间TN=Q/Q1 Q为每段混凝土浇筑量m3 Q1为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Q1=Qmax·α1·η Qmax为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HBT-80型混凝土输送泵为81m3/h α1为配管条件系数取0.85 η为作业效率取0.6。

乘以系数后Q1为41.31 m3/h,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取40 m3/h。

7.3.2后浇带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两个月后再浇筑,浇筑前应认真凿毛,清洗两侧混凝土,整理好钢筋,原混凝土面刷界面剂,用级配良好的且混凝土强度提高5MPa,掺10% HD系列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宜低温浇筑,振捣要密实,严禁漏浆。

混凝土终凝厚即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模。

7.3.3 根据浇筑工程量现场总计HBT-80型混凝土泵,管径为125mm泵管,再考虑局部塔吊配合。

同时各区段浇筑混凝土时还应多配备一台备用混凝土泵。

7.3.4 混凝土地泵及泵管布置、混凝土浇筑顺序见附图2-15。

8.主要施工方法8.1 施工工艺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为400~450mm,采用标有分层厚度的尺杆量测控制。

8.2 混凝土浇筑8.2.1 浇筑前必须认真核对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商品混凝土浇筑配合比单、随车小票根据不同泵车编制流水号并记录好时间(要记录出机时间、运到时间、开始浇筑时间和浇筑完毕时间),确保所浇筑的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并做好坍落度的现场测试工作(每2~3h 测一次),并做好混凝土的出罐温度检测,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发现问题及时与搅拌站取得联系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