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西族民俗文化

纳西族民俗文化

纳西族民俗文化市场营销1011030444116缪翔翔一.纳西族基本概况(1)人口和分布: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

现有人口为324679人。

纳西族也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

(2)自治区域:自治县:、丽江纳西族自治县(2003年撤销)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乡: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3)称谓与争议:自称:由于纳西语方言的差异,有:纳西、纳、纳日、纳罕、纳若等多种自称。

这些自称在发音上有轻微差别,但基本族称都是“纳”;而西、恒、罕、日都是“人”的意思。

1954年,中央民委派出云南民族识别调查小组根据名从其主原则,确定纳西族为统一族称。

他称:汉文献中对纳西族的他称有:麽些、摩梭或摩些(“些”读为“suō”)。

藏语称纳西族为:姜或卓。

争议:滇川交界自称“纳”或“纳日”的族群,在四川没有经过民族识别,沿用了上层人士的说法,被确定为蒙古族,而在云南,纳人被识别为纳西族支系。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在1990年将纳人确定为摩梭人。

目前,放弃“纳西”,而以“纳”作为族称的呼声很高。

(4)语言: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争议;有学者认为纳西语界于羌语支与彝语支之间)。

纳西语分为西部、东部两大方言。

使用西部方言者约有26万人,占总人口的87%。

纳西语的基本语序:主语——宾语——谓语(S——O——V)。

文字: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

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

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

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

(5)宗教信仰: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

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

二.纳西族的民族历史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

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

唐代,部分纳西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

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

史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

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

越析诏的灭亡有两个原因:一是政治上唐王朝扶持南诏,以制衡吐蕃所造成的;二是经济上纳西先民当时仍处于游牧生活向农耕过渡阶段,经济形态仍不稳定,这必然导致了政治上的动乱。

此后,纳西先民退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间,在唐王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夹缝间苦苦周旋,艰难生存。

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纳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

同时,纳西族的文化受到这三大文化圈的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滥觞。

宋代,纳西先民的政治环境有了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南诏也陷入了混乱;东边的宋王朝则穷于应付北方游牧民族,无力经略西南。

“故自南诏以后,麽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弃其地,成瓯脱之疆,经三百五十年之久。

”纳西族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独立发展时机。

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麽些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

13世纪初,蒙古军队跨囊渡江,平定云南,给沉寂了五百年的纳西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提供了千载难遇的历史机遇:公元1276年,元在丽江设军民总管府,统领一府七州一县。

使纳西族有了一个从容不迫、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

纳西各部落也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了统一,从此纳西族开始了一场宏大的民族文化体系的构建,在吸收白、藏民族的文化精华时,也接受了中原汉文化的润泽。

明代是纳西族最鼎盛的时期。

明初,纳西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归附”,并随明军征讨边疆,屡立战功,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嘉许,亲赐“木”姓,允其世袭丽江府土知府,予以积极扶持。

明王朝的这种扶持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沉寂了一百多年的西藏势力又趋强盛,时常侵扰明朝边境,由此明王朝大力扶持木氏势力,视木氏国“辑宁边境”的重要力量。

木氏土司挟王朝之威,养兵蓄锐,木氏作家群也名声鹊起。

“纳西族从历史上处于被动地位成为主动进取的角色,在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应有的影响。

清代以后,木氏势力渐趋衰微。

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中央王朝辖治的版图,使丽江失去了“西北藩篱”的政治区位优势,且木氏土司把持的庄园领主经济渐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

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此后一蹶不振,受益的是丽江经济,丽江的地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手工业也渐趋繁盛,丽江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

殉情现象由此大量蔓延,丽江被外人称为“殉情之都”。

鸦片战争以后,纳西族地区也进入了社会动荡时期,此间以丽江人俗称“乱世十八年”尤为惨烈。

清咸丰、同治年间,大理杜文秀起义涉及丽江,进行了长达18年拉锯战,丽江损失惨重。

张星源先生的《丽江史略》有载:“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户口下6405户,男妇大小3128276个光绪朝户口15152、男女大小46456个,较之道光朝减户口五分之四,人丁八分之一,咸同回汉歼杀之残酷可知也。

”辛亥革命时纳西族人民积极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并参加了护国运动等反帝批封建运动;抗日战争中纳西族为国捐躯者达400多人,因当时大陆交通线被日军切断,后期缅甸失陷,中国的陆路交通线只余昆明——大理——丽江——拉萨——尼泊尔——印度这一条。

丽江成为重要中转站,丽江的商业、文化、教育由此盛极一时。

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96年,丽江发生7级大地震,死伤3200多人,经济损失达45亿元。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6月,“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同年9月,纳西族东巴古籍被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2003年7月1日,丽江撤地改市,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

三.礼仪与禁忌(1)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及禁忌:纳西族重信用讲义气,一般不计较客人因不懂纳西族的习俗礼仪而产生的过失,但很看重平等与信用,所以在与纳西族交往时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说明,不可欺瞒哄骗。

