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案例分析资料(半期考试)

马原案例分析资料(半期考试)

案例一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
问题:
1.人类社会过去1000年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
思能够在历次评选中高居榜首?
2.这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充分吸收了人类思
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构建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上诸多重大而基本的问题提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的现实影响力是以往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所不具备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

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

他的思想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在一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

尽管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时代风云不断变幻,但马克思的理论所面对的社会背景依然存在,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都以最深刻的方式回应了他自身的时代以及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证伪,而只是说明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马克思本人也早就预言了这一点,这其实更让人注意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现状过于盲目乐观。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要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仍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显出来,以更好地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实践。

3.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马克思先后被评
为“千年风云人物”、“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大的哲学家”,给我们什么启示? 4.马克思提出的是共产主义。

苏联人建了的是社会主义。

本身有很大区别。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产生
看法: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经过武装斗争或者无需斗争自然就生成共产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群众路线是对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这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党
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
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
毛泽东为重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
这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
观点和群众路线,从而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主张以人为本,
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指明了方
向。

案例五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
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2.唯心主义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
征、成分、方面加以扩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就会产生唯心主义。

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列宁指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

”这就必然导致了唯心主义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只是一朵不结果是的花。

3.为什么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笨的唯物主义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4.愚笨的唯物主义生搬硬套,本本主义,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而无论什么时候,唯心主义还算
是有自己的想法,比那些只知道吃别人嚼过的饭的人强百倍。

人是需要自己思考的,科学是需要实证的。

心为境所转,人为物所役。

这句话是唯心和唯物的结合。

5.区分“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唯心主义的产生有什么帮
助?
6.时间先在性是对经验事实的陈述,即表述经验对象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

具体说也就是
一个事物先于他事物的存在。

这个事物较之他事物就具有时间先在性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
位.任何事物既有现象又有本质。

现象和本质同时存在,没有时间先在性。

但存在逻辑先在性,优
先性,优先地位。

唯心主义在认识论根源上出了问题,它理直气壮的混淆了“逻辑先在性”和
“时间先在性”两个概念。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旧唯物主义一直以来只是致力于对某一永
不变更的物质实体的研究,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研究。

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唯心主义反而
也有着它进步的一面。

辨证唯物主义却通过实践这个桥梁,将主体和客体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从而弥补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缺陷,也为我们今后处理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哲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

作为当今21 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学习哲学世界观问题,首先要学习马克思实践观点,实践的观点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和立足点,也是区别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同时它也从根本上区别于唯心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弊端和缺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好地去处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即要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也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
案例七吹落黄花满地金
问题:
1.苏东坡为什么会犯错误?
2.常见的菊花是不落英的,但也有落英菊花。

苏东坡的错误在于他只凭日常所见就断定菊花都是不
落英的,即他的认识受到了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使他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3.苏东坡犯的错误给我们什么启示?结合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分析。

4.这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和相对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
个条件和范围,或者不顾过程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看事物不能片面,要会全面的看待。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是一个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说要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一成不变的片面的看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这是他们的基本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现实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

这就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所要努力达到的目的。

为此,首先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时间上下功夫;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