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睡眠障碍
常见的睡眠障碍
二、嗜睡症(hypersomnia)
– 指白天睡眠过多,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 致,也不是精神障碍的症状。
•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病人为此明显感到痛苦或影响社会功能。 –病程标准 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 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 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的症状组成部分。
睡眠概述
三、睡眠的理论
• Pavlov认为睡眠本质是源自大脑皮层广泛扩散的内抑制。 • 脑干网状结构对维持觉醒的重要作用。
四、睡眠质量的评价
• • • • • • 睡眠时间是否充分 睡眠是否规律 是否伴有异常行为 是否有不良感觉 是否影响了生活 睡眠异常持续时间
睡眠障碍的分类
• 各种临床分类在评价时须同时考虑睡眠质量和数量,并将 患者的主诉和失眠体验考虑在内。
常见的睡眠障碍
• 诊断标准
–从夜间睡眠或午睡中惊醒,并能清晰和详细地回忆强 烈恐惧的梦境,这些梦境通常危及生存、安全,或自 尊。一般发生于睡眠的后半夜; –一旦从恐怖的梦境中惊醒,病人能迅速恢复定向和完 全苏醒; –病人感到非常痛苦。
常见的睡眠障碍
六、夜惊症
• 睡惊症或夜惊症是出现于夜间的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发作, 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植物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 • 如果有人想平息夜间惊恐发作,可能会导致更强烈的恐惧, 因为个体不仅对他人的努力相对无反应,而且有几分钟会 丧失定向。 • 醒后对发作通常不能回忆。 • 由于这些临床特点,个体在睡惊发作期间极有可能受伤。
失眠症的防治
二、心理治疗 • 认知治疗
–主要是针对失眠者对睡眠不现实和不正确的期望、对 失眠错误的归因及失眠结果的悲观认识进行矫正。 –认知治疗可以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打破恶性循环,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确定患者存在的错误认识; • 针对错误认识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 讲解睡眠卫生常识,用正确的认识取代错误的认识。
常见的睡眠障碍
•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 病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即与病人所在环境的社会 要求和大多数人遵循的节律)不符; • 病人在主要的睡眠时段失眠,而在应该清醒时段出现嗜睡。
–严重标准 明显感到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导 致的继发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第十二章 睡眠障碍
授课教师:王玉锋 讲师 临床心理学教研室 E-mail:yufeng26266@
睡眠
• 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研究表明,从全国各大医院 门诊统计,目前中国内地成年人中失眠患病率高 达57%,工作人群中有65%的人存在睡眠障碍,这 个比例已远远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睡眠障 碍患者每年呈上升趋势。
常见的睡眠障碍
• 睡惊症与睡行症关系密切;遗传的、发育的、器 质性的及心理性因素都在它们的发病中起一定作 用,而且二者拥有同样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特点。 基于其众多的相似之处,近来这两种状况已被视 为是同一疾病分类连续谱中的一部分。 • 鉴别诊断
– 睡惊症应与梦魇鉴别。后者仅是普通的“恶梦”,如 果有的话,也只是很有限的言语及躯体运动。与睡惊 相反,梦回可发生于夜间的任一时刻,个体很容易被 唤醒,而且对梦的经过能详细、生动地回忆
常见的睡眠障碍
五、梦魇症(nightmare disorder)
• 梦魇在儿童中很常见,最多见于3-7岁的儿童。 • “梦魇”是指从恶梦中惊醒醒过之后,能生动地回忆起恶 梦的内容。这些梦境,总是非常可怕,使做梦的孩子处于 极度焦虑之中,或为妖魔鬼怪所玩弄,或被坏人猛兽所追 赶,或是自己及亲人陷入某种灾难的边缘等,当时想咕咕 不出,想逃逃不了,往往是无可奈何和透不过气来。在将 醒未醒之际,常感到身躯和四肢难以动弹,如同被什么东 西压住了似的,须几经挣扎,才可完全清醒。
常见的睡眠障碍
• 鉴别诊断
–精神运动性癫痫发作 该症较少只在晚上发作,且发 精神运动性癫痫发作 作时,个体对环境刺激完全无反应,而且常见吞咽、 搓手等持续动作。EEG可见癫痫性异常波。以上与睡行 症不同。然而,并不排除癫痫与睡行症共存的可能 –分离性漫游 该症发作持续时间要长得多,病人警觉 分离性漫游 程度更高并能完成复杂的、有目的的行为,发作醒来 时可发现在远离自家的陌生处。而且,分离性障碍在 儿童中罕见;典型的发作时开始于清醒状态。以上均 与睡行症不同。
睡眠概述
一、正常睡眠
• 睡眠的定义
– 睡眠与麻醉和昏迷不同,虽然丧失了基本的反应能力,但与生存 相关的信息能在“瞬间”唤醒个体。
• 睡眠阶段
– REM睡眠与NREM睡眠
睡眠概述
• 睡眠过程
–一般年轻人在一夜的睡眠中,NREM睡眠第一期约占 5%~10%,第二期约占50%,第三期及第四期共占约20%, REM睡眠约占20%~25%。
• CCMD-3分为:失眠、嗜睡和发作性睡眠异常。
常见的睡眠障碍
一、失眠症(Primary insomnia)
