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的日常保养维护知识培训教材(PPT 41页)

汽车的日常保养维护知识培训教材(PPT 41页)


二、车用齿轮油的合理使用
车用齿轮油的合理使用(用于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等 齿轮传动机构) 1. 我国标准 参照API使用分类——有CL—3(普通)、CL—4(中 负荷)、CL—5(重负荷)三个级别。
等同采用SAE粘度分类标准。
2. 选择与使用 1)使用条件——双曲线齿轮、高速传动或低速大负荷传 动均要求选用较高或高级别齿轮油。
每月的保养内容
外部检查 巡视汽车,检查灯泡及灯罩的损坏情况; 检查车体饰物的固定情况;检查倒车镜的情况 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清理行李厢;接近轮胎的磨 耗记号时应更换轮胎,检查轮胎有没有鼓包、异常 主要磨损、老化裂纹和硬伤等情况。 清洁打蜡 彻底清扫汽车内部;清洁水箱外表、机 油散热器外表和空调散热器外表上的杂物。 检查底盘有没有漏油的现象,发现有漏油痕迹,应 检查各总成的齿轮油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对底盘 所有的油嘴进行充分的补脂作业。
1. 汽车润滑材料的使用原则
①符合原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 ②运输存放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防止污染变质,保证安全; ③不同种类、牌号的润滑材料不得混合使用,更换使用不 同牌号润滑材料时必须做好清洗工作; ④进口车辆改用国产润滑材料时,应注意选用相应牌号;
⑤认真做好废料的回收工作,防止混入水分和杂质。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合理选用和搭配轮胎。
轮胎尺寸应与车型相适应,尺寸过大,会降 低汽车的推进力;尺寸过小,会使轮胎超负 荷。在良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行驶,应选 用较小花纹轮胎,在土路或其他恶劣路面行 驶的汽车,应视情况选用大花纹轮胎。要综 合考虑轮胎的花纹形状、花纹高度、新旧程 度以及道路情况等各种因素,合理搭配,按 期实施轮胎换位。
合理装配
轮胎应按规定车型配装,并根据行驶地区道 路条件选择相适应的胎面花纹。要求在同一 轴上安装使用生产厂家、尺寸帘线层数、花 纹、磨损程度相同的轮胎。因为同一规格不 同厂家生产的轮胎,其实际尺寸有差别,会 产生高低不一,承受负荷不均匀,附着力不 相等,导致磨损不均匀。胎面花纹不同,与 地面附着系数也不同,同样会造成磨损程度 的差别。
2. 对润滑油性能的要求
①适当的粘度和粘温特性; ②适当的润滑性(油性); ③一定的热稳定性;
④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⑤ 较低的凝点; ⑥在氧化和燃烧中无胶质沉淀; ⑦不含腐蚀性物质; ⑧不含机械杂质和水分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3. 主要品种、牌号的选择与使用
1)发动机润滑油等级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粘度分类法
三、车用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5)石墨钙基润滑脂——加有鳞片状石墨,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抗碾压性 能,适用于重负荷、低转速和承压部位。 新的品种随汽车工作部件负荷的加重需要不断开发。 4.更换周期:结合汽车二级维护进行更换。
轮胎的合理使用与安全
轮胎分类 汽车轮胎按用途分,可分为载货汽车轮胎和轿车轮胎;而载货汽 车轮胎又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载货汽车轮胎。 汽车轮胎按胎体结构不同可分为充气轮胎和实心轮胎。现代汽车 绝大多数采用充气轮胎。 充气轮胎按组成结构不同,又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两种。 充气轮胎按胎体中帘线排列的方向不同,还可分为普通斜交胎、 带束斜交胎和子午线胎。 1.有内胎的充气轮胎 由内胎2、外胎1和垫带3组成。内胎中充满着压缩空气;外胎是用以 保护内胎使其不受外来损害的强度高而富有弹性的外壳;垫带放在内 胎与轮辋之间,防止内胎被轮辋及外胎的胎圈擦伤和磨损。 按胎内的空气压力大小,充气轮胎可分为高压胎、低压胎和超低压胎三 种。过去,一般气压在0.5~0.7MPa为高压胎,015~0.45MPa为 低压胎,0.15MPa以下为超低压胎;
SD、SE、SF及SG级汽油机机油和CC、CD 、CD-Ⅱ、CE和CF-4级柴油机 机油以及RA、RB、RC和RD级二冲程汽油机油。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2)润滑油的选择与使用原则
缺少所需品种时,可以高代低,不可以低代高
品种的选用——机型越新、工作条件越苛刻,使用的品种级别应越高。
粘度等级的选用——参照《石油产品标准的气温资料》(常维护是由驾驶员每日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 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其中心内容是清洁、补 给和安全检视。 外观检查 在出车前,环视汽车,看看灯光装置有 没有损坏,车身有没有倾斜,有没有漏油、漏水等 泄漏情况; 检查轮胎的外表情况;检查车门、发动机仓盖、行 理仓盖和玻璃的状况。
每半年的保养内容
