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指导


(二)数据型材料解析
数据图表 (1)注意数据图表和具体事项的名称 (2)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格注意横纵栏间 的数据大小变化,饼状图注意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柱状 图注意相互间数据的高低变化,曲线图注意与时间联系反 映的高低起伏) 解答:将图表数据内容转换成文字表述 采用动态回答,多用“越来越……”,“剧增”,“骤 减”,“大幅上升”,“迅速减少” ,或者什么比什么 多、快等等 分析数据所反映的背后信息,回归课本知识分析原因 得出结论。
例2、 材料一、广交会创办
至今从未中断。改革开放双 为广交会增添了新的活力。 第86届广交会(1999年), 机电产品成交量首多个 国家和地区,19万多采购 商到会,形成了“万商云集” (注:2003年春交会由于“非典”原因,交易额急剧下降) 的盛况。
变化: ①规模越来越大(或答出口交易额逐年增长, 1分) ②中国出口商品的层次越来越高(或答机电等 高新技术产品成交比重越来越高,1分)③非公有制 企业成为参展企业的主体(1分) 原因: ①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②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③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和完善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每点1分,得分 不超过4分)
复杂问题简单化,疑难问题常见化,回答问题规范化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 解题方法指导
安溪八中 高三年7班
一、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特点
1、阅读理解材料 2、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3、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运用 4、根据设问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二、分析设问与整体把握材料
分析设问,减轻阅读的难度,整体把握材料明确答题方向。 设问的模式(限定词、中心词等) (1)“根据材料X,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情 况、分析原因、影响等”(X分) (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材料、概 括、归纳等)……(X分) (3) “综合x材料……谈认识(或者启示等)(X分) 整体把握材料: (1)材料与材料的关系,抓住中心问题。 (2)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寻找切题角度。
(三)图片型材料解析
地图、漫画和图片只是一个辅助,信息在图片中,答案在 课本上 (1)地图类:根据地图名称,地图图示和地图隐含信息判 断地图是什么时期或者朝代的、什么国家或者地区,寻找 地图关键地点,强调地图上地点的分布特点,根据所学知 识解答 (2)漫画类:漫画只是一个表象,仔细寻找漫画的名称、 画中的隐含信息,关键看透漫画背后的讽喻信息,结合相 关课本知识解答 (3)图片类:人物图、文物图等等,关键图上方或者下方 的注释文字、判断图中涉及的朝代、时期特征,联系相关 课本知识根据设问要求解答
例1、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 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 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 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 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 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 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 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 材料三1946年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 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票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 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戴高 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推动优点。 (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2分) 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2分) (2)材料二记者为什么质问罗斯福总统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者”呢? (4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2分)你认为材料中 “自由的缺点”及“计划的优点”各是什么?(4分)
材料二、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 类别 私营企业 国营企业 4055家 28.96% 三资企业 2709家 19.35% 其他企业 1305家 9.32% 媒体企业 371家 2.65%
参展企业数 5561家 百分比 39.12%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交 会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新变 化的原因。(7分)
例3、材料一、读下面二幅20世纪50年代有关美日关系的漫画
(1)根据材料一和有关知识回答:美国这样做的主要 目的是什么?(4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为什 么说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2分)
(1)目的:不重蹈德国的覆辙。为了推行全球扩张, 遏制苏联,与苏联争夺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确 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4分) 影响:对日本法西斯处置不彻底,导致二战后日本 军国主义复活,极力否认侵略美化侵略。(2分) 原因:因为在打击日本法西斯方面中国起到最重要 的作用,而在如何惩治日本法西斯时却避开中国人 民。(2分)
(1)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 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2分) ②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分) (2)①罗斯福被新政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 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 ②罗斯福总统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理解。(4分) (3)①干预: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提供 信息和政策,知道经济发展(2分) ②缺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调 整资本主义市场自身矛盾。(2分)优点:一定程度上 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分)
例4、
再现“八一”南昌起义场景的油画
革命根据地的宣传标语
(1)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 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8分) (1)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 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8分)
四、组织答案注意事项
三、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类型
选取材料 文字型(文言文 现代文 外文翻译) 文字理解 数据型(数字表格 饼状图 拄状图 曲线图)数据变化 图片型(文物图 漫画 地图) 隐含信息 混合型 设问结构 提炼观点(归纳材料的要点) 抓住层次 分析比较(分析原因,比较联系与区别) 联系书本 评价认识(评价观点与人物,得出结论) 正确观点
(一)文字型材料解析
理解文字
(1)正文、注解、标点符号、出处、层次等 (2)注意提示性文字(在材料的开头和在材料末尾) (3)抓住关键句、词、字。关注总结性的词句,归纳出材 料反映的核心内容。借助标点符号及关键词划分层次。 (3)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时间(各种方式的隐含时间信息) (4)材料中人物的阶级本质或材料出处。 解答:结合设问,理解材料 分析层次,寻找信息 联系书本,判断分析 提炼观点,转换词语 材料为主,结合书本
(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 1、注意分值。组织答案 2、注意审题。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 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3、注意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 4、注意全面。答案要求完整和层次分明 5、注意用语。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用课本语 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语也不 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6、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域作答大 题号小序号应保持一致,不得变更题号和小序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