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欢在檐廊下,晚间待客多在正房堂屋。

如在木楞房里,则在火塘边。

座位虽无严格区分,但讲究老幼尊卑、男女有别。

如在饭桌或火塘边,其正位称"上八位"或"格故鲁",是老人的优先位子。

因此,到纳西族人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请,也要把"上八位"让给老人,进餐时,更应先请老人和长辈入座,切不可主动占据。

如果有老人进来,年轻人要起身让座,主动问候。

有老人的场合,不可高翘二郎腿。

在会客和饮食场合要坐姿端正,忌高声喧哗、猜拳行令,不要踩踏饭桌横档,当主人敬烟酒、盛饭时,宜用双手相接,并表谢意。

吃饭忌把筷子竖插在饭里(因为把筷子插在饭里在死人上香的时候才会出现),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连不断地夹菜。

一般夹菜时要招呼旁人一起动筷,夹一次,停一会儿,待上一口下咽后再夹第二箸。

注重节约,不得浪费粮食。

不要在碗底留剩饭。

如果坐二人凳,在泸沽湖地区,不得随意进入姑娘的"花楼",不要询问"阿夏"的情况。

不能翻弄灶里的灰。

祭天、祭祖先、祭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忌跨竖在大门的"陆"石、"色"石,忌跨火塘,年青人不得在火塘边脱鞋烘脚。

在火塘边烤火的时候听见“火笑”要添柴,为添财发财之意。

忌坐在门槛上和在房檐灶头边上吃饭,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

不得在家中唱情歌,小孩不得拿着一头未熄的棍子或炭头耍玩,一是危险,二是称会做噩梦。

公公不得进入媳妇的卧室。

有人出远门或出去做生意时候不能随出门人而扫地,太阳落山后不能扫地。

客人在座不能扫地。

不得在客人离去时马上关门,应送客人至大门外。

不宜在大庭广众下晾晒女性内衣裤,不可将裤子、裙子晾晒在主人进出的通道上方。

忌戴斗笠进屋,忌扛着锄头进厨房。

晚上点火回家,忌把火点进屋内。

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忌先入卧室。

早晨忌讲晚上做的梦。

孕妇不能爬结果子的树木,不能从缰绳上或钓鱼竿上跨过。

忌吃不见血的肉。

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

忌反手给人添饭、倒水。

忌喝他人喝过的残酒、残茶。

参加"祭天"或"三多节"的人,事前要净手,并要跨过由杜鹃枝等燃起的烟火堆,以示除秽。

除夕晚忌不洗脚,而吃团年饭的碗筷忌洗刷。

除夕晚忌留出嫁女在娘家。

正月初一晨忌陌生人进家门,忌妇女早起床。

历史上纳西族信奉东巴教,这是一种以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

(2)关于动物的礼仪及禁忌:纳西热情好客,到他们家里定会杀鸡煮陈年火腿热情相待,鸡头应让年长者享用,鸡爪、鸡血、鸡肠不能给小孩吃。

进纳西人家时,不可打主人家的狗。

忌猎杀进入家宅的小动物,蛙蛇进屋,应恭送出门。

不能伤害逗转耳畔的蜜蜂。

不准在厨房锅灶里煮猫或其他野生动物。

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吃狗肉、马肉、猫肉和水牛肉,传说他们都为纳西族祖先立下功劳。

忌讳天气变暖燕子不回家中房檐做窝,不得伤害燕子和捣毁。

甚忌讳葫芦蜂在房子上做蜂窝,或者说谁家房子上有葫芦蜂窝,这被视为房屋倒塌、将有离世等大凶之灾。

东巴教规定:不得砍伐水源林,不准在树木生长期进山砍伐,不准猎杀怀孕母兽和幼兽,不准杀死进入家宅的小动物,每年进入1月至7月这段时间,不准打鸟、不准狩猎,不准捕鱼。

不得污染水源,不准向水源吐痰、大小便、倾倒垃圾,不准在河流里洗涤污秽物品,取用井水要遵守规定。

(3)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及禁忌:在纳西族地区,你不必因为一句随口而出的邀请便贸然参加婚宴,也不能因为主人的"谢绝"而错过吊丧的机会。

因为对纳西族来说,灾难和悲哀时刻得到的帮助将是友情最可靠的基础,甚至可以消除平时的积怨。

反之,如果你只知在喜庆时道喜,不知在悲痛时慰问,将被视作是为人差。

办红、白喜事,礼品种类和数量要根据血亲的远近和交情的深浅而定。

办事当天,一般较亲密的亲友在公开场合要送米、麦、糖、酒和适量的钱。

这些礼品统称为"人情",由两位专人当场清点记录,称为"挂人情",当日结算后当面交给主人。

更亲近的亲友则在内部场合赠送衣物、家具等。

如果是外地来客或一般朋友参加这种仪式,可随意挂一点"人情"礼钱,以表心意。

纳西族自古通行火葬,"改土归流"后改为土葬。

对死者一般都要念经超度亡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