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文库汇编之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教材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懂得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学会画线段。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课时(2)认识米和用米量1课时(3)认识线段1课时(4)解决问题1课时(5)练习课1课时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主要用启发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直观且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等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建立1厘米长度表象。
通过体验认识——动手操作——应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数学活动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
2.建立1厘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注重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
借助观察尺子、图钉等实物,通过不断感知、思考、测量、判断和验证的活动过程,加深1厘米的表象,逐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练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活动中,通过全面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学习,全面巩固新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1.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同时,尝试地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量长度是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认识测量单位。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探索并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学习重 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测量物体的方法。
点 2.能正确灵活地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尺子学具准备:学生尺图钉小正方体油画棒铅笔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
1.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上半部分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下半部分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想一想,古代的人们最初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的?2.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引导学生用“拃”作单位,量自己课桌的长。
(2)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测量结果,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1.(1)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明确:情境图中的人用伸开双臂的方法来测量石头有多宽。
(2)观察、讨论、汇报。
明确: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2.(1)实际操作,测量课桌的长。
(2)小组内交流。
发现1:虽然测量的都是课桌面的长,但是结果不一样。
发现2: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测量的结果就不一样。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标准去量。
2.填一填。
用“拃”量课桌面的长,老师量的结果是3拃,而我们量的结果是5拃,这是因为长度单位(不统一)的原因。
3.用估一估。
大约(5)个长。
4.量比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5.观察尺子填空。
(1)尺子的刻度从“0”到“3”是3厘米,从“1”到“6”是5厘米。
(2)尺子的刻度从“2”到“5”是3厘米,从“7”到“4”是3厘米。
(3)在尺子上从刻度2到刻度5二、自主探索,体1.认识尺子。
畅所欲言: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尺子。
2.课件展示各类在生活中用1.根据生活实际,各抒己见,见过的尺子有:刻度尺、半尺、皮尺、卷尺等。
2.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尺子上验新知。
的尺子。
它上面都有什么?3.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刻度、刻度线,知道厘米用“cm”表示。
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厘米。
4.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
(2)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还有什么发现?(3)引导学生在尺子上分别找出3cm、6cm、7cm。
(4)小组学生动手测量小正方体的边长、图钉的长,自己动手画出1厘米。
(5)引导学生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5.用厘米量。
活动:估一估,量一量油画棒、数学课本和文具盒的长度。
有:长短不一的刻度线,有数字、而且是从小到大连续的数字。
3.观看课件演示,倾听老师的介绍,理解0刻度、刻度线及cm表示的意义。
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4.(1)同桌交流得出:先找到刻度“”,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观察、交流。
生1:0~1,1~2,2~3……都是1厘米。
生2: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生3:有几个大格,就有几厘米。
(3)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4)动手测量、交流。
得出:小正方体的边长、图钉的长大约都是厘米。
(5)交流、汇报。
食指的宽度、一颗花生米的长、田字格的宽、橡皮的厚度大约都是1厘米。
5.小组内交流,动手测量验证估测结果,小组代表汇报测量方法。
是3厘米。
6.看一看,铅笔长几厘米?答:8厘米。
7.量一量,连一连。
8.选一选,大约是1厘米的画“√”。
(1)食指的宽度。
(√)(2)图钉的宽度。
(√)(3)书桌的高度。
()(4)磁带盒的厚度。
(√)三、 1.讨论:小明想测量一把小 1.小组交流、汇报、总结: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巩固练习。
刀的长,可他只有一把断尺,没有0刻度,他该如何测量?2.小华想用串珠做一个手链,但必须知道手腕一圈的长度,用尺子量怎么都不方便,你能帮小华想个好办法吗?把小刀的一端对准断尺的任意一个较小的刻度,再看小刀的另一端对准了哪个刻度,用较大刻度减去较小刻度,就得到这把小刀的长。
2.交流、汇报:办法1:可以用纸条绕手腕一圈,然后量出纸条的长度就行了。
办法2:也可以用绳子先量手腕的长度,再量绳子的长度,就得到数据了。
办法3:可以用皮尺量。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六、教学反思认识厘米时,让学生拿出尺子,帮助学生认识尺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
让学生先测量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手指的宽度,通过这样的方法帮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再让学生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跟这根手指的宽度是差不多的,以此来巩固他们对1厘米长度观念的认识。
在让学生实际测量纸条以及其他物体的长度时,虽然我强调了测量时要把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从0、从有刻度的地方开始量,但还是有几个学生没有对准,量得不准确,这是我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点评和总结: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78分)一、我会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27分)1.5+5+5+5+5+5表示()个()相加,结果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2.比42多18的数是();比36少12的数是()。
3.回形针全长()厘米,钉子长()厘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4分)(1)保温杯高约20()。
(2)旗杆高约13()。
(3)课桌高约70()。
(4)钢琴高约1()33()。
5.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和()。
6.23米+8米=()米1米-40厘米=()厘米7.三角尺上有个()直角,()个锐角;4个有()个锐角,6个有()个锐角。
8.()×6=30 42+()=80 ()-27=549. 左图中有()条线段,有()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
二、我会比。
(在里填上“>”“<”或“=”)(9分)三、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5分)1.20厘米的线段比1米的线段长。
()2.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16。
()3.三角尺上的两个锐角拼成的角一定是钝角。
()4.84-3 ,要使差的十位上的数是4,里可以填0~9。
()5.算式61-(26+32)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四、我会算。
(共24分)1.直接写出得数。
(12分)4×2= 16+21-6= 46-25= 56+7=12+53= 6×6-11= 30-8= 38+4=6×5= 5×4+14= 3×4= 4×6=2.列竖式计算。
(12分)45+28= 27+32+16= 90-16-28=67-19= 85-27+38= 73-(28+35)=五、我会画。
(共5分)1.画一条比7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1分)2.画图表示4×3的含义。
(2分)3.在下面点子图上画一个比锐角大的角。
(2分)六、我会列式。
(8分)生活应用(22分)七、解决问题。
(共22分)1.缝制5件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颗纽扣?(3分)2.进入冬季后,园林工人要给树木的树干刷白石灰水。
他们第一天给56棵树刷了白石灰水,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刷17棵,第二天给多少棵树刷了白石灰水?两天一共给多少棵树刷了白石灰水?(4分)3.购物。
(5分)(1)状状想买一个篮球,还差9元,状状有多少钱?(2)元元带了100元钱,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一个足球,一共花了多少钱?元元还想买一个38元的排球,剩下的钱够吗?4.成成看一本,每天看5页,已经看了3天,一共看了多少页?5天看的页数比30页多还是少?(4分)5.绘画课。
(6分)(1)才才和菲菲一共画了多少朵花?(2)才才和菲菲一共画了多少棵树?想一想,填一填。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