–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的状况,其他症 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不深、易醒、多 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 天困倦。
• 流行病学
–青年患病率为10%,中年为20%,65岁以上老年人为3550%。 –成年人较一个世纪前减少1.5个小时。 –女性失眠时男性的两倍。 –精神障碍常伴有睡眠障碍,真正的睡眠障碍仅占15%。
睡眠概述
二、睡眠的意义
• 睡眠是生命必需的过程,是一种生物节律。 • 据两位美国学者对7000人为期5年半的研究表明,在影响 人寿命的7种因素中,睡眠是重要的一顶。 • 睡眠障碍往往引起人体免疫力低下、精神烦燥,同时还容 易引发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理疾患等, 甚至造成猝死。睡眠障碍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群处于“亚 健康”状态。
• 睡眠、觉醒与睡眠节律
–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体力和精神的恢复。 –睡眠节律:睡眠与觉醒的变化规律。 –24小时睡眠-觉醒模式与内环境稳定的程度决定了睡眠 的持续时间与数量。
睡眠概述
• 睡眠与年龄
– 与年龄密切相关 – REM的时间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减少
• 睡眠剥夺
– 1966年日本一位研究者对一名 23 岁的男青年进行了剥夺睡眠的 实验, 连续剥夺了101个小时, 结果未发现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只 是精神活动能力减弱, 并出现了错觉和幻觉。 有的研究者剥夺被 试睡眠的时间长达 205个小时, 结果表明200小时左右的睡眠剥夺, 尚不至于出现明显的生理异常, 可是心理活动却受到一定影响, 睡眠被剥夺之后常常会出现的精神症状是易怒、困倦、注意力难 以集中、学习和记忆力显著下降,反应迟缓,在需要做出迅速反应 的心理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
失眠症的防治
• 刺激控制疗法
–有困意时才上床; –卧室和床仅用于睡眠和性活动; –若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到另一房间做点无刺激性 的事,欲睡时再上床; –无论夜间睡眠情况如何,早晨一定按时起床; –白天尽量不要睡觉或午睡不要超过半小时,绝不能晚 上睡不好白天来弥补; –夜间若有入睡困难可多次重复上述①—⑤步骤。
一、睡眠和醒觉障碍的诊断和分类
• 1979年,美国睡眠障碍中心联合会颁布的DCSAD。 • 分类:睡眠起始和维持障碍、过度嗜睡症、睡眠醒觉周期紊乱、睡
眠行为障碍
• 优点:分类以失眠主诉或症状为基础,使用方便。 • 缺点:某些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多导睡眠监测标准未包括在内;有时
一种病症同时归属两种疾患类型。
常见的睡眠障碍
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circadiam
rhythm sleep disorder)
• 指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不符,导致对睡眠质量的持 续不满状况,患者对此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 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 以睡眠紊乱为特征,主要原因是脑机制不能使睡眠模式与 当时白天和完善的节律模式同步。
睡眠障碍的分类
三、DSM-Ⅳ、ICD-10和CCMD-3的分类
• DSM-Ⅳ在某种程度上与ICSD分类相似,不同的是睡眠疾患 的种类及诊断的范围有所区别。 • ICD-10分为器质性和非器质性。
– 对失眠的概念进行了限定:睡眠数量和或质量的主诉和体验;每 周多于3次,持续不少于1个月;伴有心情烦躁,日常生活和工作 能力下降。
睡眠
•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睡眠质量的好坏已经统一制 定了评价标准:30分钟内入睡;睡眠深沉,呼吸 深长无打鼾,夜间不易惊醒;起夜少,无惊梦现 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早晨起床后精神好;白 天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不困乏。只有达到这 个标准,人们的睡眠才是健康的。
主要内容
1 2 3 4 5
睡眠概述 睡眠障碍的分类 常见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原因 失眠症的防治
常见的睡眠障碍
• 临床亚型
–睡眠时相延迟型
• 长期存在入睡时间与觉醒时间延迟,伴随不能在早一点的时间 入睡或醒来。
–时差综合型
• 常称在该睡时难以入睡,白天感到疲劳无力嗜睡,而晚上却觉 得精力旺盛,不能入睡。
–轮班型
• 在主要睡眠阶段出现失眠,或在主要觉醒期出现过度睡眠。
常见的睡眠障碍
四、睡行症
睡眠障碍的原因
一、生物学原因
遗传因素 生物节律 生物易感性 体温变化 躯体疾病
二、心理社会因素
睡眠期待 文化冲突 内心冲突 三、应激与环境 生活应激 不良睡眠习惯 错误的认知
睡眠环境
睡眠障碍的原因
四、其他心理障碍
• • • • • 慢性疼痛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慢性疲劳综合症 交互作用
失眠症的防治
常见的睡眠障碍
•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 或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 性失眠。 –说明:如果失眠是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神经 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 眠症。