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NG加气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CNG加气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1 总论1.1项目简介工程规模将方便车辆加气,或者建设在没有燃气管道敷设的乡镇的工业区,供给天然气作为能源。

母站利用压缩机将天然气加压储存,再由专用运输车将25Mpa压缩天然气运往子站,子站再给CNG汽车加气。

对于工业区的子站,工艺流程简介:低压或者中压天然气通过压缩机,增压至20-25Mpa,将其压缩到特制的钢瓶或管束,放到带牵引机构的撬车上,运至子站,连接卸气柱经卸气系统进入CNG调压设备,通过减压撬将高压天然气减至用户所需的压力0.2-0.4Mpa后进入输送管网,供给用户使用天然气。

1座CNG汽车加气子站工程,加气站规模按照生产能力为2000m3/h进行设计,主要供应对象为出租车和公私车辆。

加气站每天拟供应1000辆社会车辆加。

3、1个CNG汽车改装厂,省一级主管部门(发改委经贸委或则其他部门)核准,质监要求有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单天津市中川XX能源有限公司基本情况:XX1.3项目主要财务测算指标1.3.1 投资本工程建设总投资约为1000万元。

1.3.2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于企业自筹。

1.3.3气价3CNG部分能使白城市出租运营企业降低燃料运行成本并能使城市树立绿色公共交通和绿色环保的良好形象。

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应早日实施。

1.5编制依据1.5.1文件依据《设计委托书》;1.5.2法律、规程、规范依据(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10)、《工厂企业场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11)、《大气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1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1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 技监局锅发154号)。

NFPA57-2002液化天然气(LNG)车用燃料系统规范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规范》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T20368-2006《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卸标准》GB/T19204-2003《液化天然气的一般特性》GB17820《天然气》GB18047《车用压缩天然气》规程》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2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H/T3147-2004《石油化工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标准》SY0007《钢制管道及储罐防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2 项目概况2.1资源的可靠性2.1.1气源已经与中石油股份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签订了长期供气合同,是该项目实施的有力保2.2汽车和开拓LNG公交、长途客车市场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因此,早日、全面地实施本工程是白城市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企业走向良性循环的重大历史机遇,它对调整白城市能源和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完全必要的。

2.3项目供气规模根据业主委托要求,白城市联合站中CNG加气子站部分的总生产能力为15000Nm3/d,LNG部分50000 Nm3/d。

2.4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本工程中的CNG部分主要设备如下:储罐增压撬100Nm3/h,1.6Mpa 1台增温调饱和加热器 1台EAG加热器100Nm3/h 2台增温调饱和加热器 1台卸车增压器撬 1台工艺管道、阀门、支架及保冷PLC系统3 项目设计3.13.2CNG3.0MPa,LNG部分工艺流程卸车流程:LNG槽车—密闭接头—LNG泵—LNG贮罐从LNG液化厂用低温运输槽车将LNG运至汽车加气站,通过加气站卸车接口、真空管道、潜液泵、阀门等将LNG灌注到加气站的低温贮罐中。

我公司提供的加气站,还实现了利用普通增压器卸车的功能,通过与储罐增压器共用增压器的原理实现普通LNG气化站卸车方式,可以在LNG加气站初次使用时卸车或者为了保护泵减少泵的使用频率时可以使用此普通卸车方式。

1)汽车加液流程:LNG贮罐—LNG泵—售气机—LNG车载气瓶给车辆加气时,先将加注管路通过专用的LNG加液枪与汽车上的LNG瓶进液接口相连接,控制贮罐内的压力将LNG输送到一种专业的低温潜液泵中,通过加气机来控制泵运转输送的和价格。

LNG低建筑、结构、装修及绿化设计3.3.1设计原则(1)、在满足工艺、安全运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方便管理及工艺流程等原则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使整个站场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建筑造型简洁明快,站内建筑物和谐统一。

(2)、根据生产的特点,遵照国家规范,妥善处理好防火、防爆、防腐、防潮、防噪声、防尘、洁净等技术要求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3)、遵照执行国家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规定和法定计量单位及部颁标准。

3.3.2建筑设计L N GB O G站内设有控制间、营业房、卫生间、值班间、办公室等建筑物。

站内建筑除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外,外观上力求简洁、新颖,与站区原有建筑和谐一致,并与周围绿化相结合。

