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心理学:11睡眠与觉醒

生理心理学:11睡眠与觉醒

慢波睡眠 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率下降、吐液分泌
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 脑温下降、全脑血流比安静时少;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生长素分泌在慢3-
4出现高峰; 少数人报告有梦,内容平淡,概念性思维强,
生动性弱。
快波睡眠
植物性神经系统呈现出不规则的短暂变化,表 现为:心率与血压活动不平稳、脑血流量较安 静时为多、脑温回升至觉醒水平,心绞痛和支 气管哮喘易发;
婴儿有两种睡眠: 活动相睡眠(有眼动、体动,呼吸不规则, 有自发性吮吸动作)= 成人的快波睡眠 安静相睡眠(无眼动、体动,呼吸规则)= 成人的慢波睡眠
脑电图
正在睡眠的被试头上安放着电极, 可以记录脑的电活动。
三个心理生理指标
眼电(electrooculogram, EOG) 肌电(electromyogram, EMG) 脑电(EEG)
一、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的生理特征
根据人类睡眠时出现的脑电图(EEG), 眼 动图(EOG)和肌电图(MEG)的变化特 征,可以将成人睡眠过程分为两个时相: 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SWS)和快 波睡眠(fast wave sleep, FWS)。
四、人类睡眠的个体发生与发展
1、发生:
胎儿
– 24-36周出现明显的觉醒与睡眠状态
– 24-30周出现快波睡眠
– 32-36周出现慢波睡眠
新生儿
– 需要的睡眠时间很长,每天约睡16-18时。每昼夜 觉醒-睡眠周期为5-6次。随着婴儿的成熟,短的睡 眠逐渐合成为长的睡眠,觉醒行为逐渐集中到白天 时间,而睡眠时间则逐渐集中到夜晚。
δ波(0.5-3次/秒),波幅为20-200微伏,典型的高幅 慢波,慢波睡眠3-4期出现。
σ梭形波(大约14次/秒),为一组形似纺锤的波,在慢 波2期出现。
k-复合体,由一个正相波和一个负相波组成,在慢波2期 出现 。
放松的唤醒状态 慢睡1期
慢睡2期
慢睡3期 慢睡4期
快速眼动或异相睡眠
清醒
8-12Hz α波 13-30Hz β波
阶段1
3.5-7.5Hz θ波 10分钟
阶段 2
睡眠纺锤波 K复合波 不认为自己睡着 有鼾声 15分钟
阶段 3/4
低于3.5Hz, δ波 45分钟
REM
脑电去同步化 脑电类似第一阶段
两种类型睡眠时电生理反应的比较
慢波睡眠各期主要的脑电波
慢波睡眠1期:α θ波
慢波睡眠2期:θ波背景上出现σ梭形波和 k-复合体
每夜睡眠由慢-快波睡眠交替4~6个周期,每 个周期历时80~90min,包括20~30min的快波 睡眠和60min的慢波睡眠,越到后半夜,快波 睡眠越长、慢波睡眠越短,而d波睡眠逐渐消 失。
2、各期睡眠的时间分配:
慢波睡眠 1期 5%2期 49%源自3期 8%4期 14%
快波睡眠
24%
三、睡眠的生理与生化改变
内容提要
人类的睡眠时相及其特点 觉醒和睡眠的神经机制 睡眠的功能 睡眠与觉醒关系的失调
睡眠
——人类的矛盾
对于睡眠的期待
吃得饱、睡得香、身体好 早睡早起身体好; 好睡养颜; 孩子睡眠时间要多于10小时;
我们一生中要睡多长时间?
假设,每天睡8小时,60年中,就有20 年被我们睡过去了!
慢波睡眠3期:δ波20%-50%
慢波睡眠4期:δ波50%以上
二、成人整夜睡眠过程
1. 过程
觉醒
一夜交替4-6次,平均周期约90分钟
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
(1 2 3 4 3 2)
睡 眠 期 相
睡眠觉醒的周期
觉醒→S1→S2→S3→S4→S3→S2→第1次 REM→S2→S3→S4→S3→S2→第2次REM→…… →觉醒
–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中,睡眠时间要超 过175000小时
假设,每天少睡2小时,60年中,我们 会多出5年的时间去……
对于睡眠的畏惧
第一节 人类的睡眠时相及其特点
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克莱特 曼(N.Kleitman)和阿瑟琳斯基(E.Aserinsky) 在对婴儿睡眠的研究中发现,在安静相睡眠 之后出现活动相睡眠,并伴随快速眼动。后 来,克莱特曼和德蒙特(W.Dement)在对成人 睡眠的研究中,将眼动与脑电活动模式联系 起来,明确了两种睡眠的存在,即慢波睡眠 和快波睡眠。
d (delta)波: 小于4Hz
q (theta)波: 4~7Hz
a(alpha)波: 8~13Hz
β(beta)波: 大于14Hz
觉醒与睡眠中常见的脑电图:
α波(8-13次/秒),波幅为0-50微伏,在清醒闭目不思 考时出现。
β波(14-30次/秒),是觉醒时的兴奋脑波,典型的低 幅快波。
θ波(4-7次/秒),慢波睡眠1-2期出现。
脑桥、丘脑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层出现周期性 高幅放电,称为PGO波。在惊觉时也有,可能 代表对新异刺激的反应;
80%的报告有梦,内容生动离奇,知觉性强, 视觉尤为突出。
枕叶皮层
丘脑外侧膝状体
脑桥
概括起来说,慢波睡眠是相对安静的睡眠,而 快波睡眠则是相对活跃的睡眠;快波睡眠时脑 的活动增强,代谢率增加,植物性神经系统的 自主功能增强,但由于肌紧张减弱或消失,使 其“运动”功能丧失,而慢波睡眠一般呈现出 相反的状态。
慢波睡眠又称浅睡(light sleep),非 快速眼动睡眠(non – rapid – eye movement sleep, NREM)和同步睡眠 (synchronized sleep);快波睡眠又称 深睡(deep sleep),快速眼动睡眠 (rapid – eye - movement sleep, REM sleep)和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 PS)。成年人的慢波睡眠又可分 为1-4个期相,它也有深浅之分。
第十一章 睡眠与觉醒
想睡,想吃,想喝都受机体内在的动机的 驱使,是一种本能行为。睡眠与觉醒的交替 活动受人体内在生物钟节律的控制,也是脑 的一种主动调节过程,脑内某些神经结构与 中枢的神经递质参与了睡眠与觉醒状态的转 换和维持。
睡眠除了可以消除觉醒状态下工作、学习 和劳动所产生的脑力和体力的疲劳之外,还 可能有更为重要的生理与心理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