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六章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六章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这几位英国建筑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日本建筑的影响。安藤忠雄 对日本空间传统的诠释在欧洲建筑界刮起了一阵旋风。日本建筑师坂 茂采用当地的特殊材质建造了许多形式简洁的建筑,比如他的“2/5 住宅”。
福斯特有一个著名的论点是建筑即产品。福斯特在早期作品中 表现出对人类生态学的关注,但从信托控股公司开始,福斯特在 作品中转向对工业化建筑技术的表现。塞恩斯视觉艺术中心是福 斯特在70年代的一个重要作品,香港汇丰银行新楼是福斯特真正 成为高技派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人物的关键作品,福斯特在雷诺 公司产品配送中心设计中,开创了巨型悬挂结构的新领域,表现 了这一结构体系强烈的力量感和美感。
外国近现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筑史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班级:环艺1102 学号:1904110403 姓名:王洪武 指导老师:周娉
1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1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2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2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1
3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由于60年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又一次飞跃,为整个社会带来的普遍的技术乐观主义态度,高技 派倾向由此孕育产生。总体来看,建筑中新技术的运用一直是众多西方现代建筑师的实践特征, 而作为一种设计倾向的高技派,则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开创更复杂的技术手 段来解决建筑甚至城市问题,而另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形式上新技术带来的新美学语言的热情表达。 80年代后,注重高度技术的倾向依然存在,但其表现有所转 变。80年代末,由戴维斯 所著的《高技派建筑》艺术就是对这 一倾向的历史性总结与思考,并强调了历史经验对于不断延续的 高技派倾向的影响作用。戴维斯在1779年英国塞文河上的第一座 生铁桥的落成开始高技派方式的形式表达,昔日大英帝国工程技 术的辉煌带来的这种设计方式到20世纪末都有影响相作用。
牛津滑冰馆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上的英国馆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2012年伦敦奥运 会自行车馆建筑 设计
英国建筑师霍普金斯以其出色的帐篷结构 设计获得声誉。80年代起,他开始探索帐篷 结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苏拉姆伯格 研究中心、芒得看台和巴塞尔顿市政广场的 围和。
苏拉姆伯格研究 中心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1994年由名震全球 建筑界的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担纲 设计,于1997年竣工,1999年5月份交付 使用大楼周围由约四层高的裙楼围绕, 主体塔楼共53层高约259米,楼顶另有40 米高的桅杆塔,所以总高度约为299米。 裙楼结构包括一个银行大厅、一个观众 厅、商店、公寓和一个有屋顶的广场, 裙楼建筑面积大约3万5千平方米,另外 塔楼的面积8万5千平方米。
马 赛 公 寓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密斯·凡·德罗,德国人,(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 日)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密斯坚持“少就是 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为了防火,中庭每隔12层就 有水平的玻璃幕墙分割。
标 准 层 平 面 图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到了20世纪末叶,人们对高技派建筑师以及建筑作品的这种归类方式已经没 有太大的兴趣,以这种方式对技术领域与建筑发展的观察仍然持续了现代建筑的传统。 然而,技术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电脑时代带来的全新技术概念 不仅改变着建造技术本身的种种实践,也开始了对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生活方式的人 类生活空间的全新创造。
20世纪末又出现的简约形式的建筑,常被当做 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目标与形式的复兴。60年 代极少主义艺术的影响以及对地方感、建筑本质 的探寻融入了现代美学和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作 用,甚至直接体现出对地方手工艺传统的吸纳。 分纽 店约 麦 迪 逊 大 街 CK
纽约阿玛尼时装店
简约倾向的建筑较早引起理论界关注的是自80年代末以来,伦敦和纽约建筑师们一系列形式洗 练的时装展示空间设计,如CK、阿玛尼等。这一时期的代表建筑师包括英国的鲍森、波菲尔德和 西尔韦斯汀。鲍森80年代的作品主要是为富有的艺术品商设计的住宅或公寓,西尔韦斯汀则以设 计商业性的艺术品画廊著称。两人的设计体验有共同的特点:艺术品商希望自己的住宅可以和画 廊一样,以最好的氛围展示艺术品。1995年鲍森设计的纽约麦迪逊大街CK分店正式开业,由美国 的彼得·马里诺设计的纽约阿玛尼时装店从建筑到室内设计都表达这样的概念:在今日的商品社 会中,时尚与建筑都是临时易变的。
热带小屋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英国一阿基格拉姆的一系列城市畅想为代表,高技派的实践在二战后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是 因为18、19世纪工程技术领先的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英国人把建筑当做技术的职业 传统。 曾经以巴黎蓬皮艺术中心的设计而名声远扬的罗杰斯,在 80年代以后的众多实践中仍然表现出对新技术运用于建筑设 计的探索热情。位于伦敦的劳伊德大厦就是这个时期最重要 的代表作。罗杰斯在欧洲人权法庭和4频道电视台总部中延续 了劳伊德大楼对高技术的表现。从罗杰斯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这样几个明显的倾向:罗杰斯常常把服务设施和交通体安排 在建筑的外面,创造出室内无障碍的空间效果,同时交通体 和服务设施在室外也产生了独特的装饰效果。
荷兰法尔斯修道院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朗 香 教 堂
勒·柯布西埃,法文: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 -1965年8月27日,于1887 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 Chaux-des-Fonds,1917年 定居巴黎。被誉为开创现代 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最 富激情的建筑师。
智利巴塔哥尼亚的aonni矿泉水厂
古根海姆美术馆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90年代以来,在习惯了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后现代主义的隐喻和解构主义的分裂特征之后, 建筑界开始关注一种以继承和发展现代建筑一个明显特征的潮流——向“简约”回归。虽然对 这种风格命名各部相同,如“新简约”、“极少主义”或“极简主义”等,然而,不论具体的 称呼如何,这种设计趋势的主题是以尽可能少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 和无用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客观理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关于建筑的思考》是Colin Davies(柯林·戴维斯)教授的另 一著作。一书力图以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当下的建筑思想,其 中涵盖了众多关键的理论概念,包括表征、造型、空间等。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20世纪初,西方建筑先锋派将工业技术的发展与建立现代城市与社会秩序的理想联系起来,意 大利未来主义的畅想和俄国构成主义的设计探索都试图使机器时代的工程技术引导到一种新型文 化与美学理想的建构之中。密斯·范·德·罗的钢和玻璃的建筑、法国建筑师夏霍设计的玻璃屋、 美国建筑师富勒研制的一种可以系列生产的住宅方案迪马松以及法国建筑师普鲁韦在30年代末叶 就已完成的、一预制装配的轻型金属构件系统建造的、空间可灵活调整的实验性公共建筑克里希 的人民宫,切实已经为20世纪后半叶的高技派实践完成了一系列最根本的建构语言与建筑形式的 实验与创造。二战后,一些建筑师将航空技术等高科技制造业的工业生产方式运用到建筑工业化 建造体系的尝试仍然继续着,例如,普鲁韦的实验性探索一直持续到70年代。这样的时间与探索 已经成为20世纪建筑领域不断持续的重要传统。
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被称为继意大利著名建筑大师内尔维之 后最善于发挥结构与材料特性的设计师。他设计的埃拉米洛大桥把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的力学性能两种结构体系结合成了他建筑 风格的独到之处。卡拉特拉瓦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是法国里昂郊区的 萨特拉斯车站,他因此也被为建造大师。
瑞 典 马 尔 默 螺 旋 大 楼
巴黎附近的萨伏伊别墅
包豪斯校舍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一些理论研究或专业杂志已经开始关注这种现象。J.格兰 西在他的一本著作《新现代》一书中,称极少主义是“90年 代的风格”。意大利《DOMUS》杂志前主编V.M.兰普尼亚尼 在其《持久的现代性》一书中,对这种“新简约”做了理论 上的探索。意大利《莲花》杂志、西班牙《草图》杂志、法 国《今日建筑》以及英国《建筑设计》杂志纷纷出版“极少 主义”专辑,分析和评价这一趋势。
70年代以后的高技派在许 多方面是60、70年代高技派建筑畅想 的一种实践,也反映出了众多新技术 带来的建造艺术的发展与手法的逐步 成熟。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的高 技派在继续60年代的发展理念的基础 上,表现出了对地区文化、历史环境 和生态平衡的重视,并且他们仍然主 张以高度技术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福特斯设计的第三斯坦斯梯德机场, 位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 柏林会大厦重建。 第三斯坦斯梯德机场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1
16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20世纪的最后20年时一个建筑思潮不断变化的年代,越来越多的风格或形式一个接一个,以令人 困惑的速度发展变化着。70年代初期开始引人关注的一些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希望通过游戏般 地使用建筑语言组合各种历史符号,以之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和道德标准相抗衡。在结构主义 思潮的冲击下,一些建筑师带着对哲学家德里达和鲍德里雅的解构哲学的独特解读,将日益纷杂、 疯狂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世界反映到建筑形式当中。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为 高技术在建筑中的创造性使用揭开了一幅崭新的图景 。他综 合采用钢同玻璃,熟练的运用光作为造型要素,使作品充满 了魅力。他认为建筑设计的过程更多的是适用外部自然、城 市、社会条件的结果。
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卡拉特拉瓦
萨特拉斯车站
香港汇银行新楼
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诺曼·福斯特:英国 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 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 师之一,被誉为“高技 派”的代表人物,1999 年第21届普利策建筑奖 得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