地坪:站区内场坪铺设25cm厚C30混凝土地坪,并加20mm厚的不发火面层。

3.3.3结构设计7°,钢筋混凝土基础:主要用于设备基础。

3.3.6建筑装修(1)、外墙粉刷所有建构筑物外墙刷灰白色丙烯酸涂料,局部色彩装饰,使整个建筑群体简洁大方,清晰明快(墙体外墙须做保温层)。

(2)、内墙面装修:砖墙上粉刷混合砂浆,再粉808环保涂料。

(3)、室内顶棚:板底粉混合砂浆,石灰浆喷面层。

(4)、屋面保温: 50厚聚苯板保温。

4.1厂长 1名加气工 8名改装厂工人 12名维修工 2名统计、结算 2名工程技术人员 4名总计 30名95 环境保护5.1设计依据见编制依据。

5.2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5.3汽车的环保性主要体现在汽车排放上。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

目前,压缩天然气汽车已发展至第三代的电控喷射,该类车的排放性能可达到欧III、欧IV法规限值和美国加州超低排放车标准。

欧III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值天然气经营单位成立专业抢修队伍,一旦出现泄漏,能够及时组织抢修,将事故的破坏率降到最低。

(2)、压缩机在运行过程当中产生的噪音在1m范围内控制在70dB以内。

另外为减少压缩机等装置产生的噪声等级,设计中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a、在压缩机进出口地上管路缠绕吸音材料;b、增设隔音罩等措施;(3)、厂站内设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便于及时发现泄漏。

(4)、管路清管和过滤装置中清理出的灰分等杂物可采取掩埋的方式处理。

6 安全与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6.1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及标准见编制依据及站址环境资料。

6.2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和职业危害因素6.3小于3次,自然通风总面积不小于300cm2/m2地面。

(3)、站内有完备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雨水的侵害,站区地坪标高设计时高于最高洪水位标高0.5m。

(4)、爆炸危险场所均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仪,并将报警信号远传至中央控制室。

(5)、工程设计和施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6)、从公司组织结构上设立抢修中心,配备相关人员和车辆设施。

运行管理上建立对突发事故的紧急抢险预案。

6.4劳动及卫生设施为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加气站内单独设置操作值班间,操作人员除规定的现场巡检7 消防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的介质,在天然气的应用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考虑加气站的安全问题时,首先要了解加气的特性及其潜在的危险性。

针对这些潜在的危险性,充分考虑对人员、设备、环境等可能造成的危害,考虑相应的防护要求和措施,其次是了解相关的标准。

7.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2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法律、标准、规程和规范;2、充分考虑工程的火灾危险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场站的安全性可靠性,确保安全生产;3、工程建设以近期市场为主,结合近、远期气源情况及市场需求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系统优化;4、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材料,实现工程建设的“高标准、高质7.3482~632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7.3.2主要生产场所及装置的火灾性分析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中的相应规定,并参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本工程主要生产场所及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为2区,生产类别为甲类,危险介质为天然气。

7.4工程防火和消防措施本项目各种设施按其功能、性质以及火灾危险性的大小,结合自然条件全面地、因地制宜地分类分区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达到节约用地、节省投资、防止发生爆炸火灾等目的。

本项目建设区域的总平面布置根据生产性质、工艺要求及火灾危险性的大小等因素,同时、5、加气机的加气软管上设置拉断阀,防止意外情况切断气源。

建筑1、结构建构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框架结构:生产用房及办公用房。

主要设备基础钢筋砼结构。

避雷针:钢结构。

2、抗震7°,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的规定,照明设备采用隔爆型,符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第2.0.6条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的相关规定。

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非带电金属部分一律接零,稳压计量装置、脱水装置、加气机、压缩机及罩棚均做防雷、防静电接地,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的规定。

电气重复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做统一接地装置,总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符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的要求。

工艺装置区及建构筑物防静电接地设计相关规范进行,防雷接地电阻≤10Ω,工艺装置区及建构筑物防静电的联合接地网接地电阻值≤4Ω。

2、气体进站、出站和流程中必要压力监控点设置压力监视和报警功能。

主要压力监控、报警信号进行远传。

3、主要进、出站气体温度的监控及远传。

4、设备本身自查报警等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