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技术研究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技术研究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技术研究


(广西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用户不断增加,其可靠性问题对于计算机的用户信息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可
靠性概念与设计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优化技术,提高了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性。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技术;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TP39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3)01-0085-02
1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概念
计算机的可靠性指的是网络在操作方式或者在负载条件、维修方式以及温度、辐射、湿度等条件下、并在一定时间内,其的网络仍然保持连通并且达到通信要求的一种能力。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是指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并且能够确保计算机的网络能够正常运行的能力,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的规划与设计以及运行的重要参数部分[1]。

2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设计的原则
进行计算机网络的优化设计与实践过程中,计算机研究人员积累了较多的设计原则与经验,并且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问题具有较好的指导与规范作用。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原则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1遵循国际的标准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应积极使用较为开放的网络体系,确保网络体系或者结构具有升级与扩展的能力。

此外系统设计时,需确保其的实用性、先进性以及通用性结构等问题得到解决。

2.2互联能力强
计算机的可靠性设计对系统的互联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需要确保系统可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保障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同时还要求网络系统的服务器或者产品,具备较强
的容错与冗余能力,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进而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与网络系统的良好运行。

2.3可管理性强
进行计算机的可靠性设计时,优先考虑技术与科技含量好的网络设备或者管理软件,确保提高网络设计的先进性;此外,对于计算机的网络链路介质而言,要求主干网需要具备充足的带宽,并且具备较高的性价比,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反应速度。

2.4合理配置资源
计算机可靠性优化设计应该确保网络投资的安全,并且能够充分、合理地对网络资源进行配置,做好网络布线、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的软件等方面的调配与配置工作。

3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分析
3.1模型概率图
在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当中,对于较多复杂的系统而言,可将其转化为计算机的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再将系统的网络模型转化成图,进而分析其的可靠性,有利于求解。

例如,计算机的网络系统模型所使用的概率图,用G (V ,E )来表示,系统中的结点集合V 表示的是服务器、用户终端或者主机;而边集合E 是指计算机的网络链路。

图还包含分析问题
2.7网站的运行与维护
课程网站设计制作完成后,就进入运行阶段。

这个阶段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对网站进行必要的维护。

网站维护服务基本内容如下:
监测网站的运行情况;
保证网站脚本程序正常运行;
监测并保证您的主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备份网站内容及数据;
监测域名的解析运行状况;提供网站内容的维护服务,包括:网页文字内容的更新、修改;网页图片内容的处理、更新;网站Flash 动画中文字内容的更新、修改;网页链接指向的更新、修改;网站其他内容的修改;
提供网站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提升网站的运行效果;制作新的页面及模块,同时确保网站总体风格的完整和统一。

3结语
本文将软件工程思想引入到课程网站的开发设计过程中,较之传统的开发方法,整个系统结构化更强,逻辑性更加严密;
图文结合,形象、直观,可视化更强;同时还配有完整、规范的软件文档,便于系统的维护与更新。

系统提供的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

本文论述的个性化网上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适用于绝大部分课程,并在《中国美术简史》、《网络实用软件》、《国家赔偿法》和《WTO 专题》等多门课程的网上教学系统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1]
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M ].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8,4
[2]陈明.软件工程学教程[M ].科学出版社,2009,7
[3]前沿电脑图像工作室.巧学巧用DreamweaverMX/Fir-eworksMX/FlashMX 制作网页[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
作者简介:刘德学(1965-),男,重庆涪陵人,硕士,副教授,研究
方向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2013年第1期(总第123期)
2013
(Sum.No123)
信息通信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以及设计问题两部分的内容。

分析问题是对图的可靠度进行计算;设计问题是指在已知的各元素之后,设计出具备可靠度最大的图的过程。

当对图的可靠度难以求解时,先求图的失效度,进而求出图的可靠度[2]。

3.2假设条件
假设计算机的网络连通,采用数学图G 来表示,要求G 中的任两个结点长度应短于直线连接的链路。

同时其网络的链路介质长度与可靠度没有关系,结点自身也未出现故障,并且链路与结点的工作状态仅有正常工作、出现故障这两种,故障的出现为独立的,互不影响。

假设计算机网络链路及其结点概率为己知的,并且两者运行的状态从概率统计角度而言为各自独立,并且计算机的网络模型还可采多状态的模型进行分析。

3.3减少计算机网络中链路的数目
计算机可靠性优化设计中,可通过提高计算机的网络部件与冗余部件的可靠性,从而使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有所提高。

使用冗余技术,加多备用链路的条数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局域片段的可靠性;同时也增加了计算机的网络投资与建设成本。

因此可通过减少计算机网络链路数目的方式,有效提高计算机的网络运行可靠性。

4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4.1使用多层网络结构进行设计
采用多层网络结构进行设计,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由于多层网络的结构可充分利用网络的第三层功能有效解决部分网络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此外,多层网络的模式设计使计算机的网络移植问题更加简便,更易于操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结构[3]。

表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主要优化设计方法分析
(1)接入层。

接入层是指计算机用户可以接入计算机的网络起点,并且可经过对控制列表进行访问或者过滤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控制。

接入层在局域网络环境中的侧重点为利用低成本为计算机的高端口的密度设备提供较好的服务功
能。

主要的服务接入层功能有:为计算机的用户提供接入的端口,为计算机的网络提供带宽交换服务等。

(2)分布层。

分布层指的是在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过程中,位于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层与接入层之间的部位。

有时也可将分布层用于帮助区分与计算机的网络核心层;此
外,该分层还提供边界与定义,有利于对现存的费力数据包进行预处理操作,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同时对于局域网的环境而言,计算机的网路分布层的执行情况具有VLAN 聚合功能。

(3)核心层。

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层指的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关键部分。

其的主要功能也未进行数据的交换,在核心层的结构设计当中,计算机的网络系统结构没有将费力数据包牵扯入操作当中,也不参与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处理环节。

对计算机网络的逻辑功能进行划分时,应尽量避免网络核心层运用访问控制列表、数据包的过滤等方面的功能。

网络核心层负责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提供各交换区块间的有效连接、提供各区块至其他服务器区块之间的访问、较快地进行数据包的交换。

4.2容错性设计
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设计方案时,可以使用冗余计算机网络以及并行计算机的网络中心方式进行,把计算机的各终端与服务器相连至两台计算机的网络中心里、路由器与数据链路也相互连接。

同时对于网络的边界至其中心,使用的是多路由与多数据的链路连接方法,能够有效确保其中的一条数据链路出现故障后,其他的局部网络仍可以正常运行使用,避免出现相互影响的不利结果。

与此同时,计算机的容错性设计应使用热插、热拨以及模块化结构等功能的网络设备,有效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并且使得组网的方式更加灵活。

同时,对于网络中的服务器而言,应该使用新技术,可利用容错存储技术、双机镜像技术或者双机热备份技术进行设计,大大增强网络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4.3双网络的冗余设计
双网络的冗余设计指的是在独立的计算机网络中增加备用的网络,使之具备双网络的结构,进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在双网络的结构中,双网络将各网络结点相连,并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同时传送,当其中的网络断开之后,其中的一个网络还能正常工作,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4]。

参考文献:[1]李宗英.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技术[J ].软件导刊,2008,7(6):85-86
[2]刘璐.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技术[J ].东方企业文化,2010(2):150-150
[3]
刘鸿艳.网络可靠性优化技术浅析[J ].沈阳干部学刊,
2010,12(5):49-50
资金项目:广西区教育厅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010LX509;
2010年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号:W yjg2010B014作者简介:陈聪(1981-),男,广西梧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安全。

信息通信
陈聪: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技术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