用干净的抹布擦净分电器盖内的污物,清除分电器 触点处的污物,消除触点烧蚀的斑痕,检查高速触 点间隙或电子点火系统的磁极间隙,润滑分电器各 润滑点 三滤检查 用压缩空气吹去空气滤清器的灰尘;适 时更换燃油滤清器并清洗管路接头的滤网;更换机 油及机油滤清器。对于国产车还应清洗机油粗滤器、 燃油预滤器和离心式细滤清器。 检查补充冷却液、清洁水箱外表。 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对轮胎实施换位。检查轮毂 轴承预紧情况,如有间隙应调整预紧度。
2.无内胎的充气轮胎 无内胎充气轮胎近年采在轿车和一些货车 上的使用日益广泛。它没有内胎,空气直接 压人外胎中,因此要求外胎和轮辋之间有很 好的密封性。 无内胎轮胎的优点是:轮胎穿孔时,压力不 会急剧下降,能安全地继续行驶;不存在因 内、外胎之间摩擦和卡住而引起的损坏;气 密性较好,可以直接通过轮辋散热,所以工 作温度低,使用寿命较长;结构简单,质量 较小。
三、车用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1.润滑脂特点——介于液体与固体之间的半流动塑性物质。当负荷超过一定
值时会产生类似液体的粘性流动。粘度随摩擦表面相对速度的增加会显著下 降;温度变化时粘度变化很小。
2.润滑脂组成——是稠化了的润滑油。基本组成有润滑油(占总量的80%—
85%)、稠化剂和添加剂。
3.我国的标准及选用——采用国际标准(ISO)分类方法,共9个等级。
掌握轮胎的充气标准,保证轮胎气压在规 定值
轮胎在设计制造时,都规定了最大负荷和相应的充 气压力。不按标准充气,是造成轮胎早期磨损和损 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将使磨损增加,行驶里程 减少。当轮胎气压低于标准值时,轮胎胎肩的磨损 急剧增大;轮胎气压高于标准值时,因轮胎接地面 积减少,单位压力增高,使轮胎胎面中部磨损增加, 同时增大了轮胎刚性,使车轮受到的动载负荷增加, 容易产生胎体爆裂。在不平道路或高速行驶时,影 响更为严重。
严格控制轮胎所受负荷,禁止超载
当汽车超载和装货不均匀时,均能引起轮胎 超载。超载时轮胎损坏的特点与轮胎气压过 低时相似,但是轮胎损坏更严重。因为,在 这种情况下,轮胎材料的疲劳强度下降,产 生热量增大,而且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积上的 压强增大,分布更不均匀。
控制车速
随着车速的增加,轮胎的变形频率、胎体的 振动以及轮胎的圆周和侧向扭曲变形也随之 增加。当车速达到某一值时,所消耗的功率 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此能量大部分变成 了热量,使轮胎的工作温度和气压升高,加 速老化。此外,车速过高胎体受力增加,还 容易产生帘布破裂和胎面剥落现象。因此, 控制车速是非常必要的。
信号装置检查 打开点火开关钥匙(不起动 发动机),检查各报警灯和指示灯的点亮情 况,起动发动机查看各报警灯是否正常熄灭, 指示灯是否还在点亮。 燃油检查 查看油量表的指示,补充燃油。 冷却水的检查,补足冷却水,观察泄漏情况 及时排除故障。
每周的保养内容
检查调整轮胎气压、清理轮胎上的杂物。不 要忘记对备胎的检查。 查看发动机各结合面有没有漏油、漏水的情 况; 检查调整皮带紧度;查看各部位的管路和导 线固定情况; 检查补充机油;检查补充冷却液;检查补充 电解液;检查补充动力转向机油; 清洁散热器外表;补充风挡玻璃清洗液等。
W组系列——六个级别(0W,5W,10W,15W,20W,25W),冬
用; 非W组系列——五个级别(20,30,40,50,60),春秋和夏用; 多级机油——用双重粘度级别号码标注,如10W/30、 15W/40,可在一定地区内冬夏通用。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轮胎的合理使用
轮胎是汽车的主要部件,它的性能对汽车动力性、 制动性、行驶稳定性、平顺性、越野性和燃料经济 性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在汽车运输中,轮胎的费用 占10%左右,由于汽车技术使用的不同,轮胎的 寿命波动范围很大(国产轮胎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3~18万km),因此正确使用和维护轮胎,对降 低汽车运输成本和确保行车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 轮胎合理使用的目的在于降低轮胎磨损,防止不正 常的磨损和损坏,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行车中严格控制轮胎温度
汽车在运行中,由于胎面和胎侧不断地受到伸张和 压缩,使橡胶分子与分子之间、帘线与橡胶之间、 内胎与外胎之间、轮胎与轮辋之间以及轮胎与路面 之间产生磨擦而生热。长途行驶或在炎热的夏季行 驶时轮胎的温度将会不断升高,使轮胎材料的机械 性能下降,磨损增加,且容易造成帘布脱层、帘线 松散折断,如果胎温升至95℃就有爆裂的危险。 通常,轮胎温度由0℃上升到100℃,轮胎的卡普 伦帘线强度大约降低20%,而橡胶的强度及其与 帘线的吸附力大约降低50%。所以,要保证轮胎 温度不超过90℃。
三、车用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目前产品仍按旧分类法,在汽车上常用的有(5种)
1)钙基润滑脂——用动物脂肪与石灰制成的钙皂稠化矿物润滑油,以
水作为胶溶剂。按锥入度分为4个牌号(1、2、3、4),使用温度10℃—60℃。抗水性好,使用最广泛。但温度大于60℃时易引起流 失。属低档次。 2)钠基润滑脂——耐高温、不耐水,有2号、3号两种牌号。可在
编)按10%风险率的最低气温(℃)正确选用。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更换周期——使用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润滑油是否老化变质的基本因
素。在一般地区,通常小轿车采用SE级机油,更换里程可达1.2万
km~1.5万km;制造厂说明书通常按较差的使用条件推荐为5000km, 8000km或10000k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