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公开课优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公开课优秀课件
解题: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 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 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的好友与乡邻 同“我”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 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 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 望。一年后,作者便以这段经历为素材, 写下了这篇小说。
“故乡”这个题目,既交代了事情 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又为人物活动 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2020/11/29
思考
根据事情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成三 部分(全文86段)。
一、( 1-5 )我回____故乡. 二、( 6-76 )我_在___故乡. 三、( 77-86 )我_离___故乡.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情节
小说以“我”的行踪(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为经,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纬,逐步展开情节。
▪ 过几天,闰土也来了,他一见我叫了
开 回故乡 端 1-5自然段
回乡时间:严寒的冬天 回乡原因:卖屋、搬家 所见景象及心情: 萧索、悲凉
母子见面
发
展 与
在故乡
到家那天: 回忆少年闰土 见到杨二嫂
高 6-77自然段 过了三四天: 见到了闰土
潮
又过了九天: 动身启程
结 离故乡 局 78段-结尾
2020/11/29
船上谈话 “我”的感受
填空
2、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
(1928 原名《旧事重提》) 4、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5、翻译作品: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 6、杂文集十六部
主要作品集
2020/11/29
时代背景
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中国的经济 仍掌握在少数落后的封建官僚手中,在 西方经济的冲击下,中国经济日趋破产。 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 线索,通过闰土20年前后的变化,描绘 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 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露了广 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 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瓦楞(léng) 秕(bǐ)谷 嗤(chī)笑 蜷(quán)缩 惘(wǎng)然 黛(dài)色 颧(quán)骨
胯(kuà)下 鹁鸪(bó)(gū) 絮絮(xù) 寒噤(jìn)
恣睢(zì)(suī) 愕(è)然 伶(líng)仃
2020/11/29
1.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秕谷(bǐ) 鹁鸪(bógū) 颧骨(quán) 折本(shé) 潺潺(chán) 伶仃(língdīng ) 恣睢(zìsuī) 2.理解下列词语。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如许:如此;这样。 鄙夷:轻视;看不起。 辗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恣睢:放纵,凶暴。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寒噤: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 回家路上,看到远近__横__着几条
__萧__索__的荒村,心里不禁__悲__凉__起来。
▪ 到家了,想起了少年的_闰__土__,想起
他看瓜的_少__年_英__雄__形象,后着重写他讲 述雪地__捕__鸟__的情景。这些再现了以 前故乡的_美__丽__,与前文对照。
▪ 杨二嫂来了,她的出场
__未_见__其_人__先_闻__其_声____。她以前很__安_分___, 现在她来套近乎,目的是想__占_小__便_宜___, 得不到时便顺手将一副_手__套___拿走。
2020/11/29
生字词学习
阴晦() 獾() 髀() 瑟()索 折()本 潺潺() 五行()
瓦楞() 秕()谷
嗤()笑 蜷()缩 惘()然 黛()色 颧()骨
胯()下 鹁鸪()()
絮絮() 寒噤() 恣睢()() 愕()然 伶()仃
生字词学习
阴晦(huì) 獾(huān) 髀(bì) 瑟(sè)索 折(shé)本 潺潺(chán) 五行(xíng)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 “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 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 后发表了《孔乙己》、《药》、《故 乡》等,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 正传》。
1、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
• 小说三要素__人_物___,_情__节___,_环__境__ • 其中以___塑_造__人__物__形_象____为中心。 • 人物描写主要方法有
_外_貌__描_写_,_语_言_描__写_,_动__作_描_写__,_心_理__描_写__
• 环境描写包括 __自__然_环__境_描__写____,_社_会__环_境__描_写_____
• 小说是__虚__构___的,记叙文是_真__实__的
(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说里的故事有些能 在生活里找到原型。)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 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选自《朝花夕拾》 选自《呐喊》 选自《朝花夕拾》 选自《朝花夕拾》
2020/11/29
谈谈小说
小说: 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 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长篇
小说分类: 按篇幅长短 中篇 (小小说)
短篇
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
2020/11/29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小说复习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 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 月初,鲁迅从北京 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 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 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 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 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 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 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 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