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作者姓名: XXX专业名称: 会计电算化指导老师: XXXXX摘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对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决策及整个社会资源配置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普遍,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现状及其危害的分析探讨,总结得出了几项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失真原因解决对策Abstract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a commercial language, plays an i mportant role for both the decisions of stakeholders who are outdoor of enterprise and equipments of the whole social res ource, also it is an important evidence for decision makers to make decisions.However, the distortion of the present enter 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Mendacious ac counting information covers the real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the business results, what's more, it becomes the important factorthat effects the social financial sequence and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and this phenomenon raises a highly social concern.Dealing well with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 ting information is related to whether the national economy can be developed well, whether the society can be stabilized a s well.Keywords: inauthentic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distortion, solved countermeas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前言 11 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21.1 会计信息的作用 2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 21.3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21.4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3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42.1 利益驱动 42.2 上级行政干预 42.3 内部控制乏力 42.4 外部监督不力 52.5 法制不健全 52.6 执法不严 62.7 管理松弛 62.8 财政困难 73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8 3.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83.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83.3 加强内部控制 93.4 加强外部监督 9总结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前言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它主要用货币来表示,以表明企业在一定的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资本运动的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信息是一个特定主体的经济信息。
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凭证、帐簿和会计报表,尤其是会计报表,可以传递有关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以及现金流转情况等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经过对这些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还可以获得有关经济活动变化趋势的预测的未来信息。
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广泛。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失真也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会干扰经济秩序和决策,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必须认真分析和论证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表现、危害及如何加以防范,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1 会计信息失真概述1.1 会计信息的作用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是由会计工作者提供的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切会计资料。
会计信息的基本功效,对企业经理人员而言,可使其发现企业运作中的失败与成功所在,继而做出有效的经营管理决策从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信息对外部使用者尤其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会计信息,他们将不得不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活动。
外部使用者包括目前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雇员、政府等等。
那些与企业已存在直接关系或考虑与企业建立直接关系的外部使用者根据所有可收集到手的信息,以确定是否与企业建立关系或者修订与企业现存的关系。
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正确反映会计主体客观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般表现为数据不实,事项不真,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虚假会计报告,虚假审计报告等。
通常所指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行为者为了达到管理当局或个人的利益目的,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故意歪曲篡改、扭曲会计事项,背离企业客观的经济活动,以欺诈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系列不合法、不合理、不真实的会计行为后果。
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评价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与可靠程度的重要标准。
1.3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最突出表现为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
常见的作假手段有:有的单位通过少转成本,少摊费用等手法,将亏损变为盈利;有的违背销售实现确认原则,采取年终突击开票方式,虚增产品销售收入,人为地增大当年经济效益;有的故意延长费用的摊销期限,人为地调节特定会计期间的损益;有的采用不合法凭证,省略必要的核算过程,或者凭证不归档等进行作弊。
《经济日报》2006年12月23日报道了财政部抽审百户国有企业2005年会计报表情况,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
其中,81%的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共虚列资产37.61亿元;83%的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共虚列所有者权益26.12亿元;89%的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共虚列利润27.47亿元;27%的企业明显存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真实、不合规的问题。
1.4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对内直接影响会计的计划、预算、反映、控制和监督作用的职能;对外使信息使用者无法客观了解企业的现状和预测未来,根据虚假或失真的财务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直接制约企业对外筹集资金,危害债权人、股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合法权益。
另外,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助长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诱发经济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有效地宏观调控。
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2.1 利益驱动单位领导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硬指标,从小集体和个人利益出发,授意、指使或强迫会计人员调整会计科目,虚列收支和往来款,假帐真算或真帐假算,借以获取经济利益,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
其中间为突出的有:一.偷税、漏税的经济利益驱动。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据适当税率计算得出的。
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一些企业便会利用各种方式粉饰会计报表。
当然也有些企业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二.粉饰政绩的政治利益驱动。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
对于企业领导人而言,若完成此项任务,可谓前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难保。
因此,这些企业就可能极力粉饰会计报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三.为了取信于人,筹集资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
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就会提供一些失真的会计信息去极力粉饰其会计报表。
2.2 上级行政干预为了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有的上级主管部门不顾下级单位的实际情况,往往以行政命令方式给下级单位下达各项经济指标,在某种程度促使和诱发了下级单位弄虚作假,为迎合上级部门的需要,人为地调节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某上级机关甚至按上缴规费收入、罚没收入数额的一定比例核拨下级单位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当按比例核拨的经费满足不了工资和日常需求时,客观上就促使下级单位设置帐外帐、私设小金库的思想动因。
2.3 内部控制乏力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自控乏力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成因。
有些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缺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各种制度、程序、手续和方法。
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得不到发挥。
随着我国《企业法》等有关法规的进一步实施,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得到落实,而如何有效合理地监督制约经营者的权力和行为,却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于是在企业中普遍出现了“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怪现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不力。
有些企业虽然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却与财务机构是一套人马,对财务机构本身根本就不能实施监督,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仍是一片空白,那就更谈不上监督了。
2.4 外部监督不力外部监督力度不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成因。
从管理体制上分析,法律规定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但财政部门对人与事没有处理权,会计人员的命运受单位和企业领导支配,有时坚持原则会遭到打击报复,县官不如现管,只好随波逐流。
各行业都有自己的主管部门,而各主管部门往往偏袒自己的所属单位,